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33022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回采工艺以及顶板管理办法的分析,并结合监测监控系统瓦斯参数以及现场瓦斯抽采参数,探讨了该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防治方法,从而为采面上隅角的瓦斯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安煤矿11240采煤工作面上巷进入厚煤区,上隅角瓦斯浓度居高不下的实际情况,为最大限度地提高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本文结合工作面上巷正在进行的压架作业,提出了压架期间分段预埋、回采期间分段抽采的分段式预埋管路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通过合理确定管路的工艺参数和搭接长度,保证了上隅角顶部瓦斯的接续抽采。研究表明:分段预埋管路的有效抽采时间基本维持在10d左右,单管瓦斯抽采浓度稳定在25%~35%,抽采流量维持在1~1.8m~3/min,预埋管路工艺流程简单,抽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王春光 《河南科技》2013,(14):28-29
为有效防治受邻近工作面瓦斯涌出影响产生的综放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以安阳主焦矿为例,采用专用钻场与工作面上安全口及上隅角埋管抽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瓦斯抽采。结果表明,经过5个月的现场试验,单个钻场有效控制范围为200m,平均单孔流量0.482m3/min,瓦斯浓度在90.6%~50.12%之间,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0.7%以下,有效地解决了综放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  相似文献   

4.
平煤四矿丁5-6-19200工作面属高瓦斯突出危险工作面,为预防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先后采取了在风巷安装FSD-2×18.5型抽出式风机抽排上隅角瓦斯、每隔80m一个高位钻场抽放等一系列综合防治瓦斯措施,因煤层透气性极差瓦斯难以释放等因素影响,效果不佳.为缩短打钻时间,确保打钻时瓦斯不超限,该面采取了利用防突措施孔在工作面内进行瓦斯抽放.  相似文献   

5.
<正>薛湖煤矿矿井是豫东地区唯一个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其回采工作主要采取边掘边抽、本煤层预抽、切眼及采面煤壁临时抽放、高位钻孔抽放、上隅角插管抽放等抽放方式,以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薛湖煤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综合运用上述抽放方式,既杜绝了煤与瓦斯的突出事故,又降低了回风流中的瓦  相似文献   

6.
针对3603工作面开采的3号煤层厚度大、瓦斯涌出量高、采面瓦斯容易超限等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确定了覆岩冒落带、裂隙带发育高度及最佳瓦斯抽采区域,提出采用低、中、高三种抽采钻孔对裂隙瓦斯进行抽采,并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3603综放工作面开采后最佳瓦斯抽放区域为顶板上覆35~55m,采用低、中、高抽采钻孔抽采裂隙瓦斯后,采面上隅角、回风巷瓦斯浓度降低至0.6%、0.5%以内,确保了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平禹二矿有30多年的开采历史,工作面以前采用炮采工艺,安全系数低、产量低、效益低,为了加快矿井的发展,投入了综采设备。上隅角瓦斯管理一直是综采工作面瓦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低沼气矿井如果管理措施不当,也会造成瓦斯事故。加强工作面供风量,增加上隅角瓦斯抽放、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监测监控手段等进行综合治理,在该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吴昕 《河南科技》2006,(2):36-36
平煤四矿丁5-6-19200工作面属高瓦斯突出危险工作面,为预防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先后采取了在风巷安装FSD-2×18.5型抽出式风机抽排上隅角瓦斯、每隔80m一个高位钻场抽放等一系列综合防治瓦斯措施,因煤层透气性极差瓦斯难以释放等因素影响,效果不佳。为缩短打钻时间,确保打钻时瓦斯不超限,该面采取了利用防突措施孔在工作面内进行瓦斯抽放。一、工作面概况该工作面位于丁九采区西翼下延最下部,为西翼最后一个工作面,地面标高240~360m,工作面标高-511~-444m,回采工作面垂深684~842m,机巷可采走向长841m,风巷832m,采长159m。受通风路线长…  相似文献   

9.
吕家坨矿业分公司6177工作面在回采期间上角瓦斯较大,对安全生产不利,在采取了加大风量、上角搭设风障等方法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决定采取向6177轨道巷倾斜上方6175皮带巷老塘打钻孔,构建6177上角瓦斯运移通路,对6175皮带巷进行瓦斯抽放的方法,达到治理6177工作面上角瓦斯的目的,最终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是上隅角及工作面瓦斯超限治理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新安矿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影响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效果的关键性因素,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现场抽采试验研究了高位瓦斯抽采钻孔终孔的合理层位。研究得出:高位钻孔终孔合理层位应落在距煤层顶板15~28.1m,距风巷巷帮距离应控制在30.6~44.5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正>矿井防治瓦斯治理工作是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高突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需进行高位裂隙钻孔抽放,而高位裂隙钻孔抽放也是工作面瓦斯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高突采煤工作面过高位裂隙钻场期间瓦斯治理技术,对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综合治理是确保采煤安全生产的前提,瓦斯高位预抽巷施工进度直接影响采煤安全生产。如何提高高位预抽巷施工进度,尽快实施瓦斯抽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十矿在戊8、9-20230高位瓦斯预抽巷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四、六"制及800#皮带运输施工工艺,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月进尺由80米提高到了150米,达到了快速掘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金能煤业分公司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3132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且瓦斯来源主要是采空区及邻近煤层卸压瓦斯。本文以金能公司3132综采工作面为例,阐述了金能公司高位钻孔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原理、钻场布置工艺、钻孔抽采参数优化选取及现场试验过程,分析了采空区瓦斯抽采参数随时间变化规律及高位钻孔现场应用效果。现场试验表明,高位抽采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效果较为明显,瓦斯抽采浓度最大为43.1%,平均为35.0%,瓦斯抽采纯量平均为8.35m3/min,瓦斯抽采率平均达到34.6%,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风流瓦斯浓度降到0.36%,使综采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及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井田瓦斯地质资料,分析了构造演化、地质构造、煤系地层岩性、煤层埋深与煤层厚度对瓦斯赋存产生的作用。研究表明,构造演化是影响区域瓦斯赋存的首要因素,在井田内,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含量逐渐升高,并且是影响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地质构造、煤系地层岩性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某矿的瓦斯地质基础上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探析了某矿的瓦斯地质问题,并探讨了安全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煤矿生产过程中,主通风机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保证采煤工作安全进行的必要设施。而在主通风机中,倒机问题会产生停风的现象,从而引起瓦斯的聚集。本文针对目前煤矿中存在的主通风机倒机问题,对倒机管控系统进行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设计,让主通风机倒机问题得到解决,更好地保证采煤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技》2021,(2):85-87
影响2236工作面开采通风的因素较多,采煤工作面风量应分别按瓦斯涌出量、同时工作人数、炸药量和温度进行计算,然后人们可以取最大的一项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需要风量,但其必须符合采煤工作面的最低允许风速和最高允许风速验算要求。最后,本文确定2236工作面需要的风量值为236 m~3/min。工作面试采取得的成功经验对相似工作面的开采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六条规定:"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作业。"及《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等四部委关于印发煤矿与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的通知》第三条规定:"应当进行瓦斯抽采的煤层必须先抽采瓦斯;抽采效果达到标准要求方可安排采掘作业。但目前我国的瓦斯抽采封孔装备存在一些的问题导致钻孔漏气现象严重,使得矿井瓦斯抽采浓度达不到抽采要求。鉴于此,白庙矿提出了一种新型煤层瓦斯抽放封孔技术装置的设计想法。本文针对新型煤层瓦斯抽放封孔技术装置的设计在白庙矿的研究与应用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煤与瓦斯突出是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突出强度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煤与瓦斯突出的综合影响因素作为特征向量,构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煤与瓦斯突出强度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煤与瓦斯突出强度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度较好,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预测准确度,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田煤矿属于大型隐伏煤田,所采煤层具有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突出危险严重等特点,文章介绍了该矿隐伏突出煤层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成套技术,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快速、绿色回采。通过进行实践应用建立一整套的适用于贵州地区隐伏突出煤层瓦斯综合治理成套技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平顶山矿区曾是瓦斯事故重灾区,历史上发生过数次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和煤与瓦斯突发事故。矿区现有生产矿井21对,其中,14对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出矿井产能占集团80%以上。随着矿井开采延伸,高瓦斯、高应力、高地温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煤矿安全、影响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