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法官后语”是20世纪末人民法院为了配合裁判文书改革而进行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其目的是于法理之外对案件的当事人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说服教育和道德感化,以息事宁人、钝化矛盾、共建和谐。“法官后语”是法律文化传播和法律文化发展的结晶,它所体现出的法律文化精髓是和谐。  相似文献   

2.
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看似仅属写作方法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实际上涉及了法治理念、刑事诉讼法精神等诸多因素,是法院实现法治权威的最终途径,也是衡量一国法制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笔者才疏,本文仅就浅层面的文书改革理念进行讨论,希对国内法学界方兴未艾的裁判文书改革研究略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裁判文书说理充分的制度保障--从河南种子案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裁判文书的说理充分不仅仅只是关涉法官素质的一个简单问题,应该还是涉及到司法改革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从2003年岁末河南种子案中法官为了将所援引的法条明确清楚的加以说明而“惹祸”的事件可反映出:力口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即建立有限的司法审查制、适当采用先例指导制度、加大制作裁判文书的司法投入、说理不充分作为上诉的理由之一等。  相似文献   

4.
王婕 《科技信息》2009,(30):122-122
民事裁判文书是调解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重要的司法文书,是审判过程和裁判结果的书面反映,也是法官行使国家审判权公正性的体现。本文以James Martin提出的评价系统中的介入系统为理论基础,从词汇层的角度探析民事裁判文书的语言特点,总结其彰显法律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党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仅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是党群和谐的根本,对党群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必须通过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现代司法理念主要包括司法中立、司法公正、司法独立等。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必须继续推进和深化司法改革,必须进行民事裁判文书改革。民事裁判文书改革是维护司法公正、深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提高法官素质的要求。改革民事裁判文书应当从八个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7.
党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仅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是党群和谐的根本,对党群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必须通过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推进裁判文书说理机制改革离不开对说理标准本身的前提性研究;裁判文书说理应遵循义务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和功能性原则,并符合三个维度上的标准,即在形式上合逻辑性,在实质上合融贯性,在程序上合交互性。各地在推行裁判文书样式改革、附法官后语、附法律条文、公开合议庭少数意见、设置裁判文书说理评估指数等创新做法时,应以上述标准作为功能预判、风险管控及效果评估的标尺。  相似文献   

9.
裁判文书改革是庭审方式改革成果的体现,经济一审裁判文书改革又是经济裁判文书改革的重心。本语文针对旧模式经济一审判决书的弊端,结合庭审方式改革成果,提出新模式经济 判决书的结构设计,详尽说明了新的模式的结构特点及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提供的是一种说明性理由,可以为法官释法说理提供指引,增强判决的合理性,提升裁判文书的可接受性与权威性,并进一步强化司法裁判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与导向作用.当前法官释法说理存在一定困境,同时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存在"模板化"、"碎片化"等缺陷.从司法实践出发,将核心价值观运...  相似文献   

11.
公文写作蕴含着丰厚的审美品格,它以阳刚为经,以阴柔为纬,呈现出刚柔相济、气势雄浑、文质彬彬的和谐美。文章从阳刚正气之美、阴柔大和之美和气势雄壮之美来研究公文写作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2.
晏阳初先生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70年矢志不渝地从事平民教育。他认为只有教育公平,才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才能提升民族的竞争力;教育公平是实现人格平等、社会公平最基本的前提;只有教育公平,才能有社会的和谐与人类的和平。晏阳初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仍然有极其深广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文写作与时俱进,其多层功能和价值日趋突出。文章试从公文写作的特质与用途入手,通过对具体文种之间的比较分析,来明确文种的适用范围,规范公文写作,维系其高效有序的运转。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社会,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高等教育能够促进科技、文化和人的和谐发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和谐政治需要以政治正义作为首要价值,以权力运作科学作为基本保障.权力运作科学从保障公民权利、权力来源合法、权力须受制衡等层面来体现政治和谐.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民主法制,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创设诚信友爱的氛围,有利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有利于维持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五个结合",即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世界观教育、舆论引导、法制建设、环境优化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不公严重已成为当前一个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极为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只有深刻认识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理论的科学内涵,针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不公日益严重的现状和成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收入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确保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秘书在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文种选择不当、不注意炼词炼意、脱离实际 ,并对这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探讨了现代秘书搞好公文写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社群主义公平正义观中对正义的历史性和道德基础的论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是,自马克思主义视域观之,又存在着历史局限性。所以,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现实经济状况出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司法不公正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而司法不公正的原因主要在于司法人员认为“不必公正”、“不敢公正”或者“不愿公正”。因此,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提升司法权威,改革司法体制,提高司法队伍素质,让司法人员重视公正、敢于公正、愿意公正,真正使司法公正成为维护社会公正的最重要的防线,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