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人造目标检测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自动解译中的重要环节。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iemann核Fisher准则的人造目标检测方法。核函数通过Hermite正定矩阵流形上的Riemann度量来构造。极化协方差矩阵映射到核函数诱导的高维特征空间后用Fisher准则进行判别。该方法考虑到了极化SAR数据特殊的矩阵结构,并且不需要任何统计模型假设,因而特别适于检测极化SAR图像中的人造目标。以舰船目标检测为应用背景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其他常用的检测器,特别是在低目标杂波比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舰船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广义相对最优极化模型的极化SAR图像融合方法.改进的模型包含两个因子的乘积.第一个因子是最优极化状态下的雷达接收功率;第二个因子对应最优检测准则下的3个极化参数(极化熵、平面相似性参数、二面角相似性参数)的融合结果.使用该方法融合图像能够使得目标和...  相似文献   

3.
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斑点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噪声是由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相干成像原理造成的固有缺陷,为了更好地进行SAR图像地形分类、目标检测等后续处理,提出一种用于极化SAR图像的滤波方法.该方法利用新的优化函数和约束条件,在保持图像功率等于Lee滤波功率的前提下,通过最小化信号子空间向量与原始向量的欧式距离,达到降斑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旧金山地区的真实极化SAR数据,使用该方法滤波的图像结果与原有的子空间滤波器相比,更接近原始图像的均值,并且通过滤波提高了不同类别的目标在特征空间的区分度,从而有利于不同类型地物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不同波段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间的配准,是多波段极化SAR数据融合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从地物的极化散射机理出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配准算法的极化特征。该特征包含了地物目标主要散射成分的信息,并反映了其他弱散射成分的强度分布,可在不同波段极化SAR图像中保持稳定。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散射总功率(Span)实现多波段极化SAR图像配准的方法相比,该特征在不同波段下的差异较小;使用SIFT算法配准后,该特征图像可得到更多的关键点和正确配准点,且配准点的分布较分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多波段极化SAR图像的配准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同时增强多类目标,提出一种基于Poisson重建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对比增强方法.该方法对多类目标和对应的背景杂波分别进行广义相对最优极化增强(GOPCE), 并得到相应的最优极化状态和特征系数;以此定义图像中各像素点的最优局部梯度,并在最小二乘准则下,根据局部梯度建立离散Poisson方程;通过快速Fourier变换求解该Poisson方程,得到最终的多目标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极化SAR数据,使用该方法增强后的图像的直方图保持应有的峰值,且更加均衡,能够达到增强多类目标的效果,从而有利于目标检测等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极化雷达在非高斯杂波背景下的未知目标检测问题,建立了一种收发极化可变的全极化雷达测量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似然比检测的收发极化优化目标检测器,并得到了检测判决量的闭环形式。在性能分析环节,推导得到了该检测器检测性能的解析表达式,指出了它的恒虚警性质,明确了收发极化矢量与检测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性能验证环节,首先设计了非高斯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本文检测算法的抗杂波非高斯性能和检测性能优于现有典型目标先验信息未知的极化检测器,性能接近目标和杂波先验信息已知的最优极化检测器。接着对比了收发极化联合优化、发射极化优化和收发极化固定3种极化雷达的目标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收发极化联合优化的极化雷达具有最优的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高沿航向干涉法性能的最小二乘图像对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彤  保铮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12):1484-1490
沿航向干涉法是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功能的一种扩展,通过对两幅SAR复图像(称为图像对)进行比较可以对洋流进行测速、对动目标进行检测.在陆地图像中,动目标常和静止地物混在一起,难以自动检测,通常要依靠两幅复图像相消来抑制静止场景的图像(称做杂波),提高信号和杂波的功率比.文中分析了SAR图像对存在的4种基本形式的误差,提出了不同类型的误差应该在不同的域进行补偿的观点和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二维相位补偿算法,并给出SAR图像补偿的方法流程.由于对每一种误差都在恰当的域进行补偿,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系统对杂波的抑制能力,获得更高的信杂比,从而提高对运动目标的检测性能.机载雷达实测数据处理的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SAR图像中舰船目标的检测问题,单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技术难以达到检测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SAR图像中目标尺寸较小,且易受噪声、光斑干扰,传统方法难以提取精细特征并克服复杂条件下的背景干扰.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基于YOLOv3检测框架的端到端检测模型,借鉴了残差模块结构来避免网络退化问题.同时结合深层与浅层的不同尺寸特征图检测,使用目标基础特征提取网络参数来避免重复训练初始化过程.针对SAR图像中海上舰船成像小目标的特点改进优化了神经网络结构,实现SAR海面广域舰船目标识别分类算法,并对检测模型进行轻量化压缩处理.构建SAR图像舰船目标数据集并进行了多次目标检测识别分类实验,体现了提出的检测方法在复杂场景下有可靠的抗干扰能力和准确的目标检测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加权投票准则集成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PolSAR)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采用加权投票集成的方法根据不同个体的学习结果进行合,并从而提高极化SAR图像的分类精度.首先,输入极化图像数据并获得所需要的特征作为特征集.再从图像的每一类中选取多组像素点组成多个训练样本子集;然后,基于不同的样本子集训练学习得到不同的分类器,并对像素点进行分类得到预测标记,再由这些预测标记计算得出相应的加权系数;最后,通过加权系数将预测标记合并起来得到最终的极化SAR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算法在AIRSAR和Radarsat-2数据上取得了很好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桥梁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对遥感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桥梁目标进行自动检测,在极化散射矩阵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寻找河流地区对比参数的方法:将总功率、极化熵、相似性参数等参数进行加权组合,利用特征值分析方法求取最优加权系数,从而得到对河流特征敏感的参数组合表达式。进而利用该表达式对河流地区进行了分类实验,对分类结果应用图形形态学方法处理后形成水域模板。在此基础上将水域模板对敏感参数图像覆盖后,对河上桥梁目标进行了自动检测。采用PI-SAR型的雷达的全极化数据进行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和只使用功率数据进行桥梁检测相比,原来检测不出来的桥梁目标都明显显现出来。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全极化SAR信息在遥感应用中可以更好的检测和识别目标。  相似文献   

11.
信号的最优检测在常规条件下是-NP难解问题,针对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和简单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新型的量子智能算法,并应用于MIMO-OFDM系统信号检测中:算法将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初始值,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时采用量子计算操作.由于QGA(量子遗...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适应小波变换的QRS波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电QRS波检测算法,该算法用心电信号的小波变换作为自适应白化滤波器的输入,然后对白化滤波后的输出进行匹配滤波和阈值检测来识别出QRS波.用MIT心电数据库对该算法进行了评估,并与其他几种算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此算法在QRS检出率和计算速度上都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郑武  Song  Wentao  Zhang  Haibin  Xu  Youyun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7,13(2):184-188
A reduced-complexity det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is applied to iterative receivers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Unlike the exhaustive search over all the possible trans-mitted symbol vectors of the optimum maximum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 (MAP) detector, the new algo-rithm evaluates only the symbol vectors that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soft output of the detector. The algorithm is facilitated by carrying out the breadth-first search on a reconfigurable tree, constructed by computing the symbol reliability of each layer based on zero-forcing criterion and reordering the symbols according to the symbol reliabilities. Simulations are presented and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new algo-rithm over a quasi-static Rayleigh channel even for relatively small list sizes are proved.  相似文献   

14.
考虑实际的MC-CDMA上行链路系统,在深入研究基于子空间的MMSE半盲多用户检测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原算法引入子空间误差导致检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MC-CDMA系统下一种基于子空间跟踪的线性共轭MMSE半盲多用户检测算法.将子空间方法和线性共轭的思想相结合,应用新定义的信号子空间设计了基于子空间方法的线性共轭MMSE检测器,采用OPAST子空间算法实现了信号子空间的自适应跟踪.仿真结果表明,与以往的基于子空间的MMSE半盲多用户检测相比,此算法有效地提高了信干噪比,降低了系统的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15.
正交空间调制(quadrature spatial modulation,QSM)系统通过增加空间维来提高传统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的频谱利用率(频谱效率), 这在传统的多输入多输出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虽然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检测算法能够实现最优性能,但其穷尽搜索带来了极高的计算复杂度。而经典的线性检测算法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和迫零(zero forcing,ZF) ,虽然在复杂度方面较最大似然ML最优检测低,但其误比特性能却比最大似然ML检测算法差很多。为了更好实现系统在计算复杂度和误比特性能之间的均衡,提出一种基于迫零的线性检测算法——增强型迫零(enhance zero forcing,EZF)。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算法不仅能够实现比传统检测算法(如迫零和最小均方误差)更好的性能,而且在复杂度方面较ML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1种探测X射线分布和剂量的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拟合图像灰度值与照射量率的关系曲线,实现了探测器的标定.分析了直接用CMOS图像传感器探测X射线的原理.探讨了神经网络参数选取的方法.利用LM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得到较为精确的拟合曲线和误差曲线,并且用测试数据验证该系统的误差性能指标.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较为精确的测量辐射的剂量信息,可应用于X射线探测器的标定.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传统太赫兹(THz)探测器吸收效率低,频率范围小的问题,提出将双层超表面吸收阵列结构与钽酸锂热释电探测器相贴合,构成宽带太赫兹超表面热释电探测器。采用MATLAB和CST联合仿真的优化方法对超表面结构进行按需优化;使用ANSYS对热释电探测器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敏感层、绝热层等特征参数对太赫兹热释电探测器的温度变化率以及响应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表面阵列结构提高了全THz波段的探测性能,凳型热释电探测器在给定条件下的平均热释电电流输出为31.52 pA。使用超表面作为吸收结构可以使热释电探测器具有连续且高效的吸波特性,为宽带太赫兹探测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Extended target detection performance can be enhanced by using phase-modulated waveform designs in band-limited radar systems. Unlike waveforms designed for the total energy constraint, phase-modulated waveforms can fully exploit the transmit power in the pulse duration,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practical radar systems. An alternating iterative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o optimize the phase-modulated baseband waveform by maximizing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t the receiver filter output. The output SNR increases continuously with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and the algorithm is guaranteed to converge. Simulations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The waveforms designed by this method outperform other commonly used waveforms for extended target detection.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已有实值否定选择算法检测器生成过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检测器生成算法。充分利用自体空间的分布,优化检测器生成的中心位置,扩大检测器的半径,尽可能生成覆盖范围大的检测器;使用覆盖率期望值作为算法结束的一个控制参数,有效地避免了冗余检测器的产生。建立了异常检测系统的形式化描述,定义了一个新的异常检测性能衡量指标——错误率。最后,通过人工合成数据集2DSyntheticData以及实际的Iris数据集及Biomedical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比V-detector算法,本文算法提高了检测率,降低了错误率,减少了所需检测器数量,整体检测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