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利用EXAFS结合IR等技术对5种含钨原子的多核原子簇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在原子簇中的吸收原子有不同配位环境时的处理方法。依据表观配位数Nj'与原子簇中吸收原子总数的乘积即为各种吸收原子数与它真实的配位数Npj乘积之和的原则进行处理。用此法处理了2个样品。  相似文献   

2.
统计分析了300多种结构类型的金属间化物中原子的配位数规律,发现各种原子具有不同的配位数选择倾向性,分析了典型的原子配位环境,导致上述原子配位环境选择性的原困,找出其与原子内在性质如原子尺寸和电负性等的关系,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帮助理解金属间化物的形成和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3.
ATP与[Mo_2Fe_5S_2(SPh)_6(MeO)_3]~(3-)原子簇的络合,引起ATP的α-、β-~(31)PNMR谱峰往低磁场方向移动13.23和9.02ppm.t-~(31)PNMk谱峰趋于消失,ATP与原子簇的络合,增加其配位场和配位数,促进原子簇与亚甲蓝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屏蔽原子簇中的铁,使其不易与亚铁螯合剂phen反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Lan12dz水平下,对原子簇CoMn2B2的14种可能构型分别在二、四重态下进行全参数优化计算和频率验证,获得了6种二重态稳定构型,6种四重态稳定构型;分别对这些稳定构型的能量、电荷分布、不同构型磁矩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原子簇CoMn2B2所有构型中1(4)最稳定。原子簇CoMn2B2中各原子所带电荷受多重态的影响较小,Mn原子带负电,Co原子和B原子带正电。Mn原子的外层轨道布居数变化较大。Mn原子和Co原子的磁矩主要受原子簇的多重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用MS-Xα方法研究了Fe8原子簇(具有D6h对称)和Fe15原子簇(具有Oh对称)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⑴两种原子簇中的Fe原子磁矩及其d能带中的交换劈裂性质互不相同;⑵两类原子簇中的电荷分布不是均匀的,电荷倾向于从外围原子向内部原子上转移,并且被转移电子的自旋方向(正自旋或负自旋)与原子簇的对称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EHMO计算,揭示了Ni原子簇吸附CO的可能机理,对Ni催化CO加H的关键过程提供了理论说明。文中处理了可能的吸附模式18种,吸附方式4种,所得吸附能与实验结果相近。各种模式和方式的重叠集居的大小顺序与红外伸缩振频相对应。并得到Ni原子簇吸附CO不仅仅是单原子层的作用,而可能是多原子层的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46个模拟非晶态合金SiC和ZrC的原子簇,在密度泛函理论(DFT)水平上,定义了原子簇的相对结合能RBE,依据RBE确定出平衡原子簇构型,并由此讨论了SiC增强剂的作用及SiC和ZrC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在平衡原子簇基础上更高精度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Zr原子向C原子的电荷转移对ZrC层非晶态合金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研究了Bi2(Sr,Ca)2Cu2Oy超导体中Cu原子与Bi原子的局域结构.结果表明:Cu原子第一配位层是五配位的氧原子,第二配位层是四配位的Ca原子和一配位的Cu原子,但不含Sr原子的结构信息,这是Sr-O层与Cu-O层层间距较大所致;同时测定Bi原子第一配住层含有2.3个氧原子,用非公度调制结构模型解释了Bi原子的配位状况.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元素在不同三元和四元金属间化物结构类型中的原子配位环境进行了研究,所涉及的体系包括:1)R-T-M,2)R-M′-M,3)R-T-M′,4)T-M′-M,5)四元化合物(这里R表示稀土、碱土金属和低族过渡金属元素如Ti、Zr、Hf等,T表示高族过渡金属如Fe、Co、Ni等,M′表示Al或Ga,M表示其它主族元素B、C、Si、Ge、P和As).研究了在324种完全有序结构类型中占据2046个不同晶体学位置的原子的配位环境,计算了它们的配位数,作出反映不同原子配位数规律的配位数分布直方图,从而总结了不同原子具有不同配位数选择倾向的唯象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密度泛涵理论B3LYP方法,在LanL2DZ水平上对PdSin(n=1~5)原子簇进行理论探讨,分别在多重度为1、3、5情况下,优化计算得到其稳定构型,对其中较稳定且对称性好的原子簇在能量、稳定性、自然键轨道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发现在所讨论的PdSin(n=1~5)原子簇中,n=3即PdSi3原子簇最稳定;NBO分析计算表明.Pd原子的4d电子在成铤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化学改性二氧化锰结构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扩展X射线精细结构(EXAFS)技术及光电子能谱研究改性MnO2的结构,结果表明:掺杂原子进入了MnO2晶格中,锰的第一壳层配位数下降,并且增大高壳层配位原子的无序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技术对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非晶和纳米ZrO2.15%Y2O3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显示,在从非晶态向纳米结构晶化的结构中,最后邻的Zr-O配位层的配位数和键长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说明300度时已经形成和900度相同的最近邻局域结构,而对于Zr-Zr(Y)配位层,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配位数明显降低,键长显著缩短,具有比Z r-O配位层更大的无序,这些结果表明晶粒尺寸的变化对于较远配位层的影响要比对最近孤影响大得多。  相似文献   

13.
Speciation of iron in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by EXAF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fractions with a particle size of less than 10 μm (PM10) or evenless than 2.5 μm (PM2.5) in aerodynamic diameter can be inhaled into human body and cause serious health problems[1,2]. The influence of the PM on healt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but also to its chemical speciation. The study on elemental speciation in atmospheric PM is significant for evaluating toxicity of PM and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formation a…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氧化态Mo/γ-Al2O3与NH3的程序升温反应(TPR)制备了不同Mo担载量的氧化态Mo/γ-Al2O34催化剂,用XRD和EZXAFS方法分别研究了样品在氮化前后的体相结构及Mo原子局域配位结构,结果表明,在氧化前样品的Mo K边径向结构函数与非负载MoO3类似,样品中Mo以高分散的MoO3形式存在,氮化后样品的径向结构函数与非负载的γ-Mo2N基本相同,只是峰强度有所,表明样品中Mo主要以分散度较高的的γ-Mo2N形式存在,并且随担载量降低,γ-Mo2N的分散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在激光产生的磷原子团簇正离子的质谱图中 ,P7 具有最强的谱峰 .使用分子图形软件设计出 2 4种 P7 的同分异构体 ,并进行分子力学、PM3半经验量子化学和 ADF密度泛函优化 .在磷原子团簇正离子模型中 ,磷原子采用二、三、四或六配位方式成键 .从各异构体成键能量的比较中可得知 ,最稳定的 P7 构型是在最稳定的 P6的双键位置增加 1个磷原子所生成的结构 .在磷原子六配位的结构中 ,d轨道参与成键 .具有平面或六配位原子的 P7 结构是不稳定的结构 .  相似文献   

16.
对CuCl2 /NaY体系的EXAFS研究表明 ,当CuCl2 在NaY分子筛表面分散时 ,Cu2 与NaY分子筛表面的氧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表现为在分散阈值前 ,样品的Cu -O吸收峰明显高于Cu -Cl吸收峰 .同时 ,通过对干混焙烧、0 .1mol·L-1HCl的CuCl2 水溶液浸渍和无水乙醇CuCl2 溶液浸渍三种方法制备的CuCl2 /NaY体系的EXAFS结果比较分析发现 ,不同的制备方法将影响其分散相的Cu -O、Cu -Cl配位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 :CuCl2 /NaY体系分散阈值后的分散相中 ,Cu2 的配位数为 4~ 5,与阈值前比较 ,存在不饱和配位 .这是该体系作为吸附剂的结构根源 .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目前临床上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诊断困难的问题,利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和模式分类的方法,对DR进行早期诊断和自动分类的研究。对31例正常样本和58例早期DR样本,提取mfERG信号的平均一阶响应(K1成分)峰值和模板相关系数两个关键特征。使用线性分类器进行分类,并用“留一法”统计结果,正常人和早期DR病例的分类错误率为21.35%。该文还用聚类方法分析了早期DR样本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使用平均一阶响应的N2峰的幅值和位置作为特征对早期DR的诊断效果较好;早期DR样本的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CuCl2/NaY体系的EXAFS研究表明,当CuCl2在NaY分子筛表面分散时,Cu2+与NaY分子筛表面的氧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在分散阈值前,样品的Cu-O吸收峰明显高于Cu-Cl吸收峰.同时,通过对干混焙烧、0.1mol·L-1HCl的CuCl2水溶液浸渍和无水乙醇CuCl2溶液浸渍三种方法制备的CuCl2/NaY体系的EXAFS结果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制备方法将影响其分散相的Cu-O、Cu-Cl配位状态.实验结果表明CuCl2/NaY体系分散阈值后的分散相中,Cu2+的配位数为4~5,与阈值前比较,存在不饱和配位.这是该体系作 为吸附剂的结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利用DFT(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Lan12dz水平下,对Co Fe2BP团簇的二十几种可能构型进行全参数优化和相关频率计算,共获得二、四重态稳定构型各5种,对这些构型的立体结构及其能量、成键情况和催化活性等性质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Co Fe2BP团簇的各优化构型中,构型1(4)的稳定性最好,四重态的稳定性要大于二重态的,多重度对构型稳定性影响较大;(2)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的成键对构型的稳定性起主要作用,其中金属原子与B原子更易成键,B、P原子之间存在近距离接触;(3)金属原子Fe和Co是Co Fe2BP团簇前线轨道的主要贡献者,Fe和Co原子是催化剂潜在的活性位;(4)具有近似平面型结构的构型4(2)和4(4)表现出良好的催化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