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做好电压无功功率的平衡与控制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电力系统电压无功功率消耗、无功功率平衡和各个地区的电网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压无功功率控制是在电力系统中一定结点电压下的平衡,无功功率电源不足将导致结点电压下降,过多将造成浪费。无功功率平衡要满足众多的结点电压的要求,既要满足全系统平衡,也要实现就地无功平衡,即所谓无功功率分级分层就地平衡原则。由于电压无功功率的发、供、用呈现强烈的分散性,这给电压无功功率的控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就变电站电压无功功率的平衡控制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实现馈线自动化后,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通过配网馈线自动化的实施,该研究者发现:在故障定位、隔离和自动回复供电的过程中,自动化开关、分界开关有误动或者拒动的案例。该文通过介绍馈线自动化实施的方案和开关拒动的典型分析,为配网自动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照英 《科技信息》2007,(26):263-263
由于电压无功功率的发、供、用呈现强烈的分散性,这给电压无功功率的控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就变电站电压无功功率控制的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配网馈线自动化通信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基于光纤的一点对多点的多点共线通信方式和基于无线的一点对多点的点对点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了两种通信方式相应的优缺点,就配网馈线自动化数据通信的要求,提出了应按网络方式传输数据,应按连接方式传输数据,应采用面向对象方式的应用层协议,应采用国际标准化的应用层协议。就数据通信对馈线终端单元(FTU)的要求,提出了FTU单元应具有网络内核操作系统,应按客户/服务器模式实现数据通信,应按面向对象方式定义组织传输的数据,应根据数据逻辑地址传输数据。  相似文献   

6.
馈线自动化技术(Feeder Automation,FA)作为配电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双电源配电网络三相短路故障,在集中式和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集分联合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即通过配电终端上下游间的交互通信快速定位并隔离故障,再经主站控制联络开关,下发控制命令,恢复非故障区供电.与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相比,所提集分联合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在保留主站检测,遥控功能的前提下具有更快的故障区域隔离和供电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和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RBM)混合模型的配网馈线长期负荷预测方法.所提方法首先提炼混合模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下的馈线负荷特征,然后利用RN N网络处理具有时序特点的配网馈线...  相似文献   

8.
供电电压质量是衡量电力系统供电质量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指标,供电的电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用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生产的正常运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上所述,供电电压的质量如达不到标准将会对用户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供电系统要想方设法保证向用户提供符合标准的电能质量。10kV的配网主要设备包括线路、变压器、开关以及用户的用电设备等,而线路、变压器以及用户的用电设备等的日常运行都与电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息息相关,因此,本论文主要以改善配网的电压质量为主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曹叶章 《广东科技》2011,20(22):132-132,134
当前电力监管委员会《供电服务监管办法(试行)》规定:城市地区年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00%,城市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5.00%。对电能质量提出了刚性的要求。而配电网由于线路较长,路径情况复杂,用户较多,因外力破坏、用户设备维护、操作不当损坏、用户等引起线路跳闸或单相接地的情况较多。怎样迅速判断故障性质,查找和隔离故障点,从而迅速地缩小停电范围和缩短停电时间,使对用户的影响达到最小,本文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一般电力系统电压无功优化的概念和非线性规划中的连续二次规划法(SQP)的基本算法,并给出了电压无功优化的连续二次规划法(SQP)模型,利用该方法对实际系统进行仿真,从理论和实践中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探讨改善配网的电压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敏坚 《广东科技》2008,(8):139-141
供电电压质量是衡量电力系统供电质量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用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生产的正常运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供电系统要想方设法保证向用户提供符合标准的电能质量。10kV的配网主要设备包括线路、变压器、开关以及用户的用电设备等,而线路、变压器以及用户的用电设备等的日常运行都与电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息息相关,因此,本论文主要以改善配网的电压质量为主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服务技术集成处理配网离线与在线数据的一种自动化系统就是我们平常所指的配网自动化。在配网自动化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了配网管理模式,而配网管理模式对我国电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现阶段配网自动化以及日常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对配网自动化的概述及基于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化管理模式等问题进行阐述,进而对如何提升配网自动化技术提出几点小建议,供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谭贤柱 《广东科技》2013,(20):70-71
针对10kV配电网线路复杂而易引起线路跳闸和单相接地现象,阐述了电压不平衡故障的判别,即电压不平衡故障类型以及采集故障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压不平衡处理方法以及电压不平衡故障处理的注意事项,为减少10kV配网线路电压不平衡故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隐患。将储能装置引入配网光伏系统,可以提升系统经济性,改善配网电能质量。本文在分析居民负荷和工业负荷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电价政策,以光储系统净利润最大为目标,构建了光储系统投资收益模型。在满足功率平衡和储能电池性能约束的基础上,本文选用YALMIP工具箱和CPLEX程序在MATLAB中进行了求解。最后在IEEE-33节点系统中应用上述优化方法进行影响分析,结果证明基于光储系统净利润作为技术指标的光伏系统储能优化配置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胡安平  陶以彬  庄俊  瞿科  胡畔  丁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0):12415-12422
暂降源定位对于查找暂降源、划分暂降责任有重要作用。为了确定暂降源的上下游位置,本文从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入手,通过分析故障过程中电气特征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扰动无功功率变化特征的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当发生三相对称故障时,如果监测点的正序扰动无功功率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电压暂降源在上游,反之则在下游;当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如果监测点的负序扰动无功功率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电压暂降源在下游,反之则在上游。大量仿真与实测数据表明,本文方法不受暂降持续时间影响,能够实现电压暂降源的上下游定位,具有较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低压配网台区电压特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压配网台区电压特性的有效评估是供电企业筛选和治理低压配网台区的决策基础与依据.文中针对低压配网台区数量巨大且电压特性难以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考虑全线路电压特性的低压配网台区电压特性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一套考虑全线路电压特性的低压配网台区评估指标体系,并将各评估指标标准化为统一的极大型功效系数值;然后基于主客观结合的序关系-拉开档次综合赋权方法设置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在凸显各评估对象整体差异的同时也融入了专家意愿,增强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后进行各低压配网台区的电压特性综合功效系数计算,完成评估和筛选过程.实例表明,该评估方法实用有效,适用于指导低压配网台区电压特性评估和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17.
周毅华 《科技资讯》2009,(16):134-134
本文介绍了无功功率的意义及无功补偿在电网中的重要作用,并简要分析了三种配电网的无功补偿方案,指出其优缺点,从而优化配网无功补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通过对10kV10kV配网架空线路馈线自动化工作原理及保护配置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馈线自动化的故障处理措施,并就方案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梯超级电容(SC)能量回馈系统(ERS),设计了基于双模糊控制器与传统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两个模糊逻辑控制器(FLC)根据电网电压变化与充放电电流纹波,在线调整直流母线给定电压,并将调整的直流母线给定电压作为传统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给定电压,作用于DC-DC变换器。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能够降低电网能量消耗,提高电梯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电压暂降是众多电压质量扰动最重要的一种,本文介绍了电压暂降的危害和电压稳定常用设备,讨论了基于超导储能(SMES)的电压暂降补偿设备的结构原理,论述了SMES的三种工作方式和电压暂降补偿装置的工作过程,最后用向量图详细阐述了电压暂降补偿原理和SMES磁体充电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