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针对河南某一水硬铝石型氧化铝拜耳法溶出赤泥,采用自制丙烯酰胺-丙烯酸钠-β-衣康酸单甲酯共聚物新型絮凝剂(ASAM)对其进行沉降实验。考察ASAM的特性黏度、添加量对其沉降性能的影响,并选取性能较优良的ASAM-2号样品和商品絮凝剂PAS-3号、0228和Alclar665作对比实验,研究ASAM-2号样品对不同干赤泥浆料的沉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自制ASAM的絮凝性能优异,沉降速度与絮凝剂0228的相当,明显高于国产PAS-3号和Alclar665的沉降速度,而且上清液澄清度比Alclar665的高;赤泥浆液干赤泥含量为108.4g/L,ASAM添加量为100g/t时,前5min平均沉降速度为1.22m/h,底流液固压缩比为2.86,沉降性能明显优于商品絮凝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铝硅比为5.48的贵州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进行石灰拜尔法溶出实验,对溶出后赤泥浆液的沉降分离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探讨稀释矿浆脱硅时间、稀释矿浆质量浓度和絮凝剂等因素对赤泥浆液沉降分离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贵州铝土矿经石灰拜尔法高压溶出、稀释后,当控制溶液氧化铝质量浓度为165 g/L左右,赤泥沉降分离料浆固含约为85 g/L时,适宜的脱硅时间为2~3 h。稀释脱硅后,赤泥浆液添加絮凝剂CM180进行沉降分离效果较好,当其添加量为210 g/t时,5 min和10 min平均沉降速度分别达19.0和12.1 mm/min,30min压缩液固比可达5.29。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淀粉-丙烯酰胺絮凝剂对铜、 镉离子的吸附性能,利用水溶液聚合法,以玉米淀粉、丙烯酰胺单体为原料合成淀粉-丙烯酰胺絮凝剂,并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絮凝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考察絮凝剂用量、絮凝时间、pH值对铜、镉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硫酸铈为引发剂合成的淀粉-丙烯酰胺絮凝剂,当絮凝剂用量为0.5 g、絮凝时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光照射下光敏引发聚合技术,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水溶性光敏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剂合成聚丙烯酰胺,并对光敏引发法合成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PAM)和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NPAM)与热化学法合成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TAPAM)在煤泥水中进行絮凝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光敏引发合成的PAPAM用于洗煤水的絮凝沉淀净化过程中,絮凝剂用量少,沉降速度快,被处理后水的浊度低.絮凝性能明显优于热化学法所得的TAPAM,光聚法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NPAM效果最差.该结果为洗煤水的净化处理及絮凝剂选型提供了良好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常规絮凝剂和新合成絮凝剂絮凝对人工混合矿选择性絮凝试验,得出不同选择性絮凝剂对微细粒赤铁矿的絮凝效果优劣顺序为: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磺化聚丙烯酰胺苛化玉米淀粉,综合考虑品位和回收率指标,以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结晶氯化铝、结晶氯化铁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PAFC-CPAM高分子杂合絮凝剂,考察其絮凝效果。结果表明,PFAC-CPAM的最佳合成条件是,无机混凝剂与有机絮凝剂质量比为100∶1,碱化度为1.5;PAFC-CPAM对CODCr去除率随絮凝剂投加量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最大去除率可达52.17%。PAFC-CPAM合成机理为,PAFC与CPAM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PAFC通过氢键桥联作用接枝到CPAM链上。  相似文献   

7.
以膨润土为原料,通过酸浸、碱浸、氧化、聚合等一系列反应制备不同物质的量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讨论了NaOH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SiO2溶出率的影响,通过混凝试验考查了其对生活废水的处理效果,得出最佳物质的量比的絮凝剂、最佳投加量、最佳沉降时间和最适宜pH值范围,结果显示合成的系列絮凝剂对生活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絮凝沉降原理对酸性介质中的酸不溶物微粒(SiO2)进行了处理,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比较酸不溶物的平均沉降速率、实验现象以及固液分界面的清晰度研究了无机凝聚剂T8、有机絮凝剂(G1,G2,G3)和复配絮凝剂(T8/G1,T8/G2,T8/G3)发生絮凝沉降的机理,确定了理想的絮凝剂及其适宜加入量。结果表明,酸不溶物表面含有羟基(-OH)基团且带有正电荷;T8主要通过增大酸不溶物的体积加快沉降速率,而G1或G2或G3则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并且均存在适宜的加入量,处理效果以复配絮凝剂T8/G1为最佳,适宜的沉降条件为:70 g/L的酸不溶物悬浮液中,T8加入量600 mg/L,G1加入量15 mg/L,达到的平均沉降速率是8.7 mm/min。  相似文献   

9.
以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在水相中合成出羟甲基化三聚氰胺改性聚丙烯酰胺阳离子絮凝剂.对该絮凝剂固体样品进行红外表征,在1100和1582 cm-1处分别出现了仲胺C-N伸缩振动峰和亚胺N-H的弯曲振动峰,说明聚丙烯酰胺和三聚氰胺之间通过曼尼希(M ann ich)反应形成了新的聚合物.在室温25℃、pH=1情况下,用其处理模拟废水(2 g/L高岭土悬浊液),絮凝剂投加量为5.66 mg/L时,浊度去除率可达99.80%.  相似文献   

10.
以过硫酸铵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甲醛合次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 (2 咪基丙烷 )盐酸盐为复合引发体系 ,对丙烯酰胺采用先加碱聚合后水解的工艺制备了高特性粘数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水溶液聚合过程中引发体系的组成及各组分浓度和助剂对所合成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特性粘数的影响。通过实验 ,最终确定了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制备高特性粘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引发体系与最佳的合成条件 ,并通过正交试验的设计得出了各种试剂对特性粘数影响的程度。利用该方法能够合成出水溶性好、特性粘数高达 2 1.37mL/g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复合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单体AM和可溶性淀粉SS接枝共聚合成絮凝剂CPSA,通过SEM和FT-IR表征SS及CPSA的性质,借助XRF、XRD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研究某选煤厂易泥化煤泥特性,分析絮凝剂CPSA和无机凝聚剂聚合硫酸铁对煤泥水颗粒吸附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煤泥中主要含由SiO2、Al2O3等组成的黏土类矿物质,在水中易解离成表面携带大量负电荷的极细颗粒,形成稳定的高泥化煤泥水悬浮体系;絮凝药剂CPSA分子对煤泥水中不同悬浮颗粒的作用方式不同,沉降迅速但形成的沉积层密度较小;聚合硫酸铁能够同时聚沉黏土矿物及煤等物质,沉降缓慢但沉积层较为密实。两者结合使用不仅提高了煤泥水沉降速度,同时也降低了上清液的浊度。该研究为选煤厂煤泥水絮凝沉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淀粉基两性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的合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为原料, 通过Mannich反应和水解反应, 合成了同时 具有阴、 阳离子基团的两性高分子絮凝剂. 最佳反应条件为: 接枝物、 甲醛与二甲胺的 摩尔配比为1∶1.1∶1.5, 接枝物浓度在2.5%, 胺甲基反应温度50 ℃, 反应时间 2.5 h, 阳离子度达50%以上;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4∶1, 水解剂与接枝物的 摩尔配比为1∶1, 水解温度为65 ℃, 水解时间3 h, 阴离子度达23%以上. 产物对印染和 造纸污水的浊度和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优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们为配合化工、矿冶及水质处理方面加速沉降和过滤的需要,曾陆续研制过多种有机高聚物絮凝剂。其中非离子型的有GX—1(聚丙烯酰胺类),GX—1—0(甲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GX—7(甲醛改性明胶类);阴离子型的有GX—1—6(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类),GX—2(羧甲基化淀粉类)。为提高凝聚效能和扩大使用范围,我们又进一步研制了阳离子型的有机高聚物絮凝剂:PAM(阳)—0.1及PAM(阳)—1.0,并在生产单位作过性能测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提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N-羟甲基烟酰胺的方法,N-羟甲基烟酰胺在酸催化下用醛酐转化为相应的醋酸酯,接着在碱催化下进行醋酸酯的羟肟化,最后用三氯化铁形成红色络合物溶液,该红色溶液对波长524nm有一最大吸收峰,实验表明当N-羟甲基烟酰胺的浓度为1~6×10~(-3)mol/l时能很好地遵守Beer定律。  相似文献   

15.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二级胺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采取预制备羟甲基胺中间体法,合成出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反应条件为∶n(聚丙烯酰胺)∶n(甲醛)∶n(二级胺)=1∶1∶1.2,聚丙烯酰胺质量分数为5%,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2.5 h.在此条件下不仅合成出离子度高于70%的二甲胺、二乙胺修饰的聚丙烯酰胺,还合成出离子度为67%的哌啶修饰的疏水性聚丙烯酰胺.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酰胺(AM)为原料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PAM).通过碱性水解反应制备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采用胶体滴定法测定了APAM的水解度,考察了碱的用量、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水解度的影响.探讨了温度、pH值、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等因素对APAM动力黏度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应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酰胺基与碱的比例在1∶3时聚合物水解度达到60%,增加碱的用量,其最终水解度保持不变;水解度60%的APAM在温度为25℃、pH=8~10、相对分子质量172×104时的动力黏度达到13 400 mPa·s,将它应用于涂料中,其黏度从57 mPa·s上升至299.5 mPa·s.  相似文献   

17.
红霉素肟主杂质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深入研究了红霉素的肟化反应.分离和鉴定了在合成红霉素肟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主要杂质,通过IR,UV,MS,1H NMR和13C NMR确证它和红霉素在酸性水解时生成的红霉素A 8,9-脱水-6,9-半缩酮为同一化合物.这一结果说明,在酸的存在下,红霉素的肟化反应总是伴随有它的酸性降解反应.因此,在合成红霉素肟时,严格控制作为催化剂的酸的用量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将聚丙烯酰胺(PAM)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作为絮凝剂、防塌剂、增黏剂和堵水剂,用于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在吸附试验中,在固液比为1-50、温度为(20±0.2)℃时,采用淀粉-碘化镉比色法,根据PAM(或HPAM)标准曲线,测量其吸附平衡后的离心液浓度,由吸附前后的PAM(或HPAM)浓度计算每克黏土的吸附量。试验结果表明:黏土颗粒随着溶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增加,吸附HPAM的含量也增加;随着溶液pH值、水解度和温度的增加,吸附HPAM含量降低;聚丙稀酰胺的技术参数确定为:阴离子型,相对分子质量为(3.0~5.0)×108,水解度为30%~50%;在施工中,使用该配方调制的泥浆,能有效地防止黏卡事故的发生,成孔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骨料中的泥对聚羧酸减水剂(PCE)分散作用的影响,并合成聚合物降低泥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作用.方法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链转移剂,合成一种低分子量的丙烯酰胺聚合物(PAM),并测试了不同含泥条件下水泥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以及水泥的流动度,确定PAM的合理配比.结果自制的聚丙烯酰胺可明显改善泥对减水剂吸附,在细骨料含泥质量分数为5%、减水剂掺量为0.3%、水灰质量比为0.29条件下,PAM的最佳掺量为1.2%,泥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影响可明显降低.结论泥与水泥相比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较大,蒙脱石对于PCE的吸附导致减水剂失效;PAM与PCE之间存在吸附竞争,PAM可优先吸附,有利于水泥流动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含偕胺肟基螯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设计法研究腈结在碱的存在下,与羟胺反应制备含偕胺肟基螯合纤维的反应因素与吸附性能的关系; 探讨螯合纤维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并与水解腈给作比较; 用红外光谱表征了螯合纤维的化学结构.螯合纤维对An(3+),Cu(2+),Co(2+),Cd(2+),Pb(2+),Fe(3+),Zn(2+)等金属离子的吸附率为90%~100%,对An(3+)的饱和吸附量为140μg·m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