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通过改良冰模板法制备一种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全开孔板层状多孔结构的仿生多孔双相磷酸钙(BCP)支架,并在支架表面制备不同的仿细胞外基质(ECM)涂层。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价支架结构及表面4种仿ECM生物涂层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MG63)的细胞功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支架及其仿ECM涂层均无细胞毒性,仿生ECM涂层支架对MG63细胞功能的作用优于未涂层支架,且明胶-透明质酸复合涂层试样对MG63细胞功能的作用优于单一涂层,明胶-透明质酸-掺RGD涂层试样对MG63细胞增殖、黏附、分化功能的作用均优于其他各涂层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首次合成了磷酸壳寡糖-胆固醇接枝物(PCS-Chol),并对其结构、取代度和特性黏度等进行了考察.制备了由该接枝物所修饰的磷酸壳寡糖-阿霉素脂质体(PCS-DOX-L),考察了该脂质体的粒径、包封率、形态以及体外释放.采用MTT法评价了该制剂对MG63细胞的毒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脂质体的粒径为209. 5±0. 5 nm,包封率为(85. 4±2. 2)%;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pH响应性和缓释特性.MTT实验表明该脂质体对MG63细胞的毒性具有时间和浓度双依赖性.荷瘤裸鼠的体内分布实验表明,PCS-L具有一定的骨肉瘤靶向性.本研究初步证明了PCS在体内具有良好的骨靶向性,所修饰形成的PCS-L可用于骨肉瘤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3.
利用合成的RGD(Arg-Gly-Asp)三肽研究了其抑制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的增殖、黏附及转移作用.采用MTT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RGD对HT1080细胞增殖及黏附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法研究了RGD对HT1080细胞在纤维粘连蛋白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RGD能抑制HT1080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抗肿瘤细胞黏附、抗转移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rhBMP-6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0S的作用,分别用含rhBMP-2和rhBMP-6及重组绿色荧光蛋白的条件培养液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利用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双染法、Transwell小窒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未实施任何千预的空白对照组和用rGFP干预实验对照组相比.rhBMP-2和rhBMP-6的干预致两种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存活率均随时间逐渐降低;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穿膜数明显减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逐渐增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rhBMP-2和rhBMP-6可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增殖和迁移、诱导其凋亡和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Ag-G ly-Asp(RGD)三肽,以天门冬氨酸计RGD三肽收率为75%,采用MTT法进行合成肽RGD抑制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转移机理方面的研究,证实了人工合成的RGD肽能抑制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与纤维连接蛋白(FN)的粘附。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Ag-Gly-Asp(RGD)三肽,以天门冬氨酸计RGD三肽收率为75%,采用MTT法进行合成肽RGD抑制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转移机理方面的研究,证实了人工合成的RGD肽能抑制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与纤维连接蛋白(FN)的粘附.  相似文献   

7.
BMP2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体外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和迁移并促使其凋亡的作用机制,分别用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腺病毒(AdGFP)、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AdBMP2)感染人骨肉瘤细胞MG63,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核录因子κB(NF-κKB)、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激酶4(MKK-4)的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发现.AdBMP2降低MG63中NF-κB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38.2%和42.5%(P<0.05);但未能检测到对MKK-4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BMP2可以显著降低细胞中NF-κB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这可能是其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以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和丙交酯为起始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的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共聚物(PRGD)。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氨基酸分析、接触角测试、MTT实验和环境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RGD接枝量为6.9~14.3μmol/g;PRGD膜和聚乳酸(PLA)膜的水接触角分别为43.63&#176;和62.45&#176;;PRGD膜表面黏附的嗅鞘细胞较PLA组活性高,细胞密度大,生长状态好。PRGD较PLA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神经细胞亲和性,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9.
在生物材料表面上先接枝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三肽(Arg-Gly-Asp,RGD),然后再在其上种植和培养内皮细胞,这是目前改善心血管材料血液相容性最好的方法之一。作者采用液相合成法合成了RGD三肽并对其进行了生物活性检测,证实用人工合成的RGD短肽接枝后具有促进材料与内皮细胞粘附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钾离子通道在人骨肉瘤细胞的表达及通道抑制剂对人骨肉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通过RT-PCR对三株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和SOSP-9607中相关钾离子通道,包括kv1.1, kv1.3, kv1.5, kv2.1, kv3.3/3.4, kv4.1, kv5.1, kv9.3, herg, heag 和kcnq1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用非特异性的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抑制剂4-AP(4-aminopyridine,4-氨基吡啶)和氯化铯(CsCl),特异性的HERG、HEAG 、和KCa通道抑制剂E-4031、丙咪嗪(imipramine) 和TEA (tetraethylammonium,四乙铵)通过MTT法检测抑制剂对三株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和SOSP-960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RT-PCR发现kv1.3, kv1.5, kv2.1, kv3.3/3.4, kv4.1, kv9.3, herg和heag通道基因在三株骨肉瘤细胞系中均有表达,而kv5.1通道基因只在MG63细胞中表达,kcnq1通道基因只在SOSP-607和MG63细胞中表达.MTT法检测发现:E-4031, imipramine 和TEA 对三株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而4-AP药物浓度在3 mol和5 mol时对细胞增殖影响明显.CSCL药物浓度在5 mol时对细胞增殖也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较4-AP小.提示钾离子通道在RNA水平广泛地表达于实验的三株人骨肉瘤细胞中,但只有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参与细胞增殖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丝素包埋SPA成膜的理化性能和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将丝素溶液包埋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简称A蛋白或SPA ),制成不溶性SPA丝素膜.用粘附生长因子RGD(序列为GLY-ARG-GLY-ASP-SER-PRO-L YS)的抗体IgG结合IgG到该丝素膜的表面,再将RGD结合到不溶性SPA丝素膜表面RGD抗体IgG 上,制备成RGD-IgG-SPA丝素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称ELISA)方法,证明RGD-IgG -SPA丝素膜是稳定的.种植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简称EC细胞) 于该改性丝素膜的表面,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方法(简称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证明改性丝素膜能有效地促进EC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检测电气石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将电气石粉按不同的比例复合到水凝胶中并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共培养,采用光镜、荧光染色、MTT法评价电气石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与不同含量电气石/水凝胶复合材料共培养均能够正常生长增殖且形态良好,电气石所具有的良好体外细胞相容性可用作组织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接枝反应在酸析木素上引入活性分子链,提高其磺化活性,得到接枝磺化酸析木素;采用红外光谱研究了接枝磺化酸析木素的分子结构,并对其减水增强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枝磺化酸析木素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磺酸基和酚羟基,分子中的甲氧基被活性基团所取代,使产物具有更大的活性;接枝磺化酸析木素以70%和60%的用量(占减水剂总掺量的百分数)与木钙复配,可分别得到减水剂MCL1和MCL2,当水灰比为0.28、掺量为0.6%时,掺复配产品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达230mm以上,掺量为0.8%时,掺复配产品的水泥净浆初凝时间延长50~80min,终凝时间延长6~7 h;掺MCL1的砂浆的减水率为25.5%,7天和28天抗压强度比分别为135%和123%,其对水泥的减水增强作用与萘系高效减水剂FDN相当.  相似文献   

14.
官能团化聚丙烯对Mg(OH)2/PP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制备了加有官能团化聚丙烯 (FPP)、接枝单体和原位形成FPP改性Mg(OH) 2 /PP复合材料 ,研究了FPP、接枝单体和原位形成FPP对Mg(OH) 2 /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Mg(OH) 2 使PP力学性能明显降低 ,缺口冲击强度降低比弯曲、拉伸强度更加明显 ,但模量提高。FPP加入有利于复合材料弯曲、拉伸强度提高 ,而且Mg(OH) 2 用量越多 ,效果越明显。接枝单体加入也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尤其高含量Mg(OH) 2 填充复合材料。虽然原位形成FPP改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比仅加有接枝单体的低 ,但随接枝单体用量增加而提高。抗氧剂对原位形成FPP改性复合材料Mg(OH) 2 /PP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RGD三肽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物材料表面上先接枝RGD,然后再在其上种植和培养内皮细胞,这是目前改善心血管材料血液相容性最好的方法之一。采用液相合成法合成了RGD 三肽并对其进行了生物活性检测,证实用液相合成的 RGD 短肽具有促进材料与内皮细胞粘附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选择性抽提、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5mmol/LHMBA诱导处理前后人成骨肉瘤MG 63细胞核基质蛋白表达变化,鉴定与人成骨肉瘤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特异核基质蛋白.实验结果显示在HMBA诱导处理MG 63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基质蛋白NMP 1、NMP 2、NMP 3、NMP 4、NMP 5、NMP 6和NMP 7等7个蛋白点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其中NMP 1仅在MG 63细胞中表达,NMP 6则为经HMBA诱导处理后新出现的蛋白质,NMP 2、NMP 7在HMBA诱导分化细胞中表达减弱,而NMP 3、NMP 4和NMP 5则在诱导分化后细胞中表达增强.首次表明在人成骨肉瘤MG 63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伴有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差异,证实了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特异核基质蛋白的存在.这对于揭示核基质蛋白与细胞癌变和逆转的关系、阐明细胞增殖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原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自制的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粒子的分散性和蛋白吸附能力,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接枝技术,在Sr-HAP粒子表面接枝了丙烯酸(AAc),并对接枝了丙烯酸的纳米粒子Sr-HAP-AAc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悬浮稳定性的表征研究.结果发现:SrHAP-AAc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增强和稳定性变好,并且对目标蛋白的吸附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8.
4种含RGD的短肽对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方面对比研究了4种含Arg-Gly-Asp(RGD)的细胞粘附肽RGD,RGDS,RGD-(NH2)2即RGE-NH2和RGDS-NH2对细胞粘附的影响. 一方面研究了固定在聚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膜上的4种细胞粘附肽通过其细胞定向作用对大肠癌细胞(HCT-8)和人成骨肉瘤细胞(OS732)细胞粘附性 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研究了外源性细胞粘附肽对HCT-8和OS732在纤维连接蛋白(FN)上粘附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结果发现,除了RGD-(NH2)2,其他3种肽都具有明显抑制细胞粘附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其中以RGDS和RGDS-NH2的能力最强,RGD稍弱. 对于HCT-8细胞,3种肽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3.3%, 56.3%,37.5%;而对OS732细胞,3种肽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0.9%,49.8%,34%.  相似文献   

19.
多单体固相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两种单体,通过固相法对聚丙烯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PP-g-MAH/St),并通过红外谱图进行表征.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用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测定了接枝产物流动性能,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接枝产物结晶特点.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单体(St比例为25%)使得接枝率提高近1倍,接枝效率提高1.5倍,适宜的引发剂浓度为6%,共单体加入量为12%时,接枝率能达到2.2%,反应时间90 m in后接枝率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两步溶液法合成了侧链带有羧基的聚氨酯(PU),成膜后其表面羧基经1-乙基-3-(二甲基丙胺)碳二亚胺(EDC)活化后与1,3-丙二胺反应,合成了氨基化聚氨酯材料。透明质酸(HA)经EDC活化后共价接枝到氨基化的聚氨酯膜表面。通过衰减全反射光谱法(ATR-FTIR),静态水接触角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对聚氨酯接枝前后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并通过凝血实验和内皮细胞培养实验,测试材料的抗凝血性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透明质酸成功地接枝到聚氨酯膜表面,接枝透明质酸后的聚氨酯膜亲水性提高,凝血时间大幅延长,且能促进内皮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体现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