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放纵他,迁就他;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不合理的要求,你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身为人母的我,相信每个做家长的面对着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就犯愁,是给还是不给?该怎么办?一孩子的愿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拒绝比当时拒绝给孩子的打击大得多。卢梭还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应当干脆加以拒绝。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用爱的力量拒绝孩子,用耐心和“狠心”去解决。在学校有的学生作业不完成,来校后谎称忘带,起初几次,我相信这些可爱的孩子,给予了原谅,希望他们今后该改正。可事情并不是这样,情况愈来愈糟,忘带作业的人多了,次数多了,我慢慢地发现了问题,便规定:没带作业就是没做,也不准家长送。这样一来,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不带或没做的逐渐减少。有个学生以《以忘的教训》为题写作文,感激老师帮他改正了缺点。开家长会时,家长也认为这个办法好。有的学生忘带书,家长送,其实家长也烦,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耽误孩子的学习,这样做家长是真的关心孩子、疼爱孩子吗?我认为并不是。  相似文献   

2.
从不委屈孩子有专家建议:“让孩子从小吃点苦。”为何要无端让孩子吃苦?如今的读书郎还不够苦吗?孩子活一辈子究竟会吃到什么样的苦,谁能估计?我不信这个“邪”,所以,我从不人为地让孩子吃苦。我养孩子的原则是:尽我最大能力让他吃得满意,穿得漂亮,玩得舒心,同时教他好好做人,努力读书。他想吃的东西,只要人能吃,我买得起,就基本答应。一次,儿子想吃路边的羊肉串,他妈说:“那么脏的东西不能吃。”儿子哭了。我就给他买了一串,但告诉他:“这东西虽香,但确实不干净。这次给你尝一下,希望你今后少吃或不吃。”儿子点头允诺。  相似文献   

3.
寻找爱     
我的爱在哪里?我要去寻找爱。我跑去问邻居家的李奶奶:"什么是爱?我的爱又在何处?"李奶奶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可亲地说:"孩子,为什么问这么奇怪的问题?其实爱就在你的身边呀。"我要去寻找爱,一回到家,我便无精打采地坐在沙发上,呆呆地想:我的爱到底在哪里呀?这时,妈妈走了过来,看见我像个木  相似文献   

4.
原谅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时,身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撕破了一截。“怎么啦?”母亲惊讶地问。“班上的杰克老是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今天他又惹女生哭,我看不过去,就说了他几句……”“后来怎样?”母亲焦急地问。“没想到他不但骂我多管闲事,还把我拖到教室外打了一顿。”“那你……”“我已经给了他应有的回报。”孩子露齿而笑。“你是说你还手了,你要知道,你可是练过空手道的高手,万一……”“不!”孩子快乐地说:“我原谅他了!”原谅  相似文献   

5.
陈仕东 《青年科学》2008,(11):23-23
一提到"奖励",许多家长可能会说:"这个用你说吗?我从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奖励他,只要有进步,我就会用各种东西奖励他。"是呀,许多家长都在用这种物质上的奖励去激励孩子,我们也不否认这种物质奖励在某种程度上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当孩子的物欲不断膨胀时,作为家长的你又该如何去满足他呢?所以说除了物质奖励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奖励!  相似文献   

6.
“陈博士,你能为我克隆一个爸爸吗?”50岁的我,虽然在克隆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但是听了小男孩的请求,我还是愣了一下。我问小男孩:“为什么你要克隆一个爸爸呢?”孩子的眼睛暗了下来,“我的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我一直跟着妈妈,从没有见过我的爸爸。我很想让爸爸回来,但是爸爸已经有一个新家,不能回来了。我很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非常需要父亲的爱。”我点了点头,问道:“你妈妈同意吗?你能提供你爸爸的细胞吗?”小男孩说:“妈妈同意了,她还把自己保存的爸爸的头发给了我。”说着,递给我一个盒子。头发里提取的细胞足够…  相似文献   

7.
正爸爸,您在外地工作已有好年多了,您不在家的这些年里,我和弟弟、妈妈是多么想念您哪!爸爸,您知道吗?您为了这个家,长年在外,我都快想不起您的样子了。小时候,我常常哭着要找您。妈妈没办法,只好拿着您的照片来哄我。您知道吗?现在的弟弟正在重复着我小时候的故事。有时看着弟弟冲着照片喊爸爸,我的眼泪就会情不自禁地掉下来,我们真的是太想您了。每当我听到别的爸爸都"宝贝、宝贝"地叫自己的孩子,我是多么羡慕啊!您每次打电话来,总是说给我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您知道吗?当您把这些东西寄到我面前时,我依然会失望地流下眼泪。  相似文献   

8.
小虎成长记     
正秋天来了,小虎长大了。有一天,虎妈妈对小虎说:"孩子,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不能老是跟着妈妈一起生活了,要自己出去闯闯天下。"小虎听了妈妈的话,眼泪就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它哭着说:"妈妈,我不想离开你,我……我还这么小,还不会找食物呢。冬天就要来了,我没有吃的东西,没有住的地方,一定会死的。"虎妈妈听了小虎的话,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平静地对小虎说:"孩子,妈妈终究会老的,不能一直照顾你啊!你要学会独立  相似文献   

9.
我们来玩“过家家”,我当爸爸,你当妈妈,淘气龙当孩子吧。假如有一天,突然停电了……,“啊?要停电三天!那我冰箱里的东西岂不是都要坏了!”妈妈大喊。爸爸慢吞吞地说:“别急,这事让淘气龙来想力法,用他学过的知识一定能想到!”“没问题!看我的!”淘气龙自信地说:“那就开始吧!”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有家长和我交流,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写日记。家长反映,如果完全由着孩子去写,感觉就是记录流水账,看着就生气。如果要求孩子天天写,他不感兴趣,所以只有家长代劳整理、筛选了。我想这还是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总是潜意识里希望孩子是神童是天才是小作家。于是我们就管得太多,拉着孩子跑,拽着孩子跑……有家长就问我,你怎么指导你的孩子写作文的?孩子写得怎么样?我说,我的方法就是——不管。声明一点,我女儿的作文不优秀,但是我喜欢欣赏她的文字。这是懒妈妈的方法。天天写吗?不管,愿意写就写,不愿意写就不写。写什么内容?不管,…  相似文献   

11.
正为孩子烹饪孩子的未来要依靠父母的烹饪习惯。加工食品正是给那些没有时间或者偷懒的父母准备的。要是午饭吃薯条,他就告诉朋友,"这是不好的,你不应该吃这个",阿兰·杜卡斯先生在介绍自己儿子的时候,掩饰不住喜悦,"朋友要是问他怎么知道的,他会说,‘我妈妈告诉我说我爸知道,因为他是一个厨师"。别看杜卡斯先生的儿子只有5岁,人家可是美食家,喜欢生鱼片、蔬菜和100%的黑巧克力。杜卡斯先生认为这要归功于儿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品尝一切,所以对食物很开放。杜卡斯先生的儿子每天吃两顿蔬菜。"我们的农场有一个蔬菜园,他经常一手拎一只篮子,说‘爸爸,去菜园',摘什么他就吃什么。"现年57岁的杜卡斯先生,是何许人也?你如果问法国  相似文献   

12.
移动火柴     
正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喵爸爸说:"宝贝儿,我去烤一块鱼排当早餐,好不好?"喵喵拍手叫好。喵妈妈说:"妈妈给你出道题,做对了,才能吃鱼排哦?""好吧。"喵喵说。题目是这样的:只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喵喵想了想,过了一会儿,就想出了答案。喵妈妈说:"你真聪明,你是怎么想的?"喵喵说:"我想,等号右边大,左边小,所以应该要把左边加大,我发现,应该是减法。如果是减法,  相似文献   

13.
刘伟 《奇闻怪事》2007,(7):62-62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学校大门的正面墙上悬挂着这样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有人问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他说:“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不能讲那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  相似文献   

14.
贾老师不得不向冷校长反映:“请给我换个办公桌。”冷子兴冷若冰霜,“我说过多少次了,我们大观园学校经费紧张,你就凑合着用吧。”贾老师嘟哝着:“实在不能用了……”“这桌子影响你批改作业了吗?”“这倒没有。”“那是什么问题呢?是不是你希望它宽敞一些,在午休的时候可以当床用?”“不不,”贾老师说,“我是嫌抽屉太小了,你瞧。”贾老师想拉开抽屉让校长看看,但拉不开。他使了点劲,还是拉不开。里面的东西把抽屉塞满了。冷校长就帮着贾老师拉抽屉,“一,二,三—”终于拉开了。冷校长伸着脖子看,抽屉里什么都有—布老虎、泥阿福、弹弓、纸牌…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教学的轨迹,反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认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境界     
上个世纪初,有一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 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 可是,就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 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 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听听吧。”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 习曲中的第3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 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 “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演奏 家。”老人又问道:“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 常快乐。”  相似文献   

17.
记得在我念中学时,有一次我和一个男同学吵架,他笑了,我哭了。我回家向爸爸告状,想让爸爸给我出口气时,爸爸对我说:“如果你希望将来做一个被男人欣赏的女人,你就该多具备一些男人的魄力与坚强”。那时的我,完全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我只认为爸爸不帮自己的女儿,只会看着自己的女儿受气。  相似文献   

18.
一、热爱是前提 记得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没有哪一个职业像教师那样,需要倾注那么多的爱心".是啊,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欢乐与苦恼.有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接近孩子时,应该和孩子们进行亲密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近和"爱".  相似文献   

19.
我朋友的孩子被保送上了大学,他父母置办酒席,我去贺喜,问他,有没有烦过学习。他说:“这倒没有。烦的只是教育。”这话让我诧异。看来我们这些大人总是把学习与教育混为一谈的,以致认为只要学生的功课好,就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成功。这样一想,也就可以换句话说,目前的教育可能并不成功,尽管有很多功课好的孩子。说到我们的家庭教育,其实很简单化:一要孩子功课好,二要孩子听话。早期,我也是不知深浅地在这两方面对我儿子唠唠叨叨,他一挤眼——那时,他正读小学二年级——急了,说:“为什么都要你满意,你生我,我满意了吗?”想想也对,当初我把孩子…  相似文献   

20.
第一堂课     
周一早上六点,闹铃准时响起.我还在犯迷糊,儿子就已经一骨碌爬起来了.他一边手忙脚乱地穿衣服,一边大声喊我:"爸爸,快起来!昨晚给你说的事,你还记得吧?"我猛地想起来,昨天临睡前儿子告诉我,说是班主任邀请家长参加今天上午学校组织的公开课. 在去学校的路上,儿子特别紧张,从他那神情猜测,我估计这堂课应该很重要,可这到底是一堂什么公开课呢? 一进学校大门,便看到操场中央巨幅的宣传牌上写着大大的标语——"热烈欢迎各位家长参加您孩子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第一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