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絮 《科学之友》2006,(2):76-76
生活中随处都有密码的存在,银行卡密码,手机密码,邮箱密码……无处不在的密码已经成为人们验证身份的标志。每个人都以为密码只有自己知道,殊不知藏在你心中的密码很有可能被别人恶意地盗取,而你的利益也正因此受到侵害。怎样才能看好你的密码呢?本文将给你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你打开一篇早先编辑好的Word文档,Word弹出“密码”对话框,向你索要密码。然而不幸的是你早已把密码丢到爪哇国去了。该怎么办昵?不急,因为有WordPassword Recovery Master可相助,让你几秒钟即可将Word文档密码斩于马下。一、软件下载和启动Word Password Recovery Master是一款Word密码破解工具,下载地址是http://www.newhua.com/netfriends/0613/WPasRec.rar。这是一款绿色软件,无需安装,将下载文件解压后,直接运行WPasRec.exe即启动软件。二、使用软件破解密码Word Password Recovery Master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在软件主界面,单…  相似文献   

3.
"每个被置换来的X人都知道这个密码,这是我们相互传递信息的初始密码。但我也只能帮你这么多,后面的事情就都靠你自己了。"布拉德坐回沙发里,靠在靠垫上,闭上眼睛,"有进展了叫我。"虽然威尔是个天才的程序员,但是破译一重重的外宇宙密码,并最终进入中控系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4.
在三联密码与氨基酸对应表(密码字典)里,缬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五种氨基酸都有四个同义密码.在它们被“翻译”时,密码的前两个碱基(按5'→3'顺序)即足以决定其对应的tRNA的种类,即氨基酸的种类,因其第3碱基任意更换还是同义的.有人将此称为“三中读二”.此外,亮氨酸、丝氨酸和精氨酸三种氨基酸都有六个同义密码;四个密码属于“三中读二”,另外两个不是.除上述八种氨基酸的密码外,其余的密码全不能“三中读二”.寻求“三中读二”的规律性,无疑有助于  相似文献   

5.
晓明一到单位开电脑先得输入密码;查阅电邮,也需要输入密码。他有9张银行卡,每张卡都有查询密码和交易密码,还有网银密码、交易"尤盾"密码、电话银行密码等。晓明时常为记不清密码而烦扰,每当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介绍量子密码通信研究的历史,量子密钥生成和分发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实验进展.首先介绍了经典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保密方式,经典密码通信对更高安全性的追求,为量子密码通信的出现以及研究做了一个铺垫.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海伯森不确定性原理,量子不可克隆原理,任何人都不可能窃听量子密码通信中的信息而不被发现.文章主要围绕BB84协议与B92协议,以及EPR佯谬的基本原理来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相应的实验研究及研究成果,并详细介绍了量子密码通信在国内的有关实验吸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量子密码通信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当这本杂志投进你的邮箱时,你将能在因特网上读到完整的人类遗传密码。然而读起来并不轻松愉快,从头到尾只有字母A,T,C和G以不同的顺序反复不断的重复,长度可占满200多本电话号码簿。当然,对生物学家来说这些密码是身价暴涨的畅销书。这些字母代表了组成你的全部基因的DNA化学物质,它们影响着你走路、讲话、思考和睡觉  相似文献   

8.
按下遥控器的按扭,电视机亮了。随着一段悦耳的音乐,屏幕上出现一个表格,当观众在遥控器上按下姓名和密码后,屏幕上出现了节目菜单。你想观看昨天播出的电视节目吗?你想利用电视购物吗?……这些服务目前都可以由交互式电视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密码危机     
《科学之友》2015,(3):7-11
<正>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我们有了在线银行、电子邮箱、微博、微信,还有各种云服务。可是随着账户不断增加,它们的安全性却越来越差,因为一串密码早已无法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知道吗?你有一个可以彻底毁掉你的秘密,一个保守得不太好的秘密。一串简单的数字可能会透露你的一切,如果你比较粗心,这串数字只有6位,而如果你比较谨慎,这串数字可能是16位。自从信息时代拉开帷幕,我们就想当然地认为精心设计的密码可以保  相似文献   

10.
谁想保密?     
在过去20年里,美国政府除了劝阻制造商在产品(甚至国货)中加入密码软件外,还严格限制着密码软件的出口。那些程序代码出现在国外的美国程序员发现自己受到了刑事调查。如果你上了全球电子网络,那么单是把一个程序置入当地大学网络服务器就可能被认为是出口,因此研究人员在发布最简单的演示程序时都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官僚机构。  相似文献   

11.
密码是人们享受网络服务的重要指令,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个人隐私,因此,上网者应重视密码的保护。措施一:经常修改你的上网密码有资料表明,有为数不少的“网民”平时由于疏忽大意,对自己的上网账号和密码缺乏保密意识,导致被盗。由于许多盗号者利用穷举法来破解密码,像“John”这一类的密码破解程序可从因特网上免费下载,只要加上一个足够大的字典在足够快的机器上没日没夜地运行,就可以获得需要的账号及密码,因此,经常修改密码对付这种盗号十分有效。同时在设置密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使用常用字做密码;用单词和符号混…  相似文献   

12.
密码学的新领域--DNA密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国镇  卢明欣  秦磊  来学嘉 《科学通报》2006,51(10):1139-1144
DNA密码是近年来伴随着DNA计算的研究而出现的密码学新领域, 其特点是以DNA为信息载体, 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实现工具, 挖掘DNA固有的高存储密度和高并行性等优点, 实现加密、认证及签名等密码学功能. 本文简要介绍了DNA计算原理, 总结了当前DNA密码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若干问题, 对DNA密码、传统密码和量子密码的发展状况、安全性以及适用领域进行了分析对比, 探讨了DNA密码未来发展的趋势. DNA密码与传统的密码以及研制中的量子密码相比各有优势, 在未来的应用中可以互相补充. 实现DNA密码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乏有效的安全理论依据和简便的实现方法, 当前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掘DNA可用于信息领域的优良特性, 建立起相关的理论依据, 探寻DNA密码可能的发展方向, 寻找实现DNA密码的简便方法, 为DNA密码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四海 《科学之友》2005,(19):86-87
摩尔斯密码(Morse Code)是以点与线组成的.它的长度各有规定,但是没有一个发报员能做到毫厘不差.当发报员发送信息,尤其是用"平键"(straight key)或"甲虫"(the bug)这种老式手动机型的时候,他们的密码间隔会约略变化,点与线的大小长短会伸缩,或者将点、线与间隔结合成特殊的韵律.使用摩尔斯密码就像说话,每个人的口音都不一样,可惜这个秘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军忽略了.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密码     
UUU,CUU,AUU,GCU,AUG,CAU…当看到由U、C、A、G四个大写字母中任意三个组合成的不同“单词”时,你一定会说这是密码。不错,这确实是密码,但它不是间谍和特务用的密码,而是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的遗传密码,当然也存在于人体细胞内。你也许还会问,三个字母组合成的“单词”有意义吗,就像英语单词eat表示吃一样? U、 C、 A、 G这四个字母又表示什么?为什么是三个字母组成一个密码,而不是二个或四个? 其实,科学家在几十年前也曾有过类似的疑问。在逐步弄清生物的所有遗传信息就储存在染色体里的D…  相似文献   

15.
<正>"声音指纹"为你提供方便和安全,但同时也可能引起涉及隐私的许多问题。"我的密码就是我的声音。"也许要不了多久,你很快就会发现,当你打电话给银行或信用卡公司时,你可以这么说了。像指纹或虹膜扫描一样,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些安保公司已经将语音识别作为一种新的便捷的身份验证手段。但是专家们担心,声音指纹可以在未经声音主人的同意用  相似文献   

16.
数论密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颜松远 《科学》2003,55(5):50-53
数论密码,顾名思义,就是基于数论的密码.密码是相对于明码而言的.这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所谓明码(plaintext),就是人们可以直接识别或使用的代码(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如文字、声像等);所谓密码(ciphertext),就是将明码经过了一定处理,变换成一种外人(与此无关的人员)无法直接识别或使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霍革军 《世界科学》2003,(11):44-46
你打算用借计卡或者信用卡从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吗?但首先你得记住是哪一串个人身份证号码(PIN)和哪一张卡对应。你需要启动电脑或者进入安全的Wab网站吗?没问题,只要你记住需要的用户名字和密码就成。  相似文献   

18.
正你也许不记得自己注册过哪些应用,但手机号知道;你也许忘了自己的登录密码,但手机号能找回……在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号如同一把识别身份的"钥匙"。用户一旦更换号码,就有可能面临被陌生信息打扰的烦恼和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长期以来,公众开设各类账户时手机号码都是必填项。其中,部分手机号码被原用户抛弃后,重新进入选号系统,被下一个用户重新启  相似文献   

19.
密码字典改用新排法UGAC×UAGC,氨基酸的进化就显示在密码方阵的扩大过程中.已知的密码系统之间的关联,也可看成进化的历程中的系统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公开密码”是1976年由斯坦福大学的马丁·赫尔曼(MartinHellman)与他的两个学生惠特菲尔德·迪费(Whitfield Diffie)和拉尔夫·默克尔(Ralph Merkle)提出的一类完全新式的密码.这类密码曾被誉为“密码方面的最新革命”,据称是破译不了的.但最近,这类密码中的一种所谓“背包码”为韦茨曼(Weizmann)学院的艾迪·沙米尔(Adi Shamir)所破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