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为了提高MIMO-OFDM系统的数据传输率和频谱利用率,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调制算法.该算法在信道传输质量满足一定系统误码率下,根据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地调整每个子载波的调制方式,使系统的发射总功率尽量最小.理论分析得出,该算法降低了MIMO-OFDM系统的运算复杂度,并使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蜂窝覆盖所面临的下行小区间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子载波组的自适应干扰抑制算法.该算法根据干扰和信道情况,自适应调整子载波组空间波束方向、自适应选取传输性能较好的子载波组、自适应调整每个子载波组的调制阶数和扩频倍数,在满足数据传输误码率要求的同时,使数据传输速率最大.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很好地抑制了相邻小区的干扰,并自适应多径衰落信道(IMT2000步行A信道)的变化;当接收点空间信干比在-3dB以上变化时,该算法在保证误码率要求的同时,使数据传输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3.
以最小化发射总功率为目标,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MIMO-OFDM无线通信系统的自适应调制方案.在发射端,基于已知信道状态信息,应用奇异值分解将空分复用信道转化为并行的子信道,并将表征信道增益的信道矩阵特征值用于子信道自适应调制优化设计中.针对MQAM调制,采用变步长的贪婪算法得到优化的子信道比特加载及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简化算法与一种近似最优的自适应调制算法性能接近,但复杂度降低了3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OFDM系统自适应调制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自适应调制算法,它在保持恒吞吐量的前提下对OFDM系统进行自适应比特分配和自适应功率分配.与使用固定调制方法的OFDM系统相比,使用该算法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和吞吐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该算法计算量较小,是一种实用的自适应调制算法.模拟结果表明引入子载波分组后系统性能依然保持良好,并且信道估计偏差对本算法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信道的多媒体传输中,采用自适应调制技术可以提高传输效率和网络吞吐量,而结合编码码率的自适应调整,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介绍了改进的自适应功率分配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适应确定调制级数M和码率R的界限,以用于3G系统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可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达2到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在宽带移动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不同的子信道经受不同的信道衰落,具有不同的传输能力。若采用固定速率调制方案,信道容量和发送功率未能获得充分应用。自适应调制技术能充分利用信道容量和信号功率,满足不同传输速率和服务质量的要求。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宽带移动OFDM系统的自适应算法。在平均发送功率不变条件下,算法根据子信道的衰落特性,自适应地分配子信道中数据比特,选择不同的信号星座和发送功率,使得系统的功率和频谱效率达到最佳。首先推导了在平均发送功率受限条件下,瑞利衰落信道中最大频谱效率;其次,分析了在给定误比特率(BER)条件下,采用连续功率、连续星座MQAM(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信号)调制的最大功率频谱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实际系统的离散功率、离散星座MQAM调制算法;最后进一步优化系统的功率密度谱。计算机模拟表明:该算法能明显地提高移动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中多媒体数据的传输质量,提出了在MIMO系统中通过自适应调制实现数据不等错误保护传输的算法.在窄带平衰落信道环境下,空间相关MIMO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功率增益差异较大,利用这个特点将MIMO子信道分为两组,分别传输高质量和低质量的数据.根据输入数据的传输质量和传输速率要求,自适应调整各个子信道的发射功率和调制阶数,使得系统消耗的总功率最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最小发射功率的约束条件下,有效控制数据传输的误比特率,实现不等错误保护.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在MIMO系统中通过自适应调制实现数据不等错误保护传输的算法——最小发射功率自适应调制MIMO算法(MTP AM-MIMO)。在窄带平衰落信道环境下,空间相关MIMO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功率增益差异较大,因此不同子信道的传输质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实现数据的不等错误保护传输。发送端根据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输入数据传输质量的要求,按照总发射功率最小的原则将MIMO子信道分为两组,分别传输高质量和低质量的数据,并自适应地调整各个子信道的发射功率和调制阶数,在满足输入数据传输质量和传输速率要求的前提下,使得系统消耗的总功率达到最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最小发射功率的约束条件下,有效控制数据传输的误比特率,实现不等错误保护。  相似文献   

9.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最小化发射功率自适应调制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实际的无线宽带信道,提出了适用于MIMO-OFDM空频二维最小化发射功率的自适应调制算法,并将其与均匀分配比特、功率的方案和空间最小化发射功率自适应调制方案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空频二维自适应调制算法可以在保证系统目标传输速率和目标误比特率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系统所需要的平均发射功率.  相似文献   

10.
将滤波算法和自适应解调算法相结合,比较研究了混沌调制通信系统的几种解调技术.仿真结果表明,将自适应滤波算法和自适应解调原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较好抑制信道噪声,并能有效地提取混沌系统的系统参数和恢复消息信号.  相似文献   

11.
针对搭载无级变速器的单电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了一种新的动力参数与控制参数设计方法.建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各工作模式的系统效率模型,得到基于系统效率的工作模式切换规律,并对模式切换曲线乘以控制参数以实现模式切换规律的调整.充分考虑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以动力源功率、电池数目以及主减速器速比作为动力系统设计参数.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整车经济性仿真模型,构建"城市-城郊-高速-城郊-城市"综合行驶工况,以降低等效燃油消耗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与模式切换规律控制参数进行综合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优化出一组合理的动力与控制系统参数,使整车等效燃油消耗更低,比优化前的百公里等效油耗降低了7.2%.  相似文献   

12.
模拟话音在通过跳频通信系统传输时,在跳频信道切换时间内话音信号丢失,话音质量下降.本文通过实验评估了丢失一部分信号后话音的质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跳频体制下传送模拟话音时,保证一定话音质量对跳频信道切换时间以及跳频速率的限制.以供模拟跳频制式下选择跳频速率及分配信道切换时间作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解码中继系统由中继译码错误产生的系统性能降低以及频谱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选择中继和增量中继相结合的增量选择解码前传(Incremental selection decode-and-forward,ISDF)中继系统,并且研究ISDF系统的中断性能,分析系统的二阶统计特性(平均电平通过率和平均中断时间)。在Nakagami-m衰落信道下,给出ISDF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平均电平通过率和平均中断时间的闭合表达式。将ISDF系统与选择解码中继系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ISDF系统明显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降低了中断概率;当切换门限和中断门限相等时,中断性能最优;ISDF系统的平均电平通过率和平均中断时间依赖于切换门限与中断门限的选择;ISDF系统性能受到源到中继链路和中继到目的地链路中较差的链路所限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电磁感应光透明导致的光存储效应, 在四能级双Lambda系统的Pr〖KG*9〗∶〖KG-*2〗YSO晶体中,  实验研究光信息在两个不同频率通道间的转换. 结果表明: 在电磁感应光透明的条件下, 当一个弱的探测脉冲通过晶体时, 其群速度减慢, 实验观测到的群速度为86 m/s; 当慢光脉冲在晶体中传输时, 在绝热条件下关闭相干控制场, 此时探测场光脉冲的部分相干光学信息将存储于晶体内部; 在光信息释放过程中, 通过开启不同方向及频率的两个控制场, 存储的光信息会由原慢光脉冲单一通道转换为两个具有不同频率和方向的光脉冲通道进行释放. 在释放过程中调整两个控制场可实现慢光信息在两个不同频率通道间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5.
网络控制系统信道调度和控制器协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讨论信道受限和丢包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假设在任意采样时刻只有部分系统可以接入信道,且系统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会发生丢包现象.首先,将丢包过程描述为独立的伯努利过程,根据每个系统的信道接入状态,建立系统的切换模型;然后,利用平均驻留时间技术,得到系统指数均方稳定的充分条件以及信道的可调度条件;最后,根据以上结果,给出系统信道调度策略和控制器的协同设计算法,使得系统镇定的同时具有理想的衰减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轨卫星通信轨道高度低、运动速度快、切换频繁的特点以及业务类型和用户类型逐渐丰富的发展趋势,提出高业务量下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自适应信道预留策略,动态调整信道预留数目,保证高优先级用户的及时接入;低业务量时提出非预留信道分配方案,满足高优先级用户的理想带宽需求,充分利用系统的信道资源.小区信道全部被占用时,提出增强型排队策略,令暂时无法接入的用户加入排队序列,根据综合优先级依次接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整体性能.实验证明,该方案可有效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保障各类用户的体验,使系统整体服务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7.
从总体角度对程控交换机的制式、用户电路、交换网络、话务量计算、控制方式、信号方式、软件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对局用机而言,交换网络以全T型为宜;控制方式提倡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信号方式中共路信令是当今发展方向;软件设计中主张信令与业务分开以便各自扩展新项目;软件设计层次化和模块化技巧以及CHILL,SDL,MML等语言的运用,在近代程控交换机设计中须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切换系统容错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线性切换系统,研究其在执行器失效情况下的容错控制问题.首先,在容错控制范围内,推导出系统实际运行中执行器失效所满足的条件;其次,运用平均驻留时间方法,给出平均驻留时间的下界,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每一具有平均驻留时间的切换信号都能保证系统的全局渐近可镇定;最后,把结果转化成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形式便于求解,并以数值例子仿真出系统的状态响应曲线及相平面曲线,从而验证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AODV) routing is one of the typical reactive routing protocols of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V ANET ). Considering link stability and channel switching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oS of protocol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routing protocol: optimized cross-layer AODV (CL _ AODV) designed for V ANET. It utilizes the fram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FIE), path bandwidth in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and signal-to-noise ratio (SNIR) in physical (PHY) layer to improve the link stability. In other words, it can increase packet delivery ratio effectively. In addition, end-to-end delay will be decreased based on the channel switching.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packet delivery ratio of CL_AODV is almost up to 99% and the highest compared to AODV and muti-constrained QoS AODV (MQ _ AODV). The delay of CL_ AODV is almost half of MQ_AODV's and 1/3 of AODV's. Meanwhile, CL_AODV has the highest routing overhead or energy consuming. Because of the feature of V ANET, the disadvantage can be ignored.  相似文献   

20.
设计和实现一个可重排无阻塞的大规模视频矩阵切换网络。基于多级互连网络以视频交叉点开关作为基本的交换模块,组成一个三级非对称Clos网络。通过路由表法进行路径选择,实现多入多出,可重排无阻塞,低串扰的模拟视频信号切换。与传统的单级频切换结构相比,大大减少了网络中交叉点开关数和交换模块数,简化了交换系统;各信号线互不相连,减少了视频信号的相互串扰,改善了视频切换系统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