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产业集群构成了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泉源和动力,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基于产业集群来发展工业园区,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工业园区的集群经济效应,另一方面也能够依托工业园区来更好地发展产业集群,双方相互促进.通过东莞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及主要问题的实证分析,认为工业园区的发展依赖于园区中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并提出了现代工业园区经济的发展战略对策及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为减小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充分发挥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支撑作用,江苏省101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企业帮扶活动,为企业提供成果转移转化、技术难题攻关、研发能力提升、仪器设备共享等服务,用科技创新帮助全省企业克服困难、恢复生产、提质增效。据介绍,本次帮扶梳理了一批实用的技术成果,通过实验室、高校院所和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网站向全省企业发布,或通过  相似文献   

3.
曲鹏 《科技信息》2013,(26):110-111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服务社会的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加快,服务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为现代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个性化服务能够使企业形成与竞争者差异化的能力,即价值优势,能够获得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学习借鉴西方酒店业的个性化服务经验,重视酒店的差异化服务,设计完善酒店的个性化服务,是未来我国酒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格局正在形成,资产的构成也随之多样化,实验室资产管理的方式和新形势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通过对高校实验室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实验室资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浅议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ERP综合实验室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承志 《科技信息》2007,(7):148-149
ERP综合实验室具有实验内容的多元化、实验对象的多元化的特点,能够仿真企业环境、模拟职能岗位、仿真企业流程,特别适合于用作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实训基地。此外,综合实验室还可以开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实现产、学、研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矩阵结构模式下,经济管理实验室能够有效的解决集中型和分散型的管理模式给实验室带来的弊端,充分发挥实验室教学资源的教学效果。主要阐述当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矩阵结构模式下经济管理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总结矩阵结构在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只有不断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够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技术创新战略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不断地开展技术创新对企业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公司技术创新战略进行研究,为国内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参考,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慧茵 《科技资讯》2022,(10):217-219
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期间应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将师生的各种行为进一步规划,这样能够促使师生具备一定的安全性意识,从而形成师生安全自律观念,确保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实验室建设水平代表着单位的科学发展水平,实验室建设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该文在论述实验室建设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充分发挥实验室规模优势,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合理设计实验室设施,改善实验室状况。  相似文献   

9.
倪国红 《安徽科技》2004,(10):36-37
一、铜陵市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 1.重点战略.铜陵市是一个传统矿山城市,相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和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的资源和力量相对有限.为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谋得一席之地,铜陵市一直比较注意集中优势、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铜陵市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有限公司和铜陵三佳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已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铜钢公司、有色公司和铜化集团公司.铜陵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在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全面扶持,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使得这几家龙头企业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体系,如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已建成薄膜研发实验室和元器件研发实验室,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08人和4名外籍专家,并与中科院等离子所、西安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集群是西部中小企业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但其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西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关系,探索西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使西部中小企业集群的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战略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大突破性技术的主要创新载体,其核心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明确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驱动创新的内在机制,才能有效利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经济高质量。本研究以2011~2021年度中国34个省份中的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多维度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协同集聚的中介效应促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驱动效应相比中部和西部更大;数字经济的创新效应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所造就的市场经济发展空间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但相对落后的与知识经济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环节却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而最需要关注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创新,这是知识经济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前提。把知识、人的创新和市场经济统一起来,借助知识经济的优势,消除工业经济社会所带来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做到知识创新,就必须解决人的创新问题,这样才能最大地发挥人的潜能,达到人的能量的最大释放,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对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走循环经济之路是我国现实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技术创新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技术基础,为循环经济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存在着科技力量薄弱、地区经济不平衡等等困难,但我国也有许多建设循环经济的科技优势。我国应该通过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使我国循环经济有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知识经济与创新思想的概念阐发入手,在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依托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的结论,由此进一步探讨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自主创新与循环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内在关联度。针对资源性特征非常明显的珠江上游地区来说,自主创新是推动其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是其自主创新的主要服务面向。树立创新意识、塑造创新主体、培育创新机制、营造创新环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效促进珠江上游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论文根据技术创新理论,分析了不同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过程。最后提出了区域经济视角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陈昕  靳辉 《科技与经济》2023,36(5):41-45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赋权并测度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私企就业机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正向促进私企就业机会,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推动私企就业机会发展的传导路径,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对私企就业机会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私企就业机会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以技术创新为门槛变量的双门槛效应,技术创新水平过低显著阻碍了数字经济对私企就业机会的促进作用,而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关系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业集群的国家自主创新理论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创新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而随着一体化的到来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创新网络化已成为趋势。与此同时,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正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有利于创新的网络组织形式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如何发挥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来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生物经济发展战略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西部地区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应当充分利用西部广阔的生物质能开发空间,相当丰富的生物资源,初具规模的生物产业以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优势资源,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以发展农业生物经济,医药生物经济,工业生物经济,能源生物经济,环境生物经济为战略内容,以精神生态,人才团队,物质平台,制度环境为战略关键,以管理体制,投融资与财税,知识产权,生物资源为战略保障。  相似文献   

20.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的类型可以分为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一般都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执着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创新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经历了小农经济时代的单个创新主体、工业经济时代的组织创新主体、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主体等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