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负载型铜、镍催化剂为加氢催化剂,兴相加氢还原仲辛醇中的2-辛酮制备高纯度仲辛醇。分析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类型及加氢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镍催化剂的加氢活性较高,加氢反应条件相对缓和。在适当的加氢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制备的镍催化剂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相当,2-辛酮的加氢转化率均可达98%以上,加氢产物中仲辛醇的纯度达98-99%,2-辛酮含量可降至0.2%以下,负载型镍、铜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是制备高纯度仲辛醇的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具备一定的工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环烷酸和仲辛醇的混合体系萃取钪的性能和机理。实验表明,在体系Sc^3+(-10^-4mol/L)/HClKcl(μ=0.2)/HA-ROH-煤洞 (HA代表环烷酸,ROH代表工业仲辛醇),仲辛醇未参与萃合反应。利用斜率法测得萃合物在有机相中的组成为Sc(OH)2A.3HA,并计算了室温下其萃取平衡常数lgK=5.5。  相似文献   

3.
黄显慈 《今日科技》1989,(11):11-12
蓖麻油经水解可获得混合脂肪酸和甘油。混合脂肪酸中大约含有85%的蓖麻酸,蓖麻酸经裂解、分离、提纯,可制取癸二酸和仲辛醇,同时得到饱和脂肪酸。癸二酸是制造尼龙、合成树脂、增塑剂等化工产品的原料;仲辛醇用于制造香料、农药乳化剂,也可直接作为溶剂和煤炭浮选起泡剂。甘油  相似文献   

4.
以负载型铜、镍催化剂为加氢催化剂 ,液相加氢还原粗仲辛醇中的 2 辛酮制备高纯度仲辛醇。分析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类型及加氢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镍催化剂的加氢活性较高 ,加氢反应条件相对缓和。在适当的加氢条件下 ,采用浸渍法制备的镍催化剂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相当 ,2 辛酮的加氢转化率均可达 98%以上 ,加氢产物中仲辛醇的纯度达 98%~ 99% ,2 辛酮含量可降至 0 .2 %以下。负载型镍、铜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是制备高纯度仲辛醇的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 ,具备一定的工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辛醇-2和辛酮-2从 HF—H_2SO_4溶液中萃取 Ta(V),N6(V)的协同效应;证实了工业仲辛醇是一种天然的协同萃取剂;比较了在辛醇-2中游加 MIBK 产生的协同效应。对实验结果及产生协萃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P2O5、H3PO4作磷酸化试剂研究了摩尔比、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对仲辛醇磷酸化产物的转化率及单、双酯含量等的影响,测定了仲辛醇磷酸酯钾盐的表面张力、泡沫、cmc、润湿力、抗静电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用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用仲辛醇萃取锗前后溶液中锗含量来研究仲辛醇在不同条件下对锗的萃取率,并初步确定萃取剂的浓度、溶液酸度、萃取剂用量、萃取时间及助萃取剂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找出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8.
探索用液膜技术提取铌(Ⅴ)的实验条件.采用HNO3-HF体系溶解Nb2O5和Ta2O5,经试验以仲辛醇为载体时,铌(Ⅴ)的萃取受H+浓度和HF浓度的控制;以TNOA为载体时,在6 mol.L-1H2SO4-2 mol.L-1HF介质中能对铌(Ⅴ)进行有效的萃取.根据铌(Ⅴ)和钽(Ⅴ)的萃取条件,采用液膜技术对铌、钽进行分离.结果表明,以仲辛醇为载体,在6 mol.L-1H2SO4-0.5 mol.L-1HF介质中,能对铌、钽进行有效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解决精馏分离序列优化综合问题,研究邻域(超级)结构是成功实现寻优算法的前提。由于精馏分离序列与二叉树之间具有同构性,在数据结构上精馏分离序列可以抽象为二叉树,进而采用图论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本文运用组合数学理论深入研究了精馏分离序列综合问题.简明分析了有序剖分问题的计算复杂性;通过二叉树相邻切分点变换机制,实现了对精馏分离序列的随机搜索;提炼出后序遍历相邻变换的等价规则,从而构造出高效演化邻域结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量热仪、表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研究了KJ复合药剂对煤泥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煤泥浮选实验,考察了添加不同用量的KJ表面活性剂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比较了KJ复合药剂与煤油、仲辛醇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KJ复合药剂的浮选效果优于煤油、仲辛醇,当KJ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2%时,KJ复合药剂的浮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相似理论,利用工质热力学性质的相似性,提出了一种通用化的临界热流密度值模化方法.应用本法,可以将各种工质在不同压力下的临界热流密度值表示在一根曲线上.它既适用于流动沸腾工况(包括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也适合于池式沸腾工况.用此法整理所得的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肋形隧道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JK—2管)单管管外池沸腾实验。实验工质为R—113和R—11。实验结果表明:对R1131质,JK—2管沸腾给热系数比光滑管高2.5~15倍,临界热负荷高约100%;对工质R—11,JK—2管的沸腾给热系数比光滑管高1~10倍;与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JK—1管)相比,在工质R—11和R—113中,沸腾给热系数高20%~150%。并建立了一个预报值与实验值误差在±15%以内的准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石油馏份临界温度的测定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测大庆、胜利、羊三木、任丘和孤岛五种原油的58个宽、窄馏份油临界温度(用经标定的自制密封管法测定)和馏程、标准密度、运动粘度、折射率、苯胺点等性质的基础上,将临界温度与各种物性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关联。经多次探索,提出三个计算国产石油直馏馏份油临界温度的关联式,其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17%,1.22%和1.57%。关联式所用参数为直馏馏份油的密度和平均沸点或密度和运动粘度,这些参数易于得到,形式也较简单,可供炼油和石油化工工艺计算使用。本文用实测数据考察了六种求定石油馏份临界温度的常用关联式和图表对国产石油直馏馏份油的适用性,发现其中以Roess关联式和Mobil-Oil-Tc图的准确性最好,相对偏差分别为1.40%和1.26%。Maxwell关联式则完全不适用于国产石油馏份。  相似文献   

14.
一个改进的计算烷烃沸点的经验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朱昌中等(1995)提出的表征有机化合物结构特征的拓扑指数Xz为基础,结合分子密堆积信息指数P3,分子支化度参量P2,提出一个新的计算烷烃沸点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显示,其相关性优于朱昌中等文经验式。  相似文献   

15.
磁化水物理特性的测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用不同磁感应强度的磁场获得的磁化水的表面张力、电导率、沸点、冰点等物理性质的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磁化水的电导率增大了,在大多数磁场下得到的磁化水的表面张力增大了、沸点降低了,只有在极少数磁场下得到的磁化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了、沸点升高了,磁化水的冰点变化不大,并对上述实验结果给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低肋管沸腾传势机理着手,综合分析了低肋管几何参数对沸腾传热的影响,导出了影响低肋管最优结构的有着准则;进行了低肋管沸腾传热试验,试验工质为蒸馏水和R-113;试验在当地大气压下进行。综合试验数据,建立了低肋管几何参数优化设计准则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粉条的膨润度、煮沸损失和耐煮性 ,确定了甘薯粉条掺入异种淀粉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302铀矿床是在区域性地壳拉张构造背景下形成的。该矿床经历过两次热浪混合作用和一次热浪沸腾作用。热液的混合和沸腾界面与矿床垂直分带界面一致,这对于确定矿床侵蚀截面有较大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几种合SiO2的材料进行气相处理,使其表面增水化,确定了处理剂的配比、用量与处理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及增水效果,讨论了憎水的化学原理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一条无切二次曲线研究一般的二次系统x·=-y+δx+lx2+mxy+ny2,y·=x(1+ax+by)的极限环之唯一性,得到几个新的判别法,其中定理1和2是对单个奇点附近的极限环给出的,定理3是同时对两个奇点给出的。作为定理1的应用,我们给出两个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