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王素文  吕中辉 《科技信息》2011,(16):269-269
本文对国际国内十年来锻炼心理学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重点分析了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研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成果的刊出。研究发现,身体锻炼与缓解精神压力显著相关,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强度和频度的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体育锻炼项目与心理健康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郑花 《科技信息》2012,(30):326-326
本文探讨瑜伽对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f方法1采用问卷、访谈、自然实验和心理测量等方法对我院选修瑜伽课程学习的120名女大学生连续干预16周,干预前后均使用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PSPP)、心境量表(POMS)、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测量试验前后身体自尊、心境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表明干预前实验组身体自尊、心境及心理健康方面表现:情绪激动、急躁易怒、抑郁、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经过16周的瑜伽选修课程干预后,结果表明瑜伽干预对改善人际关系、减轻压力、情绪控制和促进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女大学生在瑜伽干预前后身体自尊、心境及心理健康方面均得到改善。[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瑜伽锻炼既能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又能通过影响身体自尊、心境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且瑜伽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有着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60名即将毕业的不同专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有氧健美操锻炼对这个群体身体自尊与心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规律的有氧健美操锻炼能有效地提高或改善即将毕业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降低其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提高积极因素,对她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肥胖女大学生是高校里面比较特殊的群体,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于她们尤为重要.通过抽样测定其经过10周有氧健美操锻炼后身体自尊和心境状态的变化,研究有氧健美操锻炼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自尊与心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规律的有氧健美操锻炼能有效地提高或改善肥胖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降低其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提高积极因素,对她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苏雯 《科技资讯》2012,(9):238-238
近年来,在很多高校中健美操已经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内容与锻炼手段纳入了教学大纲。健美操从身心两方面对女大学生产生良好影响。从身体健康方面来说,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成分、生理机能以及身体素质都有着积极影响;从心理健康方面说,健美操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表现力、有利于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锻炼女大学生的意志等。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调查法等方法,对商丘师范学院2002级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的锻炼形式对抑郁、焦虑、身体自尊水平低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排球、羽毛球、慢跑与有氧韵律操等对抑郁、焦虑、身体自尊水平低下有很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取综合类师范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各1所选修身体表现类课程的500余名大学生为样本,连 续5个学期,对我国高等院校常年开设的以身体表现为主要特征的运动进行研究,研究采用日本产唾液淀粉酶测试仪、荷 兰产polar心率表、国产电子肺活量计、注意力稳定性测试软件等相关实验手段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测量,通过参加身体表现类运动大学生在运动前、后身心相关指标的变化,了解身体表现类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为 提 高 大 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知:身体表现类运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其中瑜伽锻炼能够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注意力的稳定性.身体表现类运动基本属于低、中强度的运动负荷,其中体育舞蹈等是提高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也是大学生进行减脂、减肥的首选方法.瑜伽锻炼对缓解大学生身心疲劳方面具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8.
李青  黄金鑫 《科技信息》2011,(21):I0151-I0151,I0057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健美健美锻炼的普通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参加健身健美锻炼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锻炼前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北京师范大学选修健身健美课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健身健美锻炼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健身健美锻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体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研究来自灾区新生参加有氧锻炼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情况,找出有氧锻炼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比较,并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χ2检验。经调查,来自灾区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差,有氧锻炼对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效果;不同健身项目在Ⅰ、Ⅱ、Ⅲ类新生学生人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健身项目与学生的体育兴趣的一致性是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鉴于有氧锻炼对促进灾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效能性,有必要组织灾区大学生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氧锻炼,来缓解灾区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切实关心来自灾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0.
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参加健美操锻炼的女大学生在锻炼前后的体质状况的研究,探讨健美操锻炼的健身价值.结果表明,健美操运动在改善大学女生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利用二年时间从体育锻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进行了研究,证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对维持或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显著性,通过体育锻炼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来揭示科学的锻炼方法有助于改善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五禽戏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甘肃中医学院武术兴趣小组学习五禽戏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SCL-90精神卫生自评量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相关评价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常人水平.这表明五禽戏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高校推广五禽戏锻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方法,研究了有氧健身运动对BMI异常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氧健身锻炼对超体质量和肥胖大学生身体自尊改善作用较为显著,对低体质量学生的影响不明显;15周的有氧健身锻炼对肥胖大学生"身体吸引力"维度的改善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健美操与女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健美操教学实践、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女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来看,健美操教学实践对女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和身体自尊水平具有重要影响(;2)女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身体自尊水平具有高度负相关;(3)有健美操锻炼习惯的女大学生比没有健美操锻炼习惯的女大学生具有较低的抑郁水平和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 250名大学生为期1年的公共体育"1+2"与"1+1+X"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分析了2种不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两种教学模式均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2)"1+1+X"课程教学模式较"1+2"课程教学模式效果更佳;3)有效锻炼次数多少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建议:1)进一步研究建立"1+1+X"课程教学模式中"X"的数量和标准;2)探索建立常态化体育俱乐部教学锻炼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有无体育锻炼参与习惯与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和身体自尊水平具有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的抑郁水平;(2)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身体自尊水平具有高度负相关,身体自尊水平可能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心理中介变量;(3)有锻炼习惯的男女大学生比没有锻炼习惯的大学生具有较低的抑郁水平和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其中女生比男生的差异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选取60名不同专业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经过13周有氧搏击操锻炼前后体质变化,研究有氧搏击操对男大学生体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规律的有氧搏击操锻炼能有效地改善男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水平,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从而对体质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耐力性运动处方指导其进行运动锻炼,通过比较锻炼前后心脏功能能力、最大摄氧量、身体成分、身高、体重、基础代谢率变化,探讨应用耐力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心肺耐力和身体成分的影响,为耐力性运动处方锻炼提高心肺机能,改善身体成分提供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耐力性运动处方锻炼可致大学生心脏功能能力、最大摄氧量、基础代谢率显著增强(P 0.01),体脂率下降(P 0.05),可有效增强青年大学生心肺耐力并改善体成分,但体重变化未见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该省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分都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心理健康状况受性别、年级、生源地、体育锻炼习惯等因素影响,并且呈现出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的势态以及经常锻炼学生比很少锻炼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好的现象。建议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相关策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基于对28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讨论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对锻炼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整体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状况良好,在性别和城乡方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身体肥胖和身体活动维度上,其他维度上的差别不大.(2)体育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和力量对学生的锻炼态度产生直接效应,而身体健康、协调、身体肥胖、灵活、外表、耐力和自尊对锻炼态度起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