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常君 《科技信息》2011,(1):I0065-I0066
随着网络带宽的越来越大以及嵌入式技术和嵌入式设备的日益发展成熟,过去的很多设备如今变成了可管理的网络设备,它们不仅嵌入了操作系统和拥有自己的IP地址,而且还通过嵌入web形式的网络代理端以方便用户的控制和管理。本文通过在arm920t的开发板上移植BOA(一个开源的webserver),并嵌入到接入网络设备当中以实现对其进行web化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嵌入式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无线网络通信的自动售货机系统,介绍了基于ARM微处理器以及GPRS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IC卡自动售货机的无线数据传输,提供了基于TCP/IP协议的C/S结构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实际应用证实了其可行性,在自动售货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泥水界面检测系统数据传输部分的改进,阐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相对于现有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优越性;介绍了基于ZigBee协议的传感器网络在泥水界面检测系统中的构建,给出了接口电路设计和相关软件设计的具体实现方法.该系统功耗低,通信可靠性高,兼容性强,可以方便地嵌入工厂自动化网络,从而实现对泥水界面工艺参数的自动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单片机的网络通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因特网上TCP/IP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在数据采集与控制领域中如何利用TCP/IP协议实现单片机网络通信有着深远的意义.提出了单片机与Internet络通信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借助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将TCP/IP协议嵌入通用单片机中,通地RTL8019AS实现智能设备和仪表在Internet网络上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5.
具有移动sin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比静态sink具有更长的网络寿命和更好的数据传输性能,但是因为其移动性导致能耗开销巨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sin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海星路由协议,灵感来自海星的水脉系统.该路由协议构建了一个带有中心环通道的路由骨干网,并且网络上的径向通道很少.给定网络能动态确定径向通道的数量和环通道的半径,以便减少从源到sink的通信等待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海星路由协议能够有效地均衡节点的能量消耗,在数据传输延迟和网络生命周期方面,性能评估的结果优于现有其他协议.  相似文献   

6.
本系统首次依据物联网相关理论提出家庭智能的自主结构,有效地将家庭中的电器设备使用物联网技术组织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以Internet和GSM为远程控制基础,以RF无线射频技术为近程控制手段,以PLC(电力载波)为通讯总线,搭配红外遥控、热释电遥感、视频监控组成并形成闭环控制.通过将STP/IP协议应用于家庭智能网络内部的通信中,并将其与TCP/IP协议进行了无缝融合,使得与外界现有网络兼容,并将P2P网络技术应用于嵌入式Internet通信中,解决家庭内部点对点高速多媒体数据传输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冶金企业设备监测的背景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同步时分协议.该协议采用自组织的层次拓扑控制方式,以簇头构成系统的骨干网,通过可靠路由方式传输数据.簇内节点组成局部网络以较小的发射功率采用分时多跳的方式将数据传输到距离较远的簇头,通过同步休眠机制降低功耗、满足传输时延要求.在冶金企业实际设备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表明该协议具有扩展性强、传输可靠、信号延迟小和功耗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采用32位微控制器ARM7为核心的,以μC/OSⅡ为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平台,通过移植基于μC/OSⅡ系统的TCP/IP协议,实现CDMA/1x无线网络的远程数据传输方案。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工作现场的各种传感器、监控装置通过此嵌入式系统平台并借助于CDMA/1x网络和Internet建立起与上位机间的TCP/IP链接,实现了远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控制。ARM7微处理器既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筛选,还作为通信控制器与无线Modem间进行数据传输和格式转换。详细分析了基于ARM7技术的远程终端硬件设计原理并介绍软件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GPRS和Internet技术,实现了无人巡检船的无线控制系统设计。系统硬件部分以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AT89C55WD为控制器、gtm900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软件部分是以GPRS和以太网为承载网络,采用TCP/IP协议实现远程通信。船艇以GPRS方式反馈相应的信息,上位机则根据这些信息有效的控制船艇的航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线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移动数字设备数量的迅速增加,移动性已经成为因特网的重要元素.因特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用于提供网络移动性的网络移动性基础支持协议,由于其非最优的路由以及冗长的封装过程,往往会产生相当长的传输延迟以及严重过长的大分组,因此在嵌套移动网络中并不能得到低延迟的切换.为了解决网络移动性基础支持协议在嵌套网络中的高延迟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嵌套网络的路由优化机制.该机制基于带有绑定更新树的分层结构,使用绑定更新缩短从移动路由到通信节点或移动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延迟;在移动网络内部,使用在分组头部增加家乡地址选择段的方法,降低了顶层移动路由的寻路延迟.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优化策略相对基础支持协议可大大降低嵌套网络中的分组延迟,从而降低了分组开销和切换延迟,达到了最优路由.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工业现场机械振动信号就地采集的实时数据传输,并根据多测点厦大数据量数据采集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RTL8019AS实现机械振动信号实时以太网数据传输的设计方案.高速的DSP完成A/D芯片采集的数据的UDP和IP数据包的封装并通过对网络控制器RTL8019AS的寄存器的控制完成数据的实时传输.并根据需要精简了以太网的帧协议、TCP/IP协议,解决了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与DSP的接口技术,以及实现TCP/IP协议通信的技术,并进行了系统的调试与验证,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远程数据的无线传输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RM9的GPRS远程数据传输方案.以S3C2440为核心移植LINUX操作系统,扩展内置TCP/IP协议的GPRS模块,采用GPRS网络和Internet为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数据从网关节点到监控中心的远距离无线传输;并给出了网关节点和服务器的硬件组成结构和软件实现流程.重点分析了数据无线传输过程,并对比两种无线传输协议TCP/UDP的可靠性.通过实验表明,采取在TCP传输协议下实现GPRS模块与拥有固定IP地址的PC之间无线数据传输的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适用于远程数据的无线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13.
基于NS的DT-MSN实验床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容延迟移动传感器网络(DT-MSN)是新出现的一种网络模型,是指部署在多个移动物体上的传感器所组成的网络,由于节点移动性和稀疏的网络密度,使得它的网络连接以一定概率存在,这使得基于TCP/IP分层协议的NS仿真平台不能对DTMSN进行较好地仿真.我们首先分析了传统TCP/IP分层协议不能用于DTMSN的原因,再结合DTMSN特点和数据传输机制,设计了一个基于NS的DTMSN实验床,最后对NS平台作了一定修改,实现了该实验床.  相似文献   

14.
为使工业现场设备电源实现网络控制,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网络电源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系统采用主控制器STM32F103及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进行网络互联,采用μIP协议栈进行网络数据通信。进行了网络电源控制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可通过以太网对设备电源进行远程控制,并可接收工业现场实时信息数据。与传统电源控制系统相比,本系统具有智能化、集成化、远程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单片机数据无线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系统运营商和系统开发商的重视,以移动网络作为数据无线传输网络,可以开发出多种前景极其乐观的各类应用.给出一个小型的嵌入式单片机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并详细讨论了Q2403A通信模块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移动IP穿越NAPT设备,根据RFC3519标准,修改现有的移动IP协议,并在Linux环境下进行UDP类型隧道穿越私有网络的NAPT设备的实验。实验中移动节点采用配置转交地址方式穿过外地网络的NAPT设备与其本地网络中的其他节点通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修改后的IP协议的移动节点漫游到外地网络后,仍可与本地网络节点通信,达到穿越NAPT设备的目的,但通信网络延迟明显增加,传输速度显著下降。该方案可为移动IP穿越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功率控制策略可以降低网络能耗,提高信道利用率,然而也会引入更多的隐藏终端,使网络冲突加剧。为了利用功率控制的优势,同时减少网络冲突,文章提出一种应用于无线自组网采用功率控制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反馈功率控制(reactive power control,RPC)协议。在RPC协议中,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各帧均采用最优发送功率,以降低能耗,提高网络信道利用率,同时,当冲突发生时,协议根据干扰节点是否欲与被干扰节点通信将冲突划分为2类,据此协调节点的数据传输过程,提高网络通信的并行程度,减少数据的重传。仿真实验表明,RPC协议在网络吞吐量方面比SHUSH协议有所提高,同时也减少了网络端到端延迟。  相似文献   

18.
薛东亮 《科技资讯》2006,(21):13-13
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应用结构及现有协议的分析,本文给出了一种较为简单的适用于小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对通信数据格式及数据传输流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定义。为进一步验证协议性能,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系统,并在此系统上完成了对所堡过通信协蠼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所给出协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实现途径,分析了TCP/IP协议应用于嵌入式设备的简化原因,阐述了DSP和网络控制器的主要工作流程,设计了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的“嵌入式TCP/IP协议”方案。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终端系统能够与远程主机在局域网中顺利进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20.
基于饭店无线点菜系统,进行一个主站(即服务器终端)和一个从站(无线手持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是一个一对一的无线通信协议.系统中,无线通信模块的工作频率是433kHz,数据传输速率是9600bps.系统工作在单一载波频率下,整个系统每次最多的通信数据量限制在1K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