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分析矿料接触对沥青混合料变形特性的影响,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的图像分析和数据统计得出集料接触指数(ACI)表征粗集料的接触特性。采用开发的矿料滑移试验装置,对5种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不同条件的矿料滑移试验,探讨了矿料接触指数(ACI)与矿料滑移能量指数(SEI)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矿料—沥青综合效应以及矿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料滑移能量指数(SEI)和集料接触指标(ACI)有较好的相关性。在60℃条件下,SEI与矿料—沥青综合作用参数ACI*VFA的相关性最好,而且随着ACI*VFA的增大,沥青混合料变形稳定性的增长率最大。在高温区间(大于50℃),SEI与ACI/VFA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温度越高,矿料接触特性对混合料稳定性的贡献越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逐渐由粘结效应转变为润滑效应,SEI随ACI/VFA的增长率有所减小。由于矿料—沥青的综合作用,尽管公称最大粒径相同,在60℃条件下AC-13b混合料比AC-13a和AC-13c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干捣实法测定粗集料矿料间隙率的种种不足,提出了粗集料矿料间隙率最小值的概念与测定方法;据此定义了沥青混合料级配干涉系数;并提出了新的粗集料骨架嵌挤标准;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沥青混合料的主骨架空隙填充法进行了改进;还分析了级配干涉系数与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疲劳性能的关系。研究认为依据粗集料矿料间隙率最小值而提出的粗集料骨架嵌挤的新标准能够更加准确地判定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骨架嵌挤程度;改进的主骨架空隙填充法设计出的密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级配干涉系数与混合料的高温和疲劳性能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形理论这一研究工具对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进行研究,建立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分维数值与矿料间隙率的关系.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多孔排水式沥青混合料、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分别建立集料级配分维数值与矿料间隙率的关系,再分析、对比其他试验数据,得出矿料间隙率随着集料级配分维数值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极小值的结论.此研究结论对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集料分形和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分形理论对沥青混合料集料进行研究,推导出集料粒径、集料级配均具有分形的性质.对由同样材料组成的四种沥青混合料SMA-13,OGFC-13,SUPER-13,AK-13A进行研究,发现集料粒径分布分维数值与集料粒径分布相关性很好.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出粒径分布分维数值与马歇尔稳定度、矿料间隙率、孔隙率、沥青饱和度、劈裂强度、水稳定性等同样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将分形理论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贝雷法参数CA比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贝雷法选择5种不同CA比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对其进行马歇尔试验、粗集料松装空隙率试验、车辙试验和旋转压实试验,分析了CA比对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比对沥青混舍料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粗集料骨架的形成、抗车辙性能和压实性能具有显著影响;CA比在0.4~0.6之间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CA比同沥青混合料中整个集料骨架的形成之间并无较好的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矿料间隙率作为沥青混合料主要体积指标之一,对沥青混合料合理的体积组成设计及优良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查阅、汇总和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矿料间隙率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最小值标准的发展历程及其与沥青膜厚的关系进行了综述.认为基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现有矿料间隙率最小值标准不太合理,今后应对集料特性、集料级配组成以及沥青膜厚与矿料间隙率的相互关系开展进一步研究,并应结合实体工程路面混合料的性能,建立更加合理的矿料间隙率标准或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影响因素定量地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大,沥青混合料均匀性逐渐变差;集料中4.75胁这档集料比2.36胁这档集料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影响要显著得多;混合料中含油量和成型时的压实功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有一定的影响;成型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影响,不是主要体现在混合料中集料的分布状态上,而是表现在混合料的空隙率变化上.  相似文献   

8.
崔节兴 《科技信息》2011,(4):305-307
车辙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沥青路面在水平荷裁作用下抗剪强度不足所引起的,沥青混合料强度取决于混合料矿料间的内摩阻力α和沥青与矿料间的粘结力c,用莫尔一库伦方程来说明矿料和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τ=c+σtgα。控制车辙的产生.关键是如何控制混合料矿料之间的内摩阻力与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多方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剪切能力及内摩阻力。从沥青混合料角度出发,影响车辙的因素主要有与内摩阻力α有关的:集料、矿料级配、沥青用量,与粘结力c有关的沥青种类、沥青用量、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作用、填料的种类、添加外加荆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控制新集料掺加比例、泡沫沥青用量、水泥剂量、集料温度和抗剥落剂等,研究各因素对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水稳定的影响,并揭示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旧料利用率、泡沫沥青用量、水泥剂量和抗剥落剂宜分别控制在50%~75%、 2.5%~3.0%、 1.0%~1.5%和0.5%左右.此外,适当提高集料温度,有助于提高泡沫沥青分散均匀性,从而提升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泡沫沥青用量和水泥剂量是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的关键因素.尽量使泡沫沥青分散均匀,避免产生结团现象,是保证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基础,进一步通过水泥补强作用,可获得良好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基于单轴贯入试验,在温度为60℃时,直接对集料级配、集料性质、沥青性质、含油量、空隙率以及均匀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料级配和公称最大集料粒径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有显著的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受其集料中针片状含量的影响较大,集料中针片状含量增大,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减小;结合料的性质,特别是针入度、软化点和粘度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有较大的影响,随着针入度减小,软化点和粘度增大,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增大;含油量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有较大影响,随着油石比的增大,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减小;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受其空隙率的影响较大,一般随着空隙率的增大,其抗剪强度减小;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绝对数值间没有明显的关联,而与数值间的变异性有着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设计的关键因素:最大公称粒径、集料级配、沥青结合料以及一些重要的体积参数.同时研究了集料级配、沥青用量两因素变化对SMA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SMA生产和施工关键工艺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柴彩萍  陈忠达 《甘肃科技》2005,21(3):142-143
通过分析集料粒度分布对矿料体积特性的影响,来分析集料粒度分布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提出在粗细集料含量一定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各自的细度,是改善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性和压实特性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许杰  葛折圣  李茜  张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6):9096-9098
由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低,矿料内部的水分蒸发速度慢,混合料存在水损害隐患。需要在沥青中添加一定剂量的集料改性剂,以提高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通过试验评价了添加纳米改性剂的沥青与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纳米改性剂后,提高了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抗老化疲劳性、低温抗裂性等路用性能;而且,能降低沥青高温时的黏度,有利于施工。研究成果对减少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早期病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是高等级路面常用的铺面材料,粗集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50%以上,粗集料形态(形状、棱角和纹理)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得出:针片状粗集料含量增加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提高粗集料的棱角性可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增强粗集料的纹理性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基于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建议今后进一步研究不同长短比区段的粗集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全面研究粗集料棱角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公路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新禾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所使用沥青、集料等原材进行试验,按照所选定矿料级配进行新禾岩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选定最佳沥青用量,并进行路用性能验证。  相似文献   

16.
刘亚丽  康觉鹏 《科技信息》2011,(25):I0323-I0323
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工艺问题有很多方面,我主要是针对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压实和接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及给出其解决办法。1沥青混合料拌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以混合料拌合均匀为准,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准,颗粒沥青混合料均匀程度与搅拌时间相关,拌合时间越长,混合越均匀,但拌合时间也不能太长,这样会使沥青严重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计算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等体积参数,文章采用沥青浸渍法测定多孔安山岩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分别采用集料浸渍法、矿料混合料浸渍法和沥青混合料浸渍法3种方法来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表明,沥青浸渍法测试数据变异性小、稳定性好;根据3种方法的特点,指出了各自在工程中的适用性;用浸渍法和计算法分别进行配合比设计,比较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指标、水稳定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浸渍法测定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与计算法相比更接近真实值,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胶粉掺量下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文通过在70#A级基质沥青中掺加不同质量胶粉,利用沥青激光回弹试验、沥青接触角试验分析了沥青PG等级以及沥青胶结料与集料之间的粘附特征,确定了橡胶沥青路面结构上、中、下面层的最佳胶粉掺量(即上面层SMA-13添加30%,中面层AC-20添加40%,下面层AC-25添加50%);通过对不同胶粉掺量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汉堡车辙试验、低温弯曲抗裂试验及直接剪切试验等力学性能研究得到了:胶粉的掺入可增强沥青胶结料与集料间的内聚力,使沥青混合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变强,有效改善了橡胶沥青混合料不同结构层的水稳定性和高温抗车辙能力,提高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结合工程实例,借用三维雷达检测系统,评价了现场橡胶混合料沥青路面结构层摊铺的整体性和材料厚的均匀性等道路内部状况;通过现场路面取芯后CT扫描,获取了现场路面结构的集料-空隙三维空间分布情况,得到了胶粉的加入能促进沥青胶结料与集料间的分子运动,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孔隙分布情况,使路面内部材料更加均匀分布,充分发挥橡胶沥青路面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的变形是矿料颗粒滑移累积的外在表现。为了分析沥青混合料的矿料滑移剪切变形特性,开发了一种矿料滑移试验装置,采用不同级配的五种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矿料滑移剪切变形试验。根据试验曲线,提出了矿料滑移破坏荷载(Fs)、矿料滑移破坏变形(Ds)、矿料滑移模数(M)和矿料滑移能量指数(SEI)等评价参数,分析了评价参数与车辙变形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试验温度和沥青含量对沥青混合料抗滑移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s对于较大公称最大粒径的混合料存在局限性;随着温度的升高,五种沥青混合料的矿料滑移能量指数(SEI)与温度呈乘幂关系衰减,相关系数R2均大于0.89;对于不同的混合料,四个评价参数与车辙深度(RD)的相关性排序为:SEIFsMDs,推荐SEI作为沥青混合料矿料滑移剪切变形的评价参数。对于AC-13b混合料,随着沥青含量的增加,40℃和60℃的SEI均先减小后增大,均在最佳油石比4.5%附近达到峰值519.2和492.6,即当沥青用量接近最佳沥青含量时,矿料骨架效应和沥青粘结性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沥青混合料具有最大的矿料滑移剪切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程平均  朱建秋 《广东科技》2014,(24):108-109
影响路面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因素很多,粗集料质量是其中之一,当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对沥青混合料质量产生影响。主要研究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等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针片状颗粒含量的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随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超过20%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显著降低,对其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