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面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挑战,针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科研能力和学科意识不强等现状,提出提高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队伍的科研学术水平,完善思政课教师管理激励制度等措施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罗韬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1):174-177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师德作为高校师德的一个分支,有别于其他师德规范。教学目的决定其师德建设的突出政治性;教育对象决定其师德建设的鲜明示范性。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师德水平,不仅要加强他律体系的完善,同时又要提高教师的自律水平,必须重视师德建设中他律与自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课程、竞赛、舞台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系统观念的指导下,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而构建出的教学运行机制。该机制以全局性设计、战略性部署和协调性推进为主要特征,通过以课程化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以竞赛化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标准化,以舞台化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情景化的途径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在实行过程中取得初步成效,但是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缺乏、考核体系不全等多方面问题导致实践教学模式体系的创新迫在眉睫。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高校需要重新构建更加生动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这也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课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教学离不开社会实际,课堂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但如何促进二者的功能互补、交汇融通,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将合作学习理念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进行了富有创意的解读与践行,以期为同行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红色资源蕴涵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对高校思政课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红色资源转变为高校思政课课程资源,一要做好红色资源"进教材"工作,丰富思政课课程内容;二要做好红色资源"进课堂"工作,转变思政课教学方式;三要推进红色资源"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思政课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思政课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道路的关键航标。高校思政课通过PBL的教学模式,在问题教学的基础上做“科研”,旨在“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师生的科研能力,以“教研”结合为目标开展高校思政课建设,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真正达到“教研”相辅。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适应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顺应时代潮流。在分析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内涵、人工智能对建构高校思政课智慧教育的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工智能建构高校思政课智慧教育模式的具体路径:(1)优化思政课教材体系;(2)确立更有针对性的思政教学目标;(3)创新思政课话语形式;(4)准确定位教育评价;(5)打造新型智慧教师队伍。研究结果可为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促进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晓蕾 《科技信息》2013,(9):186-187
延安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对思政课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中心任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高校思政工作重要的部分,关系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未来,但目前仍存在着知识碎片化、学生积极性不高、课程安排与学生认知水平不符等问题。应借鉴布鲁纳的结构化教育理论加快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进程,包括加强思政课基础理论教学、建立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结构等,以实现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创新,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的思政课中,党史和国史教育贯穿全程,牢牢把握历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充分发挥历史思维对思政课的价值性,以实现历史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效融合。坚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大力挖掘地方历史并作为思政课教学素材,发挥历史的营养剂作用,能增加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历史教育与思政课的共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对思政课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行为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阻滞性因素,它是指教师没能遵守课堂教学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当行为.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欠缺,其科研意识与动力不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不到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如采用单一的"理论—理论"教学模式、违反政治纪律、简单说教和硬性注入等问题行为.对此,必须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强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以及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等途径给予预防和矫正.  相似文献   

13.
张敏华 《科技信息》2010,(32):86-86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指导思想,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上,也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出发,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选择好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便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使思政课成为真正受学生欢迎,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提高学生独立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启发式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和认同。本文在对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简单反思,及对启发式教学应当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认识的基础上,对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大学生成为独立求知型的人才,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娟  王翔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1):182-186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具有文化属性的,这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结合具有可能性。于思政课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对其有着厘定教学原则和方法、输出教学资源以及提供增强实效性契机的价值,要实现这一价值,应积极从营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和强化思政课教师的信仰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起点与归宿,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以学生为本,针对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突出以立德树人、核心能力、情感认同、面向实践的目标导向,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的教学改革有较显著影响,微课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也在各领域被不断尝试,该文从分析微课与思政实践课的结合入手,从微课与高校思政实践课的契合点、微课与高校思政实践课结合模式以及微课在高校思政实践课中应用的注意方面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微课"与思政实践课的互往共通,力求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手段已逐步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手段,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课件作为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必须具备思想性、针对性等多种特征。应当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善用多媒体手段,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冒险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技能。但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阻碍着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整体设计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社会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政课课程资源已经越来越受到思政课教师的关注,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本质上是指向社会实践和指导社会生活的,其教学活动离不开社会的制度环境,同时社会制度规范和塑造大学生的行为,也在促进思政课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合理利用社会制度这一课程资源将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