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ARM9和ZigBee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嵌入式技术和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开发了智能家居系统.给出了智能家居系统总体框图,对各部分的硬,软件进行了设计,并阐述了实现该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用户可以通过网关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在室内可以利用内嵌ZigBee模块的手持设备(如 PDA )对网络的家电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ZigBee短程无线通讯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说明了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给智能家居系统带来的方便灵活的优越性;讨论了ZigBee短程无线通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软硬的实现方法并讨论了射频PCB板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
阮星 《科技信息》2010,(20):7-7
本文首先提出了无线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的优势,进而分析ZigBee技术的特点.阐述了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优越性.提出了ZigBee的出现将推动无线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并对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ZigBee技术规范进行了概述,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并给出了ZigBee网络模型和子节点结构图等。  相似文献   

5.
针对智能家居系统中组建通信网络成本高及性能低的问题,采用ZigBee和Wi-Fi结合的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智能家居网络搭建方案。该方案可节约成本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通过对Wi-Fi和ZigBee技术的融合建立家居内部无线网络,提出了基于无线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系统的设计思想。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的智能家庭网络搭建方案是可行、高效和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远程控制与管理功能,即控制者能够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在远端对家用设备完成相应操作,将ARM处理器和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并改良了工作流程,研究并设计了新型智能家居系统。该系统以基于S3C2440微处理器的网关为系统核心,ZigBee部分采用TI公司的增强型产品CC2530,远程采用GPRS、Web等方式,通过互联网达到控制与管理家用设备的目的。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LM3S9B96和CC2520为核心芯片,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 调用TCP/IP协议栈LwIP和ZigBee协议栈, 设计并实现了ZigBee Internet无线智能家居网关系统. 该系统解决了智能家居内部ZigBee网络和远程Internet智能家居服务平台的数据通信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 网关工作稳定, 数据传输可靠, 能满足新型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智能家居逐渐实现了从单一智能产品向网络化集成系统的转变,却面临着更加凸显的智能家居测控信息安全风险.为了保障智能家居测控网络的可靠操控和隐私安全,提出并建立了嵌入式服务器和ZigBee传感网结合的智能家居安全测控系统,采用IEEE地址过滤的白名单设备入网机制、基于SMS4-CCM算法的通信保密机制,实现远程用户安全接入、入网设备认证、测控指令加密传输及入侵检测报警等功能.基于ARM-LINUX平台实现了基本的智能家居嵌入式安全测控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有序地网络化测控,可有效抵御智能家居面临的安全威胁并实时报警,且应用国产SMS4算法的系统性能更好,有助于保障智能家居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9.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人们对家庭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家居生活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智能家居因此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智能家居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综合了计算机网络、数字化以及传感器等多门学科,同时又融入了人文科学等内容。通过各项先进技术的综合管理,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化、高效节能。家居智能中的控制需要连接许多设备节点,这些设备控制命令较少,但需要长时间在线,所以需要家居智能中的传感器具有低速、低功耗、寿命长等特点。该文通过对智能家居的简要介绍,包括智能家居产生背景以及智能家居发展历程;比较了几种无线通信技术,详细介绍了ZigBee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最后对整个家居智能系统的设计作了介绍,并详细介绍了ZigBee技术在温度传感器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LAN和LTE/LET-Advanced融合网络体系架构下的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并完成初步设计。此系统通过android智能终端将WLAN和LTE无线链路聚合,并利用网络配置策略,自动分配接入网络的智能家居通信装置(如ZigBee等)的业务流,实现了家居终端的高效运行,降低了设备的能耗与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智能家居通信质量及系统的稳定性, 以Android 手持设备作为客户端, 提出并建立了基于Android 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方案和监控系统整体架构。设计了智能终端用户控制界面, 利用无线ZigBee 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采集环境中相关参数, 再由ARM Cortex鄄A8 处理器将信息发送给用户。经实验验证, 家居设备间数据通信性能稳定且可靠, 该系统操作方便、功能丰富, 易于维护和更新, 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阮星 《科技信息》2010,(10):39-39,42
本文介绍了智能家居的特点,提出无线组网技术的优越性,对目前几种常见的无线组网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利用ZigBee技术构建智能家居网络是具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家居的出现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得到了迅速发展。安防系统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部分尤其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和GPRS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本系统具有成本低,功耗低,操作简单,功能齐备易扩展等特点,能够帮助营造安全的生活空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物联网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结合物联网教学的特点,设计与实现了一套智能家居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利用ZigBee无线通信功能,将无线传感器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相结合,构成系统网络,允许包括移动终端等设备远程或局域控制房间中部署的传感器,以实现家居智能。通过本系统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物联网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安防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但受到家居安防产品价格昂贵、误报率高的限制,我国的智能家居安防产品目前只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本文采用ZigBee无线模块组成了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中的家庭无线监控网络,提高了家居安防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本设计介绍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总体方案,包括具体的硬件电路设计、系统软件开发,结合ZigBee、GPRS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家居电器设备的控制。其控制系统选用基于STM32硬件平台,配有Zig Bee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GPRS模块、触摸屏控制、继电器控制模块等硬件电路模块。使用Keil软件对系统程序开发,并进行编程、仿真和调试,实现满足系统所需控制功能,控制家用电器设备执行动作。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现代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的家庭住宅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智能家居逐步替代原有的家居观成为现代化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一项关于自动控制、无线通信、无线连接等多个学科相交叉的研究课题。以物联网的发展为背景,通过学习研究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便于用户利用GPRS、ZigBee等相关技术实现家居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8.
薛宏全  杨琳 《科技资讯》2007,(19):179-180
在分析智能家居系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智能家居系统模型,用agent实现不同设备的控制和管理,通过agent技术的思想、方法和体系建立了智能家居系统整体结构。给出了智能家居系统中agent模型,对系统各种agent的模型实现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智能家居系统中的agent的协作通信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行业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构建一个舒适和谐的家居环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系统以ARM9平台为基础,应用嵌入式Web、图像采集与处理、MMS和嵌入式Linux等相关技术,采用CGI、SQlite和Video4Linux等编程技术,并结合ZigBee、GPRS和Internet网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解决方案.对现今的家居安防系统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创新,为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该系统功能强大,性能稳定并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家居环境和监测方案的调查和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 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方案。根据系统的总体结构图,选用CC2530作为核心芯片,给出了部分节点硬件电路图,采用ZigBee2007的协议栈Z-Stack实现各节点的应用程序开发。设计方案的传感器节点采用节电工作模式,路由器节点可根据需要扩展网络,各节点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总之方案的开发成本低、周期短、功耗低、无需布线,且系统灵活度高,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