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蒋春玉 《科技信息》2010,(16):I0148-I0149
话语标记语是说话者为达到一定交际效果而插入的词或短语,能为听话者提供准确的认知语境和方向。因此,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的理解可以产生特定的语用作用。运用话语标记语自然成为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大策略。本文将引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材料,通过整理收集其中常见的话语标记语,对其不同的语用功能加以归纳,以利于增强学生听力理解中推断和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影响语域的语境变量为: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词汇是语言教学和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立足于语域理论,从语境的三个变量的角度,探讨了语域理论对英语词汇的制约力,特别是语域在同义词辨析、确定多义词的具体意义及词汇语体选择方面的作用,揭示出语域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听力理解通常是各类考试中比较难以攻克的题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人们主要靠耳朵来听和靠大脑进行解码和推理。听者不太可能辨认听力语篇中每一个话语的每一个因素或知道其中每一个词的意思,也不太可能细究每一个话语的句法结构。只要大脑中的相关图式与听力材料的输入信息匹配起来,听者便能较容易地理解这一听力材料。因此,较之阅读理解,听力理解中更适合引入图式理论的概念。本文在介绍图式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将图式理论引入听力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4.
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主要观点是:选择就是意义.对同一话语而言,在不同的情景中会有不同的诠释.本文作者试图运用功能语法的三个纯理功能和语域的有关原理,对笔者偶然听到的一段短小对话进行分析.说明语域的选择也会产生不同的话语意义.从而解释日常生活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二语听者在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着各种困难。教师应针对这些困难,采取培养听者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能力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上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话语感知,单词识别及策略使用的能力以体现二语听力的可教性。二语听力“可教性”的观点认为听力课堂的功能不应仅体现在丰富真实的听力内容与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上,也不能仅止于提供机会让学生练习听力。二语听力课堂的功能应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培养学生对自己听力能力的责任意识及驾驭能力上。  相似文献   

6.
翻译过程的实质是译者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来替换另一种语言中与其对等的语篇材料的过程。作为现代西方语言学主要流派之一的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有着极强的解释力和指导力。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利用其语域理论,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分析美容医学英语语篇的语域特征,并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层面探讨语域理论对美容医学英语这一专门用途英语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域理论,对英国诗人A.E.Housman的诗“Is My Team Plouging”中的话语语场(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语式(mode of discourse)等三方面情景语境因素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发现语域理论在分析诗歌的语义语用特征中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这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挖掘诗歌的美学价值,为文学文本的诠释提供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8.
听力课上学生所面对的是以声音形式存在的语篇.学生语篇知识的丰富与否决定着学生听力的强弱,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语篇知识,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对语篇的预测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语用标记语的分类、特征、位置、多功能性以及语域。语用标记语的多功能性展示了其分类的复杂性,但主要体现为3个功能:主体性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主体性功能标示了说话人与交际命题之间的关系;语篇功能描述了说话人所感知的命题与其他话语单位之间的关系;人际功能表达了说话人所感知的听话人与交际命题的关系以及相互明示的程度。语用标记语的语域是指在特定社交场合或专业领域中人们使用标记语的范围,例如话剧中的对话,以及学术文章、法律文献、报纸文章、政治语篇等等。  相似文献   

10.
从功能语篇的形式衔接(即,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意义衔接的角度分析英语听力材料的语篇特征,探讨衔接机制与听力理解的内在联系,目的是强调衔接在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语言教学,包括听力教学,不仅要教语言的形式内容,即语音、词汇、语法,还要教语言的意义内容,即话题、情景、意念、功能等的实现.话语分析研究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话语分析要求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讲清背景知识、语篇知识、词汇和语法知识.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促进听力教学.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较长的语篇理解能力较差的问题.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只是孤立地听懂每一句话而不是通篇理解,而语篇分析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篇章整体的解读,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在高级英语课中的语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级英语课堂教学的篇章分析,探讨高级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以期培养学生的文体分析能力。主要依据韩礼德的功能语法(FG)语篇分析理论,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教学的反思,从语篇的宏观结构、主位结构分析、衔接与连贯分析、及物性结构分析、现在时人际关系分析及语域分析等几个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听力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迫切需要提高大学英语听力的形势出发,站在语篇的角度,说明语篇分析对听力教学的指导作用,指出听力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可比性以及语篇因素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讨论了如何把在阅读课使用的语篇分析方法运用到听力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5.
听力是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而英语听力水平较难提高一直是困惑英语学习者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听力理解为研究对象的主要目的是:一、通过研究他们的听力理解过程及听力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二、通过探索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听力教学活动,改进传统的听力教学。  相似文献   

16.
"听"是最重要的一种语言技能。英语学习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听力语料是能否成功提高英语听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浩瀚如烟的信息中,英语学习者应遵循难易适度原则、多多益善原则、多样性原则及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快而准地找到自己需要且适合自己的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语料,有效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 1 997年的TEEP听力考试为例 ,并以之与CET— 6听力考试相比较 ,分析直接法测听力的特点 ,以及它对教学的反波作用 ,即它把真实的语境带入考场 ,所考的技能也是考生将来要直接运用的 ,因而有非常高的内容效度 ,但也存在相应的缺陷 ,如考生容易疲劳 ,阅卷时人力物力消耗过大 ,这些问题在以后的CET听力考试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王利清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24-127
语境是影响话语理解的重要因素,语境和听力理解存在内在关联。不同的语境因素为英语语篇听力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的新渠道。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运用语境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红楼梦》的意义世界由四个“场”构成:(1)哲学场;儒释道交融的主题思想;(2)社会场:封建社会名门望族的衰落;(3)话语场:“贾雨村言”和“甄士隐”相杂的狂欢;(4)文体场:传统文学与新兴文学过渡时期的跨文体阵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