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柳宗元因贬谪南方而与岭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他以激进政治家的姿态,部分地吸收了岭南禅文化,并对岭南商业文化表示了排斥;另一方面,他在岭南推广儒家文化,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对岭南落后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改造,为唐代岭南文化品味的整体提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他的言行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也不免有负面影响,但他运用独到的思想与方法重建岭南文化,至今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弘扬岭南中医中药的文化品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岭南文化为主体的广东历史文化,不仅悠久、丰富,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风格和优势。这些资源和优势,在文化大省建设过程中,应该得到更充分的重视和利用。而广东医学图书馆馆藏岭南特色的中医中药典藏,借《广东历史文化行》成果研讨的时机,来弘扬岭南中医中药这个文化品牌就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不断交流、兼容与衍生,逐渐形成和焕发出独特的文化个性,为岭南乃至中国社会的建设谱写了重要的诗篇。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氛围下,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必然会产生新的碰撞与融合,其规模和后果必将是空前的,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的岭南地区,其独具特色的岭南土著文化能够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地域文化交流融合,发展成为具有共同特质的岭南文化,是与其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区位、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土著居民的历史作用、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内部地理环境差异、移民等因素分不开的,这些因素构成了岭南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并且在广东地区不断繁荣发展。岭南文化在近代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放异彩。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广东实施文化强省建设的新起点上,岭南文化仍然可以大有作为。深度挖掘岭南文化底蕴,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能够在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方面,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这正是广东省文化强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对岭南文化形成的探讨,应从既包括儒家学术文化,也包括土著民俗文化的大文化观出发。岭南原始文化出现雏形当于母系氏族社会;但渐趋成熟则在夏商周,全面确立在春秋战国时,比中原稍晚。秦统一中国后,岭南土著民族文化出现雏形;赵佗主南越国,岭南汉族地域文化出现雏形。此后,随着中原文化不断向岭南传播,岭南汉族地域文化与土著民族文化交替演进,至唐代以后岭南文化渐趋成熟,明代全面确立。  相似文献   

7.
广东藏书家的历史地位及其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3个方面陈述了广东藏书家在岭南藏书史上做出的贡献及其在岭南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广东藏书家和广东藏书史应在岭南文化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禅宗文化在岭南繁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禅宗文化之所以在岭南长盛不衰,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禅宗文化在岭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便利;岭南文化固有的特质有利于禅宗文化的传播和流行;禅宗南宗的兴盛有力推动了禅宗文化的发展;顿悟禅宗的理论及独特的弘传方式适应了岭南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岭南文化与湖湘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岭南文化重实用,湖湘文化重理性,二者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有“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新时期,两种文化的共通与融合,有助于“红三角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谢丽平 《广东科技》2011,20(8):16+33-16,33
0前言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岭南寺庙、寺院的建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岭南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当地民族文化、人文景观、邻国(如印度)与我国北方寺庙、寺院建筑风格等),  相似文献   

11.
乌迳古道位于南岭之大庾岭东部,是沟通岭南与中原、江南及对接海陆丝路的重要通道。乌迳古道文化圈是广东南雄东部以乌迳古道文化为内容的文化区域。乌迳古道文化具有自身的语言、风俗、民居建筑特征,是兼具移民文化、农耕文化和商贸文化于一体的区域文化,是以珠玑文化为代表的南雄古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韶关古道文化、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乌迳古道文化圈的探析,可以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对韶关古道文化及南雄其他几个文化区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海洋文化与岭南文化随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海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催化剂的观点,对岭南地域文化的发展、成型、优势所起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作了历史的纵向考察与论证。阐明了岭南文化多元、开放、兼谷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在近现代一百余年的时间里,岭南地区的历史发展呈现出十分显著的特征。正是这些历史特征,生成了岭南近代现代文化精神的优长,同时它也决定了岭南近现代文化精神的一些不足方面。因此,研究此一时期的岭南文化,首先必须准确地把握住时代特征,考察其对地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这方面的工作尚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佛山市中山公园中的一个岛拟建成为反映岭南文化和历史的影视拍摄基地。越是乡土的.越是世界的.因而需要发展地继承岭南园林风格和文化。延续历史.不是简单的模仿历史;传承文明.不是单一地复制文明。尊重场地的历史痕迹.采用了网络空闻、类型学等方法去演绎当代岭南人对乡土的依恋和对现代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岭南南江流域出土陶器刻划符号数量丰富,刻划规范娴熟,承载着岭南地域文化信息。本文在对南江流域出土陶器刻划符号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南江流域所处的地域环境及考古学文化内涵,对其刻划符号进行科学的释读;进一步联系南江流域大量特殊的出土器物,如玉装饰品、铜鼓、编钟等,研究探寻岭南文化中礼制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黄伟周  王晓旭 《科技信息》2011,(8):I0307-I0307,I030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阐述岭南文化与南派武术广东南拳技术风格之间的本源关系。得出:岭南地理和生存环境、身体特征、生活方式是南派武术广东南拳形成的基础,岭南文化以强大的兼收包容性、保守与创新并存及求真务实态度为基本特征。这些是广东南拳的技术特点和风格产生及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显国 《广东科技》2007,(1):125-126
岭南位于我国南部,古属百越之地,因为北靠五岭,所谓五岭是指大余岭、骑田岭、都庞岭、越城岭、萌诸岭:南临广东(珠三角)、广西(梧州至南宁西江沿线)而称之谓岭南。如今,随着岭南文化的发展,园林也随之而发展,现今的岭南应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港澳地区。因此,岭南园林也就包括上述地区的园林。  相似文献   

18.
近代岭南文化的精和特质表现为具有浓厚的重商意识、富于开放创新和民主精神以及学术上的鲜明功利性倾向。近代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表现为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人生价值取向、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刚劲强悍和忍耐刻苦的性格特征。近代岭南文化与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9.
付兵 《科技资讯》2023,(8):200-204
在分析国内外文化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将信息集群理论、信息生态理论、整体政府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运用到岭南文化数字资源整合中。结合国内外文化数字资源整合的实践经验,提出大数据环境下岭南文化数字资源整合模式由整合目标、整合主体、整合对象、技术标准等要素构成,构建了基础设施层、系统平台层和用户界面层组成的岭南文化数字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0.
岭南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科技出版应该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中医药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结合广东省科技出版社的实际就此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