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将有限元法应用于 NZ· LJZ2 0 -8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设备压缩装置挤压油缸和破碎油缸的强度和刚度分析方法 ,运用 ANSYS软件对该设备的挤压油缸及破碎油缸计算模型进行计算 ,得出挤压油缸及破碎油缸应力和变形分布图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革新与发明     
双向出砖液压制砖机本制砖机主要用于非烧结粘土砖、灰砂砖和粉煤灰砖的半干法液压成型。主要由模箱6、凸模7、3、压制油缸1、凸模导轨2或顶砖油缸10、往复油缸4、喂料口5及机架上梁8和下梁11等组成。模箱装在机架上梁下能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模箱内左右两侧设有凹模型腔(A)、(B),和与之配套的凸模型腔,往复油缸驱动模箱,待压制油缸将物料压制成砖坯后,能从左右两个方向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AGC伺服油缸设计和生产的技术要求,建立测试平台,对伺服油缸静态和动态指标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采用对称布置的双位移传感器结构,二级高精度伺服阀,控制系统采用位置闭环和压力闭环控制.测试后,得到了活塞腔保压压力及活塞杆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AGC油缸的阶跃响应、频率响应特性.油缸的启动摩擦力、动摩擦力特性及活塞杆的偏摆特性.经过测试的AGC油缸已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折臂式随车起重机进行动力学分析,先建立折臂式随车起重机的Creo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其工况特点。应用Creo动力学模型计算某一工况下各个构件的受力,得出了动臂油缸受力最大。对动臂油缸进行动力学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动臂油缸受力的三个阶段。进一步研究,得到了吊重质量、伸缩臂长度和运行速度与动臂油缸受力的偏微分关系,并计算出了偏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解。为折臂式随车起重机的机构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液压油缸故障树分析时存在的故障数据获取不足以及传统分析方法的限制,提出了基于T-S模型的液压油缸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已建立的液压油缸T-S模糊故障树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采取将底事件的模糊失效率替代为其故障概率的方法,同时将其故障程度用模糊数来表示﹒对液压油缸T-S模糊故障子树进行实例分析,计算并分析所建立的液压油缸模糊故障子树的各故障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6.
长筒油缸内孔的光整加工是保证该类零件质量的关键工序,对承受交变载荷作用的油缸,更有提高耐疲劳强度的作用。我们对石油井下工具的两种油缸做了滚压试验,并与其它深孔光整加工进行比较,表明深孔滚压加工有其特有的优点,在石油井下工人长筒油缸零件中应用较好。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一种新型摆动式复合转向机构,针对转向机构的驱动油缸铰点位置设计问题;利用Denavit-Hatenberg齐次变换矩阵建立了该转向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提出了确定复合式转向机构驱动油缸铰点位置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转向驱动油缸的铰点进行了优化设计。样车试验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对转向驱动油缸行程的非对称特性、转向机构的对称性、摆动角与偏转角特性以及转向机构的平顺性进行了分析,为该机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便于对液压静力压桩机进行改进,介绍准恒功率液压静力压桩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压桩过程,以及建立准恒功率液压静力加力压桩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相关理论。分析准恒功率液压静力加力压桩过程,利用AMESim仿真平台建立准恒功率液压静力加力压桩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置模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动力学仿真,并分析动力学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增大升降油缸活塞直径,能减小压桩机加力压桩时的机身速度,增大压桩机加力压桩时的加速度:增大升降油缸活塞的初始高度,能减小压桩机加力压桩时的机身速度和加速度:降低压桩机升降油缸活塞的初始高度,或增大压桩机升降油缸活塞直径,均能减小压桩机加力压桩时压桩机的机身位移。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消防多功能抢险车油缸连杆变幅机构变形失效问题,采用Creo、Adams与Ansys软件建立油缸连杆机构和履带车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履带车运动过程中连杆各铰点受力情况。结果表明:连杆变形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其多处位置强度超过材料许用应力。以最大力为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抢险车油缸连杆进行强度分析,并以油缸连杆铰点最大受力值为优化目标,采用灵敏度分析、优化设计的方法对油缸连杆各铰点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连杆各铰点受力峰值降低50%,最大应力值为20814 MPa,比优化前降低513%,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产品未发生变形失效,优化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10.
液压同步顶升系统对整体钢平台爬升工作状态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建立爬升工作状态下整体钢平台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液压油缸顶升位移不同步给整个钢平台模架结构体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针对两种不同荷载工况下,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的两种代表性单筒发生油缸顶升位移不同步的情况,分别建立多个算例,得到整体钢平台的最大竖向及水平变形、最大应力和各位置油缸顶升力。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步顶升位移差值的增大,整体钢平台的最大竖向变形、水平变形和最大应力变化不大,目标油缸顶升力随不同步位移差值的增大呈明显的线性变化,其相邻油缸顶升力则线性减小。研究建议:在整体钢平台爬升工作状态下,严格监控危险位置的油缸顶升位移,保证任意两油缸的顶升位移差值不超过文中建议的阈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体泵车臂架作业中频繁位姿变换固有频率不易求解的问题,采用多体传递矩阵法建立四节臂架动力学模型,模型分为A和B 2个子系统,子系统A为第1节臂、支座油缸连接,子系统B为后3节臂、油缸连接。加入液压驱动油缸两端铰弹性的影响,进行整体模型封装分析4种常用位姿的固有频率,并在已有臂架实验台上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体传递矩阵法求解变位姿多体系统臂架固有频率避免了传统方法中重新设定计算的步骤,4种位姿加入铰弹性的固有频率均比理想铰降低且更接近实测值,为此类机械的变位姿频率计算和整车实时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院机制系液压教研室孙迅老师发明的“液压旋转动力油缸”,参加机电部展团,该团共展出15项高水平项目。本项目被大会评选为优秀项目,获铜牌奖。该油缸具有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和复合运动三种运动形式,且其旋转和直线运动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可无级调速,扩大了油缸的应用范围,在机床、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塑料机械等领域都能得到应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井下巷道支护人工打锚索安全性差且效率低的问题,锚杆钻机设计新增了锚杆机械臂。根据机械臂的实际尺寸建立了三维模型,并且以机器臂设计运动学理论为基础,推导出锚杆钻机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由于锚杆钻机机械臂在实际运动下受力相对复杂,并且对整机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故将机器臂的虚拟样机模型导入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观察钻架在恒定外负载作用下,通过调整两个油缸之间的行程是否能实现钻架在整个工作空间的所有工作位置,找到整机在不同姿态打锚索时的最恶劣工况,查看该工况下油缸受力变化及伸缩臂受力状况。在仿真时刻3s时,机械臂升降油缸受力超过该油缸的许用极限抗压力1.9×10~5 N,需要运用Ansys Work Bench对伸缩臂承受扭转力较大处进行扭转静强度校核,以保证机械臂的动力学需求,为日后"工业机械臂"动力学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装载机用油缸是一种整机易损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缸筒破裂的问题。该文结合一起装载机用油缸缸筒破裂事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装载机用油缸缸筒破裂的原因,并从马氏体组织研究入手分析装载机用油缸缸筒转角应力集中问题,找到装载机用油缸缸筒破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朱宁  符名培  李雨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4,20(4):240-242,246
利用比较学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1999级和2000级学生的成绩,建立主成分模型,对两级学生的主成分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级学生特点明显不同,其中2000级计算机能力较为突出,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却不如1999级,教学过程存在问题;该专业的课程设计和建设还需进行整合,课程开设的合理性有待论证。  相似文献   

16.
神华集团神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维修中心张永林同志发明的“自动液压油缸密封测试装置”,是在机座的两测垂直固定着对称的两个导向杆,两导向杆内侧的机座面上装有对称的两个加压油缸,两加压油缸中间装有被测试的油缸,该油缸腔上分别接有循环油管,该油管上连接着多个三通、四通和多路油管,并分别接有安全阀,压力表、继电器、电磁脉冲计数器、电磁换向阀和高压油泵。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合臂式高空作业车变幅系统液压油缸驱动力难以显式计算的问题,借助拉格朗日方程和解析几何法对混合臂高空作业车臂架系统建立运动微分方程,得到臂架角位移、油缸行程与油缸受力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关系,在此基础上推导油缸油压、流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给出臂架运动条件,基于最小二乘原理,运用MATLAB编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油缸受力、油压及流量的时间历程曲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运动下油缸b1、b2、s1所受作用力较大,油缸设计时须优先对其进行强度分析;油缸b1、b2、s1油压变化也较大,油缸设计时须对其进行动强度分析;各油缸流量变化不大,可考虑使用定量泵节流调速系统。以上研究为混合臂式高空作业车臂架系统的设计及油缸选型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挖掘机器人阀控缸系统RBF神经网络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液压挖掘机器人工作装置轨迹规划控制精度,减小按照理想模型进行控制的阀控缸系统存在的控制误差,获得更接近实际状况的阀控缸系统控制模型,采用RBF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含阀控缸系统待辨识参数及Jacobian信息的线性方程组.以挖掘机斗杆油缸为研究对象,经实验获得油缸进回油压力、斗杆倾角参数,辨识出阀控缸模型中阀的增益系数kq、体积模量Eoil和内泄漏系数Cli.最后通过对阀控缸系统进行力控制实验对比研究,验证了采用辨识参数的系统模型控制精度较好,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现在一般的运输车,经改装加强后,安装上随车起重机,就成了一种载货随车起重运输车。随车起重机是一种全液压折叠式起重机,起重机臂由液压缸带动进行伸缩动作和变幅。由于这种吊机没有配重,需设计成带伸缩腿式的底座增大支承点的距离以达到自身平衡的目的,并在伸缩腿上有支撑作用的支承油缸将吊机安完稳固地支承于地面,以便于安全作业。作业完成后,需收回到底座下面去,且不能超过汽车容许的最大宽度。有些底盘在安装随车起重机的位置,正好有轮胎在下面,支承油缸就不能完全收回,在遇到这种情况,需将支承油缸旋转180度,使支承油缸在大梁上面,从而避开轮胎的位置。使支承油缸旋转的方法通常有全手推式和液压推动式两种。其中手推式因需用双手推动,在支承油缸较大时,存在不能推到180度的转角,在放下来时,靠油缸自重向下方旋转,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就液压推动方式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液压挖掘机器人工作装置挖掘作业轨迹规划控制精度,将挖掘机器人工作装置简化为斗杆、铲斗两关节二维机械臂进行分析.在建立逆运动学模型时,要将铲斗末端位姿空间与工作装置关节空间和油缸空间联系起来进行轨迹规划,以便在各个空间实现对挖掘机器人的控制.为提高跟踪期望轨迹精度,采用两个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分别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