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式路面加铺技术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是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内外对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方法目前尚处于研究与试验阶段。通过对重庆忠县县城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二期)现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详细调查、统计,对资料的进一步收集与损坏原因分析,结合目前国内外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发展现状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应用技术的推广,提出了项目路面改造中路面病害修复和复合式路面加铺的方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橡胶沥青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使项目在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等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
么卫良  商亚鹏 《科技信息》2009,(9):339-339,382
近年来,各地在城市道路改造中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技术——俗称“白加黑”复合路面——应用得越来越普遍,但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已运行多年,裂缝、破碎、断板、板底脱空等病害较多,直接加铺沥青层很容易产生反射裂缝,故需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在满足应用条件后方可进行加铺。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矿工路东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工程实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探讨了城市道路“白加黑”改造技术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黄云鹏 《广东科技》2011,(24):195-196
反射裂缝的防治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要克服的一个重要难题,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的成因,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提出了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产生的对策和措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必胜  范承余 《工程与建设》2007,21(2):168-170,173
文章介绍了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采取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时的旧混凝土路面处治方法和防裂措施,加铺沥青路面的使用效果及病害的机理分析,其成果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改造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婷  王慧敏 《科技信息》2012,(17):385-385,39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比较困难,可采用的大修措施有三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和翻修。本文主要结合公路工程路面的改造案例分析,对路面改造的主要施工技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改造现状及修补措施,得出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一些经验和技术措施,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安远县城青年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方案、施工过程,通车以来的状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刘鹏举 《科技资讯》2011,(14):86-86
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法,又称"白+黑"法,是对原混凝土路面进行一定病害处治后再加铺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改造技术.该方法能较好地改善旧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旧混凝土路面已有的承载能力,造价低,施工方便,而且对交通和环境影响较小.本文结合高速公路的路况特点,探讨了沥青加铺层的厚度和加铺层材料的设计方法.为以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和改建方案的设计、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宁 《科技信息》2013,(4):394-394
本文结合重庆内环高速公路加铺沥青面层的实例,介绍了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过程中旧路面的路况调查方法及处治措施,通过对旧路面的合理处治,确保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锋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5):127-128,6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广泛。通过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可以改善使用性能,提高行车质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美化路容路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的水稳性;同时利用旧水泥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本文结合国道主干线连霍路树屏至徐家磨段部分路段的改造施工,着重介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中旧面板的处理办法及防止反射裂缝的一些措施,供同行借鉴、指正。  相似文献   

1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频发,导致路面行车舒适性差,严重影响等级公路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要根据水泥混凝土面板的病害程度进行针对性处治.加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可有效防止反射裂缝;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可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为了满足现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等级公路的运营服务水平,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合理有效的病害处治、养护改造已成为公路养护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论述首先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简析及处治办法,然后加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有效防止沥青面层反射裂缝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施工实例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某路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改造后,出现较多反射裂缝,通过其成因分析和处治措施,论述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成因及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止反向裂缝,在旧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铺设土工布防裂层,土工布的加铺对层间粘结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用压剪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工布及其浸油量、旧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粘结材料种类等因素对旧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面层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增加旧水泥路面粗糙度、提高路面压实度可明显改善旧水泥路面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的粘结 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反向裂缝,在旧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铺设土工布防裂层,土工布的加铺对层间粘结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用压剪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工布及其浸油量、旧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粘结材料种类等因素对旧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面层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增加旧水泥路面粗糙度、提高路面压实度可明显改善旧水泥路面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的粘结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指导旧路加铺工程合理设计,对加铺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基于路面力学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了旧路加铺路面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主要考虑交通荷载作用,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层底拉应力、剪应力和旧水泥路面层底的拉应力等指标。考虑加铺层和应力吸收层模量的影响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为了快速计算材料力学性能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基于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一个路表弯沉和沥青加铺层底拉应力的简易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车辆轴载作用下,增设应力吸收层会减小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力、新旧层间的剪应力和水泥层底拉应力各项指标,对于改善路面结构受力状态有积极影响;随着沥青面层模量的增加,路表弯沉、沥青层底剪应力和水泥层底拉应力都趋于减小,但是沥青层底拉应力会增大。由此建议在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设计时,应适当选用高模量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可以缓解路面新旧层之间的剪切脱层破坏,进而延长旧路改造路面的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16.
翟晓莉 《科技资讯》2014,(12):35-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量和轴载迅猛增加,汽车数量、车速不断提高,大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都在超负荷的使用致使路面出现不同的损坏,影响了道路的服务性能和使用功能。为了适应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需求,原来水泥混凝土路面面临着修复和进一步的改造工作。目前采用的修复措施主要有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和破碎处理。三种方法中由于沥青加铺层能有效的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同时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且对交通、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因此在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铺设土工格栅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施工技术,叙述了路面基层的处理和土工格栅的选用标准。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国道321某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改善工程,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白+黑”改造工程的关键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广东省颁布的《广东省路面典型结构图谱及说明》的要求,结合增城市荔三公路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工程实践,依据适应于广东省的级配范围基础下,介绍了旧水泥路面加铺的上下两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相应的矿料级配设计。  相似文献   

20.
邓美娇 《科技资讯》2006,(22):52-52
本文针对国道325线鹤山段路面大修改造工程中采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后加铺沥青路面结构的大修处理,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处理.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加铺层厚度控制、面层材料的选择及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渗性能等几方面进行了相关各细节的技术探讨,以利保证大修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