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本,赠答行为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从古延续至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赠答文化。本文将从礼物的选择与包装、还礼行为、赠答中的禁忌、赠答文化特点及其社会意义等几个方面来研究日本的赠答文化。  相似文献   

2.
美中两国在对待老人的态度和方式上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两国享有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 ;二、老人概念在两国主流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地位 ;三、老人在两国的各文化层次中具有不同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韩国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问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娜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193-193,195
“文化”这一概念的丰富性,决定了其在语言教学中的所占重要地位,中韩两国由于历史、地理、制度、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两国的文化既存在着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相似性和差异直接的表现在了两国的语言上。本文就文化引起中韩两国的语言表达不同做以比较,并对目前国内韩国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劝诱使一种交流方法,跟是一种交流学问。日中两国在劝诱的发话,劝诱的具体表达方式,使用语言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不仅是因为两国语言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差异,还因为在各自归属的团体中,固有的交流方式不同。日本人在发起劝诱时倾向使用"话题提示"其次是"开场白"第三是"关怀体贴"。而中国人的习惯是"开场白"其次是"话题提示"最后是"关怀体贴。赠送礼物时所说的「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日中两国也不尽相同。请客吃饭时的发话,付款,两国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将在具体场合对劝诱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一门外语的同时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在与日本人语言交流的实践中,在体察日本的风土人情的过程中,深感课堂教学中的日语与日本国土上的日语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是语法、词法所能解释、解决的。这种差异是来自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从中日两国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了日本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以及从文化导入层面看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中日恢复邦交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与深入。中日关系发展的关键在于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因为中日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然而,中日两国民众间存在的历史认识差异阻隔了中日两国民众的互信。政治文化作为社会观念形态,体现着人们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取向。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民众存在的历史认识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造成两国民众历史认识差异的潜在深层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日本近现代史上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本族文化受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为了寻求民族发展,两国都翻译了大量的书籍文献,吸收学习西方文化。但两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都存在差异,因而两国的翻译活动也有不同。本文从两国历史背景和对西方的认识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武世花 《镇江高专学报》2003,16(4):49-51,54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流传在两国的谚语也都浩如烟海。由于谚语都有较强的民族性,因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不同导致两国谚语的差异。论文从地理、历史、宗教、文学等角度对两国的谚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闫仙慧 《科技信息》2010,(16):I0132-I0132
中美两国不同的地理和历史因素,造就了文化上的差异。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国人们在交际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和关系的破裂。本文主要就"借钱"这一实例作为切入点来分析中美文化之间的友谊观差异,深入探讨了这一差异的文化根源,并针对这一文化冲突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叶楠  黄勋 《科技信息》2007,(25):131
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学习环境、社区背景、家庭氛围等等。本文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美两国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性。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辨别个人言行标准的抽象思想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不成文的法律,它处于文化的深层。它的不同是导致中美两国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李传坤 《科技信息》2011,(29):271-272
在与日本人的交际活动中,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有的日常问候语不能生搬硬套地对应翻译。本文试以你(您)好一词为例,探讨在不同时间、范围和场合中的一些日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并进一步分析由此所产生的中日两国在社会生活及文化方面的不同特质。  相似文献   

12.
成语比一般的词语具有更强的民族地域文化特征。中英两国历史形成的文化意识差异 ,表现语的含义 ,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历史背景不同 ,而表达的意义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只有在真正了解两国各不相同的文化源流的基础上 ,才能正确使用和准确理解英汉两种成语  相似文献   

13.
《玉堂春》与《春香传》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度,但由于中朝两国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和共同的社会历史状况,使两部小说具有共同的题材模式和基本主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既有惊人的相似又有细微的差异,从而体现出共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因素对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苏相君 《科技信息》2009,(32):I0147-I0147
不同文化圈的语言中对别国的称谓及表述往往有着显著的不同,这种不同有其历史性原因,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原因。本文从英、中两种语言中对荷兰、日本两国(人)的称谓和表述上的差异开始探索了其后的历史与文化性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美篮球文化的差异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关篮球文化作对比研究,从分析中关篮球文化的差异导致中关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表现有较大不同,两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也有差异这一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却遭到了惨败。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和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是其根本原因,中日两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是重要的外部原因,而中日两国改革的策略与手段不同,是重要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冯雪阳 《科技信息》2012,(23):200-201,231
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美两国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本文从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着手,透过有关食物的烹饪历史、方式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着重对不同的饮食文化内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对中美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与沟通。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中美两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表现出差异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两国道德教育又呈现出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趋势。本文立足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基本特点的比较,并指出其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不同法律文化对英法两国宪政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统是研究和认识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和法国的文化传统意识的差异,体现了岛国和大陆国家的区别。英国人传统上奉行经验主义原则,而法国人推崇哲理主义,这是两国文化传统的分水岭。在人类的实践中,经验与哲理共同指导着人类行为,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是错误的。英、法两国的宪政体制中,渗透着文化的不同走向。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宪政的开先河者,却没有自己的成文宪法。法国宪政体制中存在着追求理想模式,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两国宪政体制的不足,是文化传统的不平衡造成的。美国宪政体制实现了文化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美社会文化差异理解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  顾相菊 《科技信息》2010,(27):167-168
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通过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定义和辨析,分析了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进而解释中美人民在行为、思想上的一些区别。对这种差异的深刻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而且能更准确地理解西方社会文化,从而实现东西方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