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威市核桃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立荣 《甘肃科技》2011,27(2):145-146,161
核桃是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木本油料树种,核桃仁含脂肪60%~75%,蛋白质17%~27%,碳水化合物10.8%,而且含有较高的钙、磷、铁、钾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具有补气养血、止咳化痰、温胸补肾、润肤的药用价值,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是优良的经济林栽培树种;核桃树喜光耐旱、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也是很好的生态防护和节水树种。为满足社会需求,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势在必行。武威市光温条件充足,适合核桃栽培,发展核桃产业,就必须有足够的优良品种苗木供应,为解决市场上核桃苗短缺的局面,开展核桃实生苗繁育。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青海省核桃苗木本地化供应的问题,开展了核桃不同芽接部位、不同芽接时间和芽接后不同砧木处理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地区的核桃芽接时间为6月中上旬,芽接部位为砧木距地面10 cm处,芽接后剪除嫁接口以上2 cm处砧木,同时不留复叶或接后对砧木不做处理的方式开展核桃育苗。通过芽接处理核桃苗,可有效提高嫁接成活率和越冬保存率。  相似文献   

3.
一、育苗栽培的优点 1、育苗栽培比直播提前15-20天采收,交售的番茄价格高,效益好。 2、同直播相比,育苗移栽一次成苗,省去了间苗、定苗等多项田间操作。  相似文献   

4.
用玉米秆育苗杯进行棉花育苗和玉米育苗,制3000多个,比泥制育苗杯提高工效4—5倍,移栽后不缓苗,成活率高。具体方法:原料丰富,制作简单,工效高,每人每天可而且出苗快,苗壮,运输省工,移栽方便,1.选秆切秆:选择核桃粗的玉米秆切去两头留中间,用刀切成一寸至一寸半长的短节,这就是玉米秆育苗杯。  相似文献   

5.
不走路不弯腰坐着铁牛栽棉苗不走路,不弯腰,俩人并排坐在拖拉机后,把棉苗一棵棵放在犁刀开好的田畦里,栽棉就像栽菜一样轻松。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发明的“两无两化”栽培新技术(即“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和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最近在鄂、苏、赣、皖、豫、鲁等12省示范成功。这一新技术有“三高、五省”的特点。即苗床成苗率高,减低了烂子烂芽的风险;移栽成活率高,可使裸体苗移栽的成活率达到九成以上;效益高,每亩增效80元以上。省种,“一亩袋7两的种子可产两亩苗”,省地一半;省时,育苗能省3至5天;省力,“两篮苗子栽一亩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阐述擎天树的采种育苗和栽培枝术,目前擎天树人工造成林种了来源主要靠在已确选为优树的树下观察,砍清地上杂草,捡拾丢落下来的种子为主,试验表明,采种后注意保湿,用营养杯现育苗,半年苗可上山植树造成林,保存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7.
大庆地区树木的最佳栽植时期为春秋两季,并且时间较短,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冬夏季也有很大的栽植需求。虽然目前通过采取一些抗蒸腾剂、修剪等技术措施进行反季节栽培,但成活率较低。容器苗具有成活率高、缓苗期短、栽植不受季节限制、绿化施工方便、绿化效果好和适合工厂化育苗等优点,对城市绿化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容器苗特点,分析目前绿化行业的特点,阐述了在未来几年内大庆推广容器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核桃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东 《甘肃科技》2014,30(18):147-148
针对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苗木以次充好、品种混杂等严重制约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根据核桃产地的实际情况,对核桃育苗中种子采收、育苗地的选择与整理、播种、实生苗苗期管理、嫁接、嫁接苗培育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将促进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容器苗切根培育技术研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碧文 《科技信息》2007,(8):210-210,169
容器育苗是林业育苗的一次革命。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组成树种和主要的造林树种,因此探研马尾松容器苗培育技术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对马尾松容器苗切根培育技术的初步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切根移植苗木侧根数和须根数均比不切根移植苗分别提高31%和1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林’核桃容器播种育苗,研究‘青林’核桃容器苗生长规律,经定期观测和回归分析,模拟容器苗苗高、地径和生长时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青林’核桃容器苗生长可划分为出苗期、速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生长后期和休眠期5个时期.茁高、地径的生长曲线呈“S”形,地径生长要滞后于苗高生长.苗高、地径与生长时间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关系式分别为:Y=5E—0.5x。+O.157x+1.970,Y=-2E0.6x^2+0.003x+0.309,拟合模型能较准确地估算出核桃容器苗某一生长时间的苗高和地径.  相似文献   

11.
用5种育苗基质即泥炭土、园土、营养土、泥炭土:椰糠(1:1)、椰糠,研究了不同基质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黄花风铃木育苗基质.结果表明:5种基质处理的黄花风铃木发芽率都可达到75%以上,泥炭土最高为87.04%;泥炭土基质苗和园土基质苗在株高、地上部干鲜重和地下部干鲜重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存活率方面泥炭土最高为66.67%,椰糠基质苗最差只有48.15%,其它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泥炭土基质苗根系活力最高为525.45mg·g-1·h-1,园土次之,椰糠最差;泥炭土基质苗叶绿素含量最高为0.82 mg·g-1,园土次之,椰糠最差为0.34 mg·g-1;泥炭土基质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49%,园土次之,椰糠最差为0.40%.综合来看泥炭土育苗效果最好,但从经济成本、简便、易操作性上可选用园土作为黄花风铃木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2.
许世峰 《甘肃科技》2013,29(7):139-140
近年来,阿坞乡当归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占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占农民总收入的46%,如何提高当归品质和产量,就成了发展中药材的关键所在。因此,大面积推广地膜当归栽培,对提高当归品质、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地膜当归栽培技术要点有适种范围、选地整地、选用种子及处理、播种育苗、苗床管理、起苗、贮藏、择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  相似文献   

13.
密植丰产是现代果树栽培的一大趋势,它具有收益高、见效快、适于集约化经营管理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核桃市场的快速发展,核桃生产将逐步实现大面积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核桃密植丰产技术将会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核桃建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育苗是蔬菜生产的特色,是争取农时,安排茬口,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前或延后栽培以调节产品供应期,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目标的重要措施。健壮的秧苗是蔬菜生产的基础,农谚有“见苗一半收”“有钱买籽,没钱买苗”的说法,可见育苗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正是这一原因,育苗工作历来受到菜农和农技工作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史梅霞 《甘肃科技》2012,28(13):144-146,1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饮食结构的日益改善,大樱桃作为一种经济树种,因其经济价值高、果实个大、色泽艳丽、营养丰富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需求数量不断上升,发展前景被人们看好.此外,大樱桃还适应日光温室栽培,是甘肃省日光温室种植结构调整选择的主要树种之一.因此,为了加快大樱桃苗木的繁育速度,对砧木苗嫁接、日光温室定植培育苗木的方法进行了试验,探索其快速繁育苗木的技术.最终得出,大樱桃温室嫁接育苗技术是一种完全可行的快速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攀西地区利用大量的退耕还林地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作者分析现在栽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当从选种、科学的品种配置、整形修剪、人工辅助措施、适时采收等技术环节着手,来提高核桃的产量、质量,从而使中国的核桃重新走进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7.
以铁核桃自然授粉的种子为试材,研究了贮藏方式、浸种时间、发芽床、基因型及坚果质量对种子萌发的影 响.结果表明:铁核桃种子具有休眠特性,种子经脱水贮藏,4℃低温、层积沙藏、冬季室温贮藏均可满足铁核桃种 子萌发的低温需求,6-BA可代替低温打破铁核桃种子休眠.铁核桃种子播后17d左右露白,50d为其发芽高峰 期;种子的形态结构及内含物差异对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及幼苗生长影响不大.播种基质和浸种时间对铁核桃种子 萌发均有显著影响,铁核桃种子最佳浸种时间为7d~11d,浸种后催芽或播种基质以细沙为宜,珍稀材料或种子 量少的品种可采用培养基播种.该研究结果为铁核桃育苗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金钗石斛为名贵中药材,自然繁衍慢,野生金钗石斛难以满足药用市场的需求.新兴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够提高金钗石斛的繁衍速度,使大规模人工栽培成为可能,但试管苗移栽的基质严重地影响其成活率及生长情况.本文对金钗石斛试管苗出瓶移栽基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兰石和树皮混合作为金钗石斛试管苗基质成活率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彭德松 《广东科技》2012,(21):145-146
核桃,坚果类果实,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水、肥,同时对水肥要求不严。核桃近年来已经成为山区栽培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但核桃的栽培依然有许多问题,将针对核桃的特点以及问题加以管理和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华猕猴桃的组织培养及其实用快速繁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对木本经济植物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进行组培快繁育苗的具体方法,并针对传组培法育苗不太重视试管苗后期的炼苗移栽等环节的不足,特别加强了对猕猴桃组培苗在成为田间商品苗之前的培育管理方法的研究,从而提高了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本研究成果是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和于真正提高农业生产实践中优良果木组培育苗的实际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