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起,暴力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创作风格和手法开始频繁地出现于一些电影作品中。本文从古典文学艺术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中汲取营养,对暴力美学的外在表现和产生的心理原因、社会原因进行了具体论述,然后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导演的作品,将暴力美学的特点归纳为对力量的崇尚,形式的美化及人性的解放的总结,并论述了暴力美学体现的时代精神。关注暴力美学的发展对电影艺术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余华的《朋友》发表多年一直不被评论界注意,在余华作品中极为例外。而这一看似对"血腥暴力"缺乏渲染的作品,实际上在人类社会对暴力、权力的态度,以及群体与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等方面都有深刻的批判,并最终完成了对暴力和权力的解构。  相似文献   

3.
余华向来被当做暴力、血腥、冷酷叙述的代名词,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暴力、死亡、鲜血、宿命、杀戮、自虐等等生存的叙述。然而,这些并不是余华作品唯一的主题。本文主要关注于余华作品中最常出现的父亲形象,当然,在这些作品中也有许多丑恶、萎缩与狰狞的父亲,但他们的出现并不妨碍余华关于"完美父亲"的寻找。伴随着他这一漫长而艰难的寻找之路...  相似文献   

4.
女作家奥康纳的作品中弥漫着暴力、血腥的描写.事实上,奥康纳对暴力的认识完全是宗教意义上的.在她看来,暴力能修正人们对自身及信仰的看法,带来灵魂救赎.  相似文献   

5.
余华《兄弟》既不同于先锋时期的冷漠暴力叙事,又不同于其后《活着》等作品的温情的诉说,而是以一种有意识的历史判断展现了不同于以往作品的新面目。作品通过两个时代互文性的描写,展现人们对"欲望"态度的历史变迁,探讨尊严寻求与消解的历史演绎过程及其原因,同时进一步对文化进行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裔文学的"女性化"一直饱受诟病。华裔美国作家李健孙在他的作品《支那崽》和《荣耀与责任》中却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男性主人公形象。这两部作品里充满了阳刚之气,不仅是男子占支配地位,而且更加专注于传统的男性关注焦点和价值观。其作品里面的暴力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实现其美国人,而非"他者"的身份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些暴力描写也有利于实现美国华裔文学的男性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7.
以新时期以来的当代小说为切入点,将文学作品中的暴力现象置于当代审美文化的大视野中进行探究,从审美文化史的角度审视,新时期以来不同阶段的文学作品中的暴力展示,可以看到,寻根思潮之下的暴力描述,更多地是一种民族活力与原始生命力的展示;先锋文学中的暴力描述,虽不可避免其“文本实验”的缺点,但更多地具有一种批判性的指归;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有雅俗流变的趋势,其中的暴力现象不免有商业目的;世纪末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形势下,暴力在文学作品中恭未有特别展示,而莫言的《檀香刑》用语言的狂欢与审美化的笔调赏玩暴力,也契合了当时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
研究美国华裔作品必然要了解林露德,《木鱼歌》是其最精彩的一部作品。通过这本小说,笔者发现历史文化暴力影响着如吕金功一样的美国华人,在这些暴力冲击下,他们缺失家庭关怀、社会关怀、个人关怀等,步入了患有失语症的悲剧的边缘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9.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的大部分作品以女性的处境与命运为主题,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封闭环境或暴力压迫等境遇下的生存悲剧。《逐爱的女人》通过两位女性的爱情对比,展现了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与父权社会的时代环境下,女性如出一辙地陷入一种封闭且循环的命运悲剧中。本文通过文本与人物形象的剖析,从两性因素、社会原因和女性自身因素三方面分析造成女性爱情与命运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博尔赫斯是公认的幻想小说大师,他的作品天马行空,独具特色,以其超凡的想象力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全新的奇幻世界。其作品在梦幻的世界中反复出现另一个完全不同于自身的形象,那是在暴力凶手场景中挥舞着匕首步步紧逼的刀客形象。博尔赫斯就是试图通过对凶杀、死亡的暴力场面进行描绘,表现出对另一个自我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活着》是余华1990年代转型的代表作品,充满了浓浓的温情,体现转型后作品的悲悯情怀。而作家1980年代的作品特点是充满了暴力与死亡的血腥。究其这种转变,有先锋小说发展自身的规律,也有作家个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是二战后英国文坛上涌现出来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出了许多以猛禽凶兽为题材的动物诗。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休斯为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诗学上进行着不懈地追求。文章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探讨休斯动物诗中的动物情结、生态情结、暴力情结和反传统创作情结,解读休斯作品中的多维情结观。  相似文献   

13.
在非正常状况下长大的杜拉斯,以写自身经历而登上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宝座。她的作品有着极强的画面感,主题重复使用却在不停地演变和深入,语言表述由早期的缠绵蜿蜒转型为中期的长短句交错,直到晚期的突兀断裂,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尤其是晚期作品,突兀断裂的文字露出深深的绝望。异样的亲情和不可思议的暴力让人感觉苍凉和窒息,同时把读者引入更为广阔的思索空间。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受存在主义的影响是非常深的。在他的作品中,存在主义所宣扬的荒诞感构成了他描写世界的基色,而能够与荒诞相抗衡的悲剧式英雄也成为他成熟时期作品的主人公。海明威对战争、暴力、失败、横死的感悟,加深了人们对人生悲剧性的认识。他所倡导的道德准则赋予了世界一种新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表达了存在主义哲学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15.
余华早期的作品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讴歌人性之美。20世纪80年代,余华毅然改变这种创作风格,着力渲染血腥、死亡、暴力、杀戮,用审丑的方式揭示人性恶,展示人与现实的紧张关系。90年代以后,余华的创作理念又回到审美之中。这种由审美到审丑、再由审丑回归审美的创作倾向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形态,揭示了人性恶的渊源,体现了余华创作心态的日趋平和、创作理念的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暴力性伤害发生的原因、伤害类型、发生时间的查询统计,了解暴力性伤害发生的规律,从而有效地布置警力、控制暴力性犯罪的发生。使用delphi开发,应用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软件操作流程与犯罪监测的工作流程相一致,很好地管理犯罪伤害的各种信息,满足工作中信息采集和运用的需求。该系统能有效维护和管理暴力性伤害的相关信息并作出统计,以此掌握了暴力性伤害发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苏焕莉 《科技信息》2010,(24):I0146-I0146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南方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作品常以古怪的情节、暴力及死亡的主题受到世人的关注,而作家本人一生的经历也对其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好人难寻》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本文拟从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探讨人性中流露出的善与恶,从而揭示奥康纳小说的主题,邪恶和救赎。  相似文献   

18.
《潍坊学院学报》2020,(1):46-49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与之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程度较高、影响较恶劣的暴力形式,网络暴力表现为一些网民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突破言论自由的边界,利用网络发表不实言论恶意攻击他人的行为。这种不实言论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甚至破坏了社会的稳定。网络暴力行为已经突破了现代法治精神中的言论自由,因此我们需要对此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进行规制,尤其是以法律的手段进行规制。不仅需要现行实体法从司法执法的角度规制,更需要从法学理论层面对法的创立与实施进行指引,以此更好地保障个人、他人、社会之间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秦晓梅 《科技信息》2011,(6):169-169
雪莱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革命诗人。他反对暴力和压迫,本文通过对雪莱的几部作品的分析从而揭示雪莱的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20.
《苍蝇》是英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作品通过“苍蝇”意象的运用对人的感情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苍蝇”的意象映衬深刻的个人、社会悲剧,代表了那些命运被愚弄、被暴力禁锢的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