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棒状链霉菌B71-14中扩增对克拉维酸具有正调控作用的基因ccaR,构建了ccaR的重组质粒pSET152-ccaR,通过接合转移将重组质粒pSET152-ccaR转入了S.clavuligerus B71-14中,通过pSET152-ccaR中的attP位点整个质粒插入到S.clavuligerus B71-14基因组中的attB位点,实现了S.clavuligerus B71-14基因组DNA中增加一个拷贝ccaR基因的目的,所得突变株S.clavuligerus::ccaR产酸量可达820.91m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4%.  相似文献   

2.
对本实验室UV诱变获得的棒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 B71-14在优化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考察不同微量金属离子对克拉维酸发酵产量的影响,确定Zn2 对其发酵产量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考察不同添加浓度MgCl2和Zn2 对克拉维酸合成趋势的影响,确定在本实验发酵培养基中MgCl2和Zn2 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5 g/L和0.05 g/L最佳添加浓度,并在最适添加浓度下考察其对发酵代谢过程参数的影响,其最高产量与不添加相比分别提高了45.76%和63.10%.  相似文献   

3.
克拉维酸高产菌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克拉维酸高产菌的选育过程中,应用解除终产物结构类似物作为选择压力,能有效地除去低效价菌株,提高高产菌株的检出率,较传统筛选法优越.试验表明,以带棒链霉菌Strep tomycesclavuligerusCCRC11518(效价为382.4×10-6g/mL)为出发菌,经紫外线诱变,筛选到一株抗20×10-3g/mL的舒巴坦钠突变株my51,my51菌株产克拉维酸的效价达到834.7×10-6g/mL,比出发菌提高了1.18倍.该菌株连续传代7代,克拉维酸的效价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他克莫司产生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与诱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筑波链霉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筑波链霉菌的原生质体诱变筛选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处理,筛选得到1株高产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该菌株的平均发酶单位提高51.4%.通过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来筛选他克莫司高产菌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lat基因突变的重组质粒pKCLHS对紫外诱变的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B71—14的胁基因进行了插入失活,对获得的基因突变子进行了PCR验证、菌体生长测定、发酵特征测定,并对发酵液申的克拉维酸进行了初步提取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突变菌株的lat基因申插入了含有阿泊拉抗性的基因片段,突变菌株的生长速度与原始菌株无明显变化,甜突变菌株的克拉维酸产量最高能达到其原始菌株的1,11~1.29倍,产头霉素C的能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两株单一优良性状差异显著的高山被孢霉菌株F24和G12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再采用双灭活或流式细胞分选法筛选优良性状相结合的高产菌株,对双亲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和再生的相关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双灭活和流式细胞分选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研究.经研究发现,采用培养16 h的高山被孢霉菌丝于混合酶液(蜗牛酶15.0 mg·m L~(-1)、纤维素酶6.0 mg·m L~(-1)、溶菌酶0.5 mg·m L~(-1)和几丁质酶0.2 mg·m L~(-1))中30℃酶解4 h为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并探究得出两种融合子筛选方法的最佳方案,成功筛选出融合子,进一步再生培养验证ARA产量,最终挑选出一株ARA产量达6.32 g·L~(-1)的高产菌株.以前尚未发现此方法在高山被孢霉上的应用,为高山被孢霉育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实验 .结果表明 ,将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培养基 ,然后转移到含 0 .5 %Gly的菌丝体培养基收获的菌丝体对形成原生质体最有利 .分别采用 10mg mL、6 0min及 5mg mL、75min的溶菌酶浓度与酶解时间制备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能达到较高的形成率和再生率 .采用单亲灭活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的种间融合法 ,得到与亲株形态明显不同的杂合体菌落 ,并筛选到44株妥布霉素产率提高的菌株 ,幅度最高达到 39% .  相似文献   

8.
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出发菌株,经N-甲基-N‘-亚硝基胍(NTG)和紫外线(UV)诱变,选育出抗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AEC)和抗氯化理(LiCl)的抗药性菌株作为融合新株的细胞质基因标记。用100mg/ml蜗牛酶制备亲株的原生质体,两亲株的原生质体在35%PEG(MW6000),0.01mol/L CaCl2条件下被诱导融合,融合频率为10^-6 - 10^-7。试验表明,这些融合菌株具有杂种性质。其中一株产胞外赖氨酸的能力比亲株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因组重排法选育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株.原生质体制备条件:溶壁酶1.0%(质量分数),菌丝菌龄66 h,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30℃,高渗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6.0,再生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1)NaCl;原生质体灭活条件:紫外灭活120 s,微波灭活300 s;原生质体融合条件:PEG 30%(质量分数),Ca~(2+)0.03 mol·L~(-1),30℃融合12 min,原生质体融合率1.95%.以经紫外和微波诱变得到的正突变菌株为亲本进行三轮基因组重排,获得一株遗传稳定、高产洛伐他汀菌株R″-30,洛伐他汀产量较原始菌株SH2-7提高52%。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金霉素链霉菌和龟裂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出的融合子56-2菌株,其酯酶同工酶谱与双亲有显著差异,产抗生素能力及遗传稳定性均优于金霉素链霉菌3#,发酵产物四环素符合中国药典的各项指标,并具有抗噬菌体P5,P8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