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某冶金企业在生产计划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对企业的生产计划业务流程进行改造,规划了新的业务流程,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和理论分析表明,通过业务流程重组,该企业大大提高了产销衔接和市场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2.
论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本土化探索及其局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中国近代科学的本土化问题,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作认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近代科学的本土化探索已经开始。本对这一时期中国的科学本土化探索进行了历史的考察,指出了这一时期科学本土化探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同时作又认为这一时期科学本土化工作又并未真正完成,本揭示了当时中国科学本土化探索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3.
基因作物的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其标志是第一例重组DNA基因工程菌生产的凝乳酶在奶酪工业的应用.全球已有17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  相似文献   

4.
近十几年来,西班牙术语研究发展十分迅猛,术语研究机构纷纷成立,国际合作范围空前扩大,术语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西班牙在术语学的部分领域实现了理论突破,成为20世纪90年代“多元术语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目前,西班牙有关术语和术语学方面的研究活动频繁,研究热情高涨,术语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爆炸式发展的阶段,成绩斐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西班牙术语研究发展十分迅猛,术语研究机构纷纷成立,国际合作范围空前扩大,术语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尤其引入注目的是西班牙在术语学的部分领域实现了理论突破,成为20世纪90年代“多元术语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目前,西班牙有关术语和术语学方面的研究活动频繁,研究热情高涨,术语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爆炸式发展的阶段,成绩斐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与公共部门研究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钢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1):44-50,43
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公共部门研究领域里发生了一次大的研究传统转向,由公共行政研究范式转换到公共管理研究范式。英国公共部门研究的范式转换,很大程度上是在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直接影响下出现的。本文试图通过勾画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基本轮廓、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来描述和分析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公共部门研究中所发生的范式转换,以期为我国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这一社会学与管理学结合领域的研究不断成熟,并形成一套相关的研究体系.进入90年代,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与相关利益者理论结合,为公司社会业绩的衡量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新的实证研究也随之出现,为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本文从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相关利益者的理论及与相关利益者的结合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杂的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环境伦理学家开始从美德伦理学的角度阐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在环境伦理学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理论--环境美德伦理学,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环境美德伦理学是人们从美德视角关怀自然的新尝试,它使得环境伦理学趋于完整.  相似文献   

9.
中国耳鼻咽喉科起源当属《史记-扁鹊传》,算来己经2500年历史。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办的医疗机构中始有耳鼻咽喉科,但一直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学科发展进入崭新时期,老专家们老骥伏枥,志在耕耘;青年专家层出不穷,蓄势待发。此时,朝气蓬勃的赵舒薇在临床一线已有十余年,并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0.
正获取和提高利润一直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核心命题,但对于“超额利润从何而来”的认知却一直在更新。20世纪80年代,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和产业结构学派的追随者将超额利润的来源归结于产业结构要素,“规模经济”、“经验曲线”、“进入壁垒”等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的理论被奉为金科玉律;20世纪90年代,随着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等人提出“核心竞争力”,以及资源基  相似文献   

11.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因其导向性和前瞻性、综合性和集成性、高投入和高风险性、组织管理的复杂性等特点,在项目申报、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环节存在诸多风险,如信息不对称风险、时间节点风险、项目过程管理和经费管理风险等。各项目承担单位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控制纳入到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及时识别风险并控制其发生发展,对完善单位科研管理流程、确保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Meaning of Life in a Developing Universe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The evolution of life on Earth has produced an organism that is beginning to model and understand its own evolution and the possible future evolution of life in the universe. These models and associated evidence show that evolution on Earth has a trajectory. The scale over which living processes are organized cooperatively has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as has its evolvability. Recent theoretical advances rais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is trajectory is itself part of a wider developmental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se theories,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has been shaped by a yet larger evolutionary dynamic that involves the reproduction of universes. This evolutionary dynamic has tuned 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universe to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that life will emerge and produce outcomes that are successful in the larger process (e.g. a key outcome may be to produce life and intelligence that intentionally reproduces the universe and tunes the parameters of ‘offspring’ universes). Theory suggests that when life emerges on a planet, it moves along this trajectory of its own accord. However, at a particular point evolution will continue to advance only if organisms emerge that decide 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intentionally. The organisms must be prepared to make this commitment even though the ultimate nature and destination of the process is uncertain, and may forever remain unknown. Organisms that complete this transition to intentional evolution will driv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ife and intelligence in the universe. Humanity’s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life in the universe is rapidly bringing it to the threshold of this major evolutionary transition.  相似文献   

13.
以生命过程的理念认识地质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年代的研究是以大跨度时空范围来探讨地球的演化过程,然而至今尚没有以生命和生态环境的全过程的大跨度理念来综合认识地质年代。本文是从生命的诞生、发展进化和衰亡的全过程的大视野来认识地质年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情境语义学是一种新型语义理论,虽然它在意义和日常推理的哲学解释上获得极大成功,但在形式技术上还不够成熟。模态逻辑的形式技术方面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它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在哲学解释上却存在诸多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情境语义学来改造模态逻辑,努力构造一种动态敏感且数学上严格的形式系统,就决定了今后逻辑发展的基本走势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宋代的牡丹谱录及其科学成就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牡丹栽培历史悠久,而春专著则始于宋。宋代产生了我国和世界上的第一代牡丹专著,累计数目达十几种之多。该文在对宋代牡丹谱录综合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它们在研究我国栽培牡丹的起源,发展,宋代的牡丹品种,育种途径,栽培技术,牡丹文化等方面的科学成就及春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根据国际航天产业的现实设定假设条件,以一次性运载器的价格和生产为变量,环境因素为参数.提出了两种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模型,一种是单个厂商面对的市场模型,另一种是双寡头垄断的市场模型,由于两种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业发射市场做出解释,所以联合使用两种模型能够获得对商业发射市场更全面的理解,模型对市场的未来走向具有较好的预见。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为基础,以2015—2021年大数据领域高被引论文为样本,运用知识图谱软件VOSviewer对样本中的关键词频次进行统计,对关键词数据进行手动预处理后生成科学知识图谱,然后从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以及演进路径对大数据技术进行量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技术前沿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大数据开发与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与管理技术、大数据运维与云计算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是大数据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大数据运维与云计算是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前沿,数据安全是大数据技术的未来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大数据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数据理论体系和大数据治理体系会更加完善和成熟,人类将进入信息技术引领下的万物互联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科学哲学在与反科学的论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反科学",不同于发生在美国60到70年代的"反科学运动",是以反科学主义面目出现的整体性反科学。这种倾向明显妨碍了我国科学事业的正常发展。科学哲学应该承担起一种科学责任和社会责任,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在当前,科学哲学家可以做三件事:(1)利用科学语言的可定义性进行语词分析;(2)正确阐述实践标准,纠正实践标准的滥用;(3)正确认识和区别与科学对立的存在物。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生物学家开始试图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明人类利他行为,但却不愿意复活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残酷涵义.因此在其基础上先后建立了群选择和亲选择理论,在群体和亲族的范围内解释了利他主义行为.艾利奥特·索伯和大卫·斯洛恩·威尔逊在他们<向着他人:非自私行为的进化论和心理学>一书中,从生物学和心理学上给我们一种新的视角,即将群选择理论精致化,细分为群内选择和群间选择.根据这一进化模型,尽管在群内选择中利己主义占有优势,但在群间选择中利他主义占有优势.从全球范围看,利他主义将得到进化.  相似文献   

20.
自然化认识论转换命题的出现,是由于奎因替代命题的失败,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而出现的一种解决策略。文章详细分析了转换命题存在的问题,指出转换命题无法完全实现认识论自然化的任务。根据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认识论的研究必须采取从描述向规范的回归与协同,才能为认识论的发展开辟一个有希望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