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定义并讨论了多状态多维可靠性系统关于流(F_t)的IFR、DFR、NBU和NWU等寿命分布类,同时还讨论了这种分布类关于独立和与极限运算的封闭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要考虑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受各类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流量、功率等)的影响而导致对系统性能需求不同;针对系统性能受工作需求性能水平约束的现象,对传统Markov过程进行改进,提出改进型Markov过程;在考虑工作需求性能水平约束的条件下,利用改进型Markov过程来分析多状态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并给出简单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相比,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4.
多轴疲劳问题是实际机械工程中一种常见的问题,对机械零件的实际使用情况是极为重要的。针对于多轴疲劳问题试验的成本高与现有分析软件操作复杂等特点,为减少分析成本并满足企业需求,通过雨流计数法及累积损伤理论,研究了多轴疲劳数据在Eclipse的开发环境下的数据可视化。结果表明:利用Java语言建立多轴疲劳分析模型可以实现应力应变分析结果文件的上传、数据库连接、数据筛选及处理功能。基于Java3D的数据可视化技术,最终直观的表达出试件寿命分析云图。通过机车车轮分析实例验证了多轴疲劳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及合理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专业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赵衍林  吴新光  傅大伟 《科技信息》2011,(9):319-319,341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缆的一般结构,目前电缆检测的方法及意义,分析了影响电缆绝缘性能的因数以及电缆运行的等效电路。重点论述了电缆绝缘状态检测手段,即绝缘电阻对电缆性能检测的实际意义。对电缆进行绝缘检测、判断电缆绝缘状况的好坏、判断其设备的剩余寿命,并对所测量电缆给出了评判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恢复现象导致的剩余寿命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多状态模型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锂电池的衰退数据将锂离子电池的退化过程分为正常退化、容量恢复和加速退化三种状态,然后分别对三种状态的退化过程进行建模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将3种状态的模型组合得到锂离子电池多状态容量衰退模型.然后...  相似文献   

7.
多状态多阶段任务系统常见于关键性系统,其可靠性要求较高而其可靠度计算又相对困难.为实现该类系统可靠度的精准预测,研究了部件劣化符合马尔科夫过程的多状态多阶段任务系统的可靠度理论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工作效率与需求的关系对该类系统可靠度进行了界定.其次,依据条件概率理论,建立了多阶段任务系统任务成功完成的概率公式.基于此,根据部件劣化的马尔科夫性及部件状态的跨阶段依赖性,推导了多状态多阶段任务系统的可靠度理论计算方法,并提出一种快速穷举部件状态组合的方法用于提高该计算方法的计算效率.最后,通过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比,验证了推导的可靠度理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计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不能直接诊断间接状态监测下设备劣化状态的问题,提出了制定费用最优的设备预防性维修策略方法.利用马尔可夫链表示设备的劣化状态,给出了设备可靠度函数,运用贝叶斯规则和马尔可夫模型进行设备状态概率分布研究,建立了间接状态下设备维修费用和设备残余寿命模型,分析了基于设备维修费用和设备残余寿命的设备维修策略.通过实例说明了间接状态监测下基于维修费用和残余寿命制定并实施最优维修决策标准的方法.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多状态系统的可能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对系统的可能可靠性分析,克服由系统状态可能性分布难以获取、使基于可能性理论的系统可靠性分析停留在初级阶段的问题,引入最大可能剩余寿命来表征系统状态与剩余寿命之间的内在函数关系.将系统状态对应的最大可能剩余寿命定义为该状态下系统保有最大可能剩余的寿命时间,通过最大可能剩余寿命建立了系统状态可能性分布与系统寿命可能性分布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系统状态变化的观测时刻,它是联系系统状态与对应的最大可能剩余寿命之间的函数关系变量,重新定义了多状态系统的可能可靠性函数.进而,利用系统寿命的可能性分布,避开难以入手的系统状态可能性分布,实现了对系统可能可靠性的分析,得到了系统可能可靠性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多尺度状态参数估计问题.利用状态信号的多尺度特性,引入小波变换,建立了一个新的多尺度多传感器滤波算法.将函数全变差和局部变差概念引入到小波变换,提出了小波缩减因子的概念.通过小波缩减因子的引入,细尺度上的高频信号也得到了有效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充分利用信号的多尺度特性,基于尺度级的信息融合大大提高了状态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4个温度(15、20、25和30℃)下分别测定、比较夹竹桃蚜实验种群的存活曲线和生命表各参数差异.结果表明:夹竹桃蚜在15℃下呈Ⅱ型存活曲线,而在其他3个温度下都呈Ⅰ型存活曲线.夹竹桃蚜的平均世代历期T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分别从15℃的24.4 d到30℃的8.2 d.夹竹桃蚜的瞬时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在15℃最小,分别为0.045和1.046;相反二者在20℃最大,分别为0.136和1.146.净增殖率R0在20℃最高(9.170),其次为25℃(4.669)、15℃(3.017),最小为30℃(2.825).可见20℃是饲养夹竹桃蚜的最适温度,本研究可为采用夹竹桃蚜大规模扩繁捕食性天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高速网络控制与带宽分配研究中,网络业务尾分布分析是一个重要问题,利用大偏差理论对网络分数自回归整合滑动平均(FARIMA)业务队列尾分布进行分析,得出队列尾分布渐近服从Weibull分布,给出了一个基于Markov过程平稳分布的参数估计方法,最后对Bell实验室实测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约束规划及计算数学理论 ,讨论自回归模型参数的精确估计方法 ,给出求解参数的方法 ,计算量约为 O(N)个运算量 .此估计与原来的损失样本信息条件下的最小二乘估计法求解的工作量 O(N)基本等价 ,因此是一个可行的精确估计方法 .  相似文献   

14.
抽样调查是获得统计数据的一项重要途径,而时需要进行研究的层次作为子总体进行分层抽样实际上就是域估计问题。首先介绍了域估计的两种方法,包括直接估计和间接估计,然后对域估计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对间接估计和直接估计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样本量很充足,也无缺失数据,则使用传统的直接估计方法最为便利。当直接估计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时,使用模型来进行间接估计就是一种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连续测量数据情况下,讨论了混合系数的正态线性模型参数的点估计及其分布和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随机截尾数据平均寿命的估计效率,采用平均秩思想,提出了基于排序集抽样方法的非参数估计量,证明了新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确定了其渐近方差,并与简单随机抽样下相应估计量进行了估计效率的比较,结果表明,排序集抽样效率高于简单随机抽样.最后,实际数据的应用结果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网络OD估计模型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复杂性,抽象出城市道路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布设检测器采集路段流量、转向比例等多源数据信息,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运用吸收马尔可夫理论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建模分析,将路段流量、转向比例、小区发生吸引量等参数联系起来,分别利用小区发生量和若干路段流量,得到交通流起讫点OD的不同估计模型,并给出相应算法.建立井字型路网仿真平台采集多源数据信息,求出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并用稀疏矩阵的形式导入Matlab编程仿真中进行一系列矩阵运算.数值算例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计算路段流量,进而提高OD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际应用中定位信号的不稳定性,单纯从定位算法角度改进已很难使定位精度有一个新的突破.为此在节点测距过程中提出了改进的自适应对数正态阴影模型;在坐标评估过程中采用了Kalman滤波方法,并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建立移动节点的状态方程,结合未知节点状态数据的测量值估计出坐标位置的最优值.最后将上述两个过程的改进引入到现有的三角形定位算法中,进行引入前后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的自适应对数阴影模型提高了测距模型的自适应性及测距精度,Kalman滤波和马尔可夫过程的引入减小了移动节点的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定量敏感性问题的一种调查方法,在Eichhorn·Hayre的随机化调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可行的模型设计,并通过效率比较证明该模型比Hayre的随机化调查模型精度更高;最后利用比例估计,得出定量敏感变量高于(或低于)某一值α的调查者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在对扫描体制雷达高分辨参数估计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于各种扫描体制雷达高分辨参数估计算法的统一框架,从而把多重信号分类(MUSIC)、多维多重信号分类(MDMUSIC)、最大似然(ML)和加权子空间(WSF)等典型算法有机统一起来,构建了扫描体制雷达高分辨参数估计算法的统一理论基础,推导了该类算法的克拉美—罗界(CRB)。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各种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各算法对角度和多普勒频率估计的精度较高,具有较强的角度和多普勒频率的超分辨特性,这一特性是传统波束扫描雷达参数测量算法所不能企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