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陷性黄土是由于黄土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并且强度也随之降低的一种特殊结构。黄土的湿陷性有自重湿陷和非自重湿陷两类。在我国60%以上的黄土地区为湿陷性黄土,而且大多出现在地表浅层,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特征会给即将修建的结构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可能会使结构物出现大幅度的沉降、裂缝、倾斜、甚至影响其安全和寿命。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后方可使用。另外湿陷性黄土隧道多位黄土土质结构疏松,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地基承载力不高,具有湿陷性,在遇水侵蚀或较大荷载的作用下,隧道则产生较大沉降。其基底承载力很难满足要求,通常需对基底进行加固处理,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水泥挤密桩和树根桩等。  相似文献   

2.
李振振 《科技资讯》2009,(25):47-47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段土质含水量大、土质CBR值达不到设计要求等实际情况,为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提出特殊路基地段软基处理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分析黄土地基的湿陷机理及其地基处的理方法,分析了黄土的湿陷机理和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并对在不同的地区,根据不同的地基土质和不同的结构物,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应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黄土湿陷系数的因素是天然含水量和干密度。因而,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房屋若采用简单地基处理的浅基础形式,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大部分建筑物或构筑物由于地下管网漏水或雨水沉积、地基长期泡水等原因会引起地基湿陷,导致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发生倾斜,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内蒙古中部黄土地区大量的岩土工程勘测资料,对该地区的湿陷性黄土进行了分区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同时依据该地区已建成的大量火力发电厂建设时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经验,研究了该地区火力发电厂建设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选择,并指出了地基处理实践中应重点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的湿陷性黄土厚度大,湿陷性强,目前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理论研究仍然无法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如何经济、高效、合理地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成为西北地区工程建设的热点问题.通过西北某综合管廊工程挤密桩法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现场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得出该地区综合管廊工程挤密桩法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建议桩长、桩间距、以及桩身填料.通过研究发现使用挤密桩法挤密后的地基土体湿陷表现形式,并由此提出针对高填方湿陷性黄土地基分层铺设防水土工布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黄土的湿陷性机理、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及黄土湿陷性治理措施几方面对湿陷性黄土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熊德闽 《科技资讯》2011,(19):86-87
黄土地区基坑边坡的稳定与支护问题一直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找到一种经济、合理的支护方式是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在土质加固方法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试验,从化学的角度寻找一种适用于黄土地区基坑边坡支护的材料,从而缓解或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湿陷性黄土压缩性大、强度低。在其上修筑路基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量,且常因雨水导致各种工程病害。随着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西部地区由湿陷性黄土引起的路基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道路的施工建设。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针对路基各种病害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该研究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设计、施工及养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白骥为 《甘肃科技》2010,26(10):95-96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在我国,并且大多数地区黄土具有严重湿陷性。通过笔者所参加勘测设计工作的宁夏固原至王洼铁路工程为示例,由该典型性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设计经验,结合该铁路工程勘测设计中的实际应运,归纳总结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桥梁设计方面的常用原则,以期能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地遇到不良地基。因湿陷性黄土在我国分布很广,所以尤其以湿陷性黄土不良地基最为广泛。本文根据黄土特性分析了黄土湿陷性原因,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存在问题及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亚丽 《科技资讯》2011,(28):70-70
工程中什么样的土质都可能遇到,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往往采用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灰土挤密桩能有效地提高地基强度,不需要上置荷载,就能减少沉降量。本文分析灰土挤密桩的挤密原理,以及如何设计和计算,并通过实例说明该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了黄土湿陷性的判定、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评定以及常用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针对不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强夯法处理辽西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确定强夯法处理辽西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技术参数,采用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并对比了试验路段在强夯前后的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夯击能为800~1600 kN·m、夯击数不小于8击,对处理深度4~6 m的湿陷性黄土较为有效,不仅可消除湿陷性,并可较大幅度降低压缩性.该成果已应用于阜新一朝阳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工程中.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地基处理不当,造成建筑物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上部结构的偏移,在理论分析及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沉降法纠正建筑物倾斜的新技术.该方法运用控制监测技术,施以注水软化土质,降低承载力,使建筑物在控制的范围内沉降,以达到纠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西宁地区湿陷性黄土在雨水作用下,水分入渗迁移规律以及对湿陷性黄土湿陷性的影响,以青海省西宁市典型湿陷性黄土场地为研究对象,结合西宁市水文气象特点,对湿陷性黄土场地有限雨水量入渗的现场浸水并取样进行了土工试验。结果表明:湿陷性黄土在有限雨水入渗作用下湿陷性和自重湿陷性均有一定程度退化但未完全消除;湿陷性黄土场地在有限雨水作用下水分的迁移作用范围和程度有限且呈各向不对称分布。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并结合土中水分不同赋存状态,分析了湿陷性黄土中水分迁移动力、途径及机理。研究结果可为西宁湿陷性黄土场地在雨水等有限浸水量作用情况下的地基处理方案比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陶汉忠 《科技信息》2012,(31):415-415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湿陷性黄土对路基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措施,结合G70线(宁夏过境段)工程特点,提出了有效的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边坡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支护的类型;建议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工程中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修正.通过对西宁地区典型的湿陷性黄土基坑工程事故分析,指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工程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咸阳市区黄土湿陷性与微结构的系统研究,发现咸阳市区黄土的湿陷性与微结构特征随地貌单元有不同的变化.渭河三级阶地黄土地层厚度大,湿陷性较强,黄土微结构以支架大孔半胶结结构为主;二级阶地湿陷性次之,黄土微结构以支架大孔-镶嵌微孔半胶结结构为主;一级阶地湿陷性最弱,黄土微结构较为致密,以镶嵌微孔胶结结构和絮凝胶结结构为主.黄土的湿陷性与微结构特征关系密切,支架大孔半胶结结构的黄土湿陷性较强,镶嵌微孔半胶结结构的黄土湿陷性较弱,镶嵌微孔胶结结构和絮凝胶结结构的黄土不具湿陷性.  相似文献   

19.
胥峰 《科技资讯》2013,(22):63-63
对于丘陵地区湿陷性黄土渠道,如果不能适当处理会导致渠道湿陷性破坏,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丘陵地区渠道湿陷性黄土治理的必要性,并分析湿陷性黄土的特性,然后详细分析丘陵地区渠道湿陷性黄土治理的有效措施,最后进行全文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峰 《甘肃科技》2011,27(23):113-115,28
灰土挤密桩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作用是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通过工程实例,详细地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具体应用及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对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方法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该工程竣工使用已2年时间,经沉降观测,地基变形稳定,地基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