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林业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基因改良迷你树,这种树有的仅1 m高,满足了人们对小巧可爱树种的需求. 从古至今,人们不但欣赏大树的伟岸,也喜欢小树的可爱,因此有了盆景.设计师通常通过培育老根、剪枝等方法来控制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杨先碧 《科学之友》2007,(9A):53-53
美国林业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基因改良迷你树,这种树有的仅1m高,满足了人们对小巧可爱树种的需求。从古至今,人们不但欣赏大树的伟岸,也喜欢小树的可爱,因此有了盆景。设计师通常通过培育老根、剪枝等方法来控制树木的生长。在城市的街道和园林中,一些树木也不宜过高过大,绿化工作者也大多采取剪枝的方法控制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美国林业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基因改良迷你树,这种树有的仅1m高,满足了人们对小巧可爱树种的需求。从古至今,人们不但欣赏大树的伟岸,也喜欢小树的可爱,因此有了盆景。设计师通常通过培育老根、剪枝等方法来控制树木的生长。在城市的街道和园林中,一些树木也不宜过高过大,绿化工作者也大多采取剪枝的方法控制树木的生长。每年一次的修剪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美国的林业科学家希望培育出一些不会长大的迷你树种。  相似文献   

4.
杨智 《科学》2011,63(4)
据英国Nature。2011.472:466报道,美国科学家Amar Sahay等用转基冈技术培育出一种小鼠,其大脑海马结构中有更多的神经元增殖。研究者发现这种小鼠对情境关系的分辨能力更强,并表现出更丰富的探究行为。  相似文献   

5.
基因和基因组的发现为研究物种的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物种进化的本质是细胞基冈组的进化,以此可完美地阐明达尔文的进化论,但细胞基因组本身是如何发生与形成的.目前尚未阐明,甚至有的科学家还认为生命最初是一堆有机分子偶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美国,科学家们正试图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对柑橘黄龙病免疫的新品种柑橘树,拯救陷入危机的佛罗里达州柑橘种植业。佛罗里达州是美国重要的柑橘产区,近年来,柑橘黄龙病对这里所有的柑橘树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科学家们正试图通过一种新技术对柑橘的基因进行修改,以得到对黄龙病免疫的柑橘树种。  相似文献   

7.
竹子一生仅开花一次,然后结实、死亡,有时一个生长周期需120年.竹子的这种习性使植物育种学家难以通过种子培育出优良品系来改良竹子.最近,印度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方法,能使竹子提早开花.他们用一种经过浓缩的矿物质、维他命和糖混合物,加上椰汁和某些植物激素培育幼嫩的竹笋.这种矿物质混合物是实验室里组培时常用的,只是浓度  相似文献   

8.
阿根廷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人类基因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可产人奶的转基因牛。  相似文献   

9.
由墨西哥转基因玉米的基冈扩散、基因污染而引伸出"基因流"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因定义不明确而受到科学界的质疑,随后虽经有关人员进一步研究而被否定,但基因流的概念却还是在一些科普文章中流行.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9,(10):4-4
所有的猪笼草都是肉食性植物,它们通过捕获动物(主要是一些昆虫)为自己提供营养。科学家最近在菲律宾发现了一种新的猪笼草,它能长到1米多高,堪称“巨型猪笼草”。这种猪笼草外表色彩鲜艳,容积更大,它们通过分泌花蜜引诱昆虫甚至一些啮齿类动物前来觅食。  相似文献   

11.
新基因起源和它们对新功能的贡献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新基因起源机制研究方面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孔祥银研究小组研究了一条新的新基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粮食.到2000年,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如果仅保持现有的水平,粮食产量也需增长40%.利用现有的农作物品种,即使大量开发农田,更好地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世界粮食的增长也很难达到如此的水平,而如果对农作物品种进行改良,培育出抗逆境能力强,营养丰富产量高的农作物品种,世界粮食产量将大幅度增长.从传统的育种技术看,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一代具稳定特性的可推广的品种至少要10年时间,而最大的限制是有性  相似文献   

13.
斯汀 《世界科学》2015,(1):32-33
<正>科学家们致力于改良当今世界最普及的粮食作物。在世界不同区域的两位农民可以种植同样品种的水稻,但他们的庄稼可能会看起来截然不同。水稻有着广泛的基因多样性,科学家们目前正在研究,提升充分利用基因多样性的能力。2014年5月,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华大基因,以及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专家们发表了从89个国家搜集到的3 000株水稻的基因组序列。该研究名为"3 000株水稻基因组项目",科学家们确认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控制其特  相似文献   

14.
发光的烟草     
美国圣地亚哥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将萤火虫的基因植入某些烟草的遗传材料中,培育出了会发光的烟草. 科学家们从萤火虫中提取出的是能产生萤光酶的基因,然后用细菌作载体,将其植入烟草组织的遗传结构内,再从该组织内取出细胞培育新的烟草.这样培育出的烟草结的籽就携带了萤光酶基因.在试验室中,科学家们用试验皿培育这些种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瑞典科学家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认为人的寿命长短是由父亲的基因决定的.科学家们分析了来自瑞典北部49个不同家庭的132个健康人,对他们的基因端粒长度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的父亲的基因端粒越长,这个人的寿命就越长.端粒是细胞基因末端的一组重复序列,它对细胞寿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去年8月21日,英国政府终于批准科学家使用人类胚胎进行研究,但同时又指出,以复制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克隆仍属违法.英国卫生部长宣布,允许研究人员从最多已经发育了14天的胚胎中提取细胞,然后利用这些细胞培育出皮肤和其他组织.消息公布后,英国各界反应不一.英国科学界对此表示欢迎,但一些宗教组织和反堕胎团体则指责政府的做法无异于支持谋杀.  相似文献   

17.
王武  李秀兰 《自然杂志》1995,17(6):311-317
生物技术源远流长,数千年前,发酵现象的发现,逐渐形成发达的发酵工业,成为人类食物一大来源。这是古老生物技术为人类服务的典型例证。本世纪50年代初,沃森(J.D.Wabon)与克里克(F.H.Cdck)两位科学家提出了遗传物质双螺旋结构,解破了生物的遗传奥秘。从此,生物学一系列进展导致了进入当代高技术行列的生物技术的诞生。基因(遗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四大技术群之一。其更为诱人的前景是农业上的应用,人们采用类似于工程技术设计方法,按照人们的需求,把某些外来基因,譬如能抵抗某些病素的细菌基因,成功地转移到细胞内,表达出抗病功能并顺利地繁殖,最后获得新品种或产生新的产物。本文介绍的就是棉花基因工程在棉花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马义 《科学之友》2002,(4):32-32
前不久,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运用基因敲除技术,培育出基本不含人体免疫排斥基因的克隆猪。稍晚一些日子,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中心的PPL医疗公司也培育出了这样的转基因小猪。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向异种器官移植迈出的关键一步。从古至今,人们的死亡并不全是所有器官都损坏或衰竭所致,而只是某一个要害器官的损伤和衰竭,或心、或肾、或肺、或肝……例如,仅仅是肾功能衰竭,而其他器官都完好无损,也将导致死亡,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啊!  相似文献   

19.
美国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于1月13日发表论文宣布,已经培育出具有机能的肌肉组织,当受到电流或化学刺激时,这些肌肉组织能够收缩。通过将肌细胞祖细胞添加到一个3D硅胶支架中,该研究小组能够利用每50毫克供体组织培育出5克肌肉组织。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实验室制备的肌肉组织将能充当药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平台,从此不再需要将患者置于危险的境地。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副教授内纳德·布尔萨克说:美国杜克大美杜克大通过将肌细胞祖通过将0毫毫克供体组织毫克供体组织的肌肉组织将能的肌肉组织将于危险的  相似文献   

20.
透明金鱼     
《科学之友》2009,(6):140-140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可透过透明鳞片及皮肤看见心脏跳动的金鱼,他们希望透过这类透明生物,降低解剖的必要性。 据悉,研究人员是通过挑出基因突变的浅色金鱼进行集中交配繁殖,培育出的这种透明金鱼。这种金鱼有约20年的寿命,能成长到约25cm长、2kg重,比普通斑马鱼还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