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分析大类分流过程中学生专业选择意愿形成机制,利用河北省省属部分高校大类专业分流的学生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学生的专业兴趣与满意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此外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影响学生满意水平的重要因素,多数学生满意程度低源于没有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高校应该跨学院设置招生类别,为学生专业分流提供更大程度上时间选择的自由,有效整合高校的资源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恒安 《科技信息》2010,(22):71-72
近几年,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实施按大类招生培养的模式,即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科(或系或学院)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本文在对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背景分析及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其实施的现状进行了扼要的分析,论证了高校实行大类招生培养的必要性,并初步对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我国高校所采用。对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调研发现,目前专业分流过程中存在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分流依据不尽科学、专业导论教育不充分等问题。因此,需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流依据,加强专业导论模块化、阶段化建设,以促进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及教育教学模式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大类招生是一种新型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而大学物理课程是高校理工科类中大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文针对大类招生的具体特点,对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类招生和培养是近些年来国内外高校采取的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当前国内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多为公办学校,因招生方式相对自由加上大类招生需要较为雄厚的师资基础民办高校很少采用大类招生模式。民办高校多数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而实行大类招生模式也是民办高校实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该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大类分流现状的分析,研究民办高校工商管理大类分流运行的实践情况,分析民办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近年来,高校本科教育逐渐实行大类招生模式,大类招生将引领我国高校逐步地由基础类教育向着专业教育转变。而新型研发机构则为高等院校老师与学生提供研发创新平台,不断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新型研发机构还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大类分  相似文献   

7.
石函玉  魏卓  杨悦新  温克利 《科技信息》2009,(35):160-160,172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近年来大类招生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这种招生模式从招生的角度有利于满足和兼顾学生的高考志愿,可以大大降低平行志愿考生落榜的几率,按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晨 《科技咨询导报》2012,(28):251-251
按类招生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改变以往按照具体专业招生模式,转而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是"大专业"来进行招生,旨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人才,是我国高校招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通过按类招生现状分析,与传统招生进行对比,对高校按类招生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大类招生带给学生的各种影响,如学生无专业归属感,相同模式授课方式使得学生难以确立目标,学生对自由自主学习的方式很迷茫等。并对大学生"新生导学"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整套适合大类招生特点的新的"新生导学"培养方案。该方案包括开设"新生导学"大讲堂,开展荣辱教育、大学文化教育、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配备专业辅导员,建立学长制和构建"新生导学"网络平台。该方案以无形管理文化赋予有形的导学显示,能有效杜绝新生产生的各种学习不良症状,根除学生的消极心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而,引导学生走向培养自己成为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之路,进而促进大类招生模式的顺利实施,达到按大类进行招生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庆红  苗丽安  单伟 《科技信息》2010,(32):130-130,132
高校全面扩招已走过十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转变,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各专业对大学数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尤其在大类招生新形势下对大学数学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数学课程设置的总体构想,初步建立起以“三大数学基础”为必修课、“应用数学方法”为选修课和开设“现代数学知识讲座及通选课”三个层次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资料搜集、访谈和问卷等方法,对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570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从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专业选择动机、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态度、专业前景展望几个维度对其专业认同情况作初步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在社会中的知名度还不高;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学习动机不强;专业课程设置有待完善;专业发展前景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的一系列策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认识;完善课程体系,处理好"同一化"与"特色"的关系;强化专业认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高校电影教育随着社会时代发展及其人才培养需求越来越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形成电影专业、艺术专业的电影教育、素质教育的电影课程开设、多媒体教学的电影资源利用、课外活动的“电影热”现象的分层级和系统化格局,凸显电影教育教学及其课内外活动的特征与优势,推动高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改革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已成为"十二五"教育建设发展规划的标杆。通过对"眼视光技术"专业社会人才需求情况、专业现状、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调研,力求专业设置立足服务社会,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强化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职教育大发展,急于摆脱高校体育教育"压缩版"的高职体育,也在高职教育职业性特征的熏陶和召唤下,走上了"职业性"改革之路。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存在不少可质疑之处。主要有:高职体育教育本质何在,高职体育教育应当是‘人’的教育,还是‘人力’的教育,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与现代体育理论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是一个迫切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推行工学结合"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余学院光伏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结合新余学院光伏专业实际,探讨工学结合"双导师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对当前高校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本科院校纷纷提出了培养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口号,这使得高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其中,课程体系改革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研究人员总结归纳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证融合"模块的课程体系,探索了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为高职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就业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近30年,先后呈现专业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的发展趋势,正处在探索并形成特色高职教育新课程模式的关键时期。基于职业素养视角的以人格本位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既是高职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选人用人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课程改革首先要重视课程改革与开发的方向、理念和机制的有机统一;其次要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促进与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再次要大力整合与开发人文素养课程,倡导突出职业素养和人格培育的灵性教育。  相似文献   

18.
李瑾瑜 《科技信息》2010,(17):172-173
在【教高〔2006〕16号文】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精神的指导下,本论文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新开商务英语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倡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开放式教学模式,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开放式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剖析,力求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上岗。同时,本论文还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社会(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构建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未受到足够重视,主要是受"唯专业教育论"观念的影响,也是"2+1"办学模式下的无奈之举。文秘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非常必要,应从树立全新观念、精心设置课程、依托地方文化、提升教师人文素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推进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加强思想教育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价值理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教育的存在问题、如何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教育工作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