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饲养在SPF环境中,鼠龄6个月的47只T细胞缺乏的BALB/c(nu/nu)裸鼠及26只T细胞正常的BALB/c(+/nu)杂合子小鼠进行病理观察,发现两只BALB/c(nu/nu)裸鼠生长自发性肿瘤。病理诊断分别为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型淋巴瘤和B免疫母细胞型淋巴瘤。肿瘤发生率为4.26%。而BALB/c(+/nu)杂合子小鼠未见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用空气层流室成功地繁育裸鼠已有十年历史。本文介绍在裸鼠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科学管理,控制微生物污染,选配营养合哩的全价颗粒饲料以及加强选种、育种,使裸鼠的生产指数保持在较高的稳定水平等多方面的经验体会。1990年开始,采用nu/nu♀×nu/nu♂的繁育形式,再用同步繁育的有毛鼠代乳的方法,使裸鼠的产量有了较大提高。1991年全年共提供裸鼠4300余只,月生产指数平均在4.0,最高达5.3,其中一只BALB/c-nu/nu♀小鼠受孕8胎产仔83只,经代乳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3.
裸小鼠在普通环境中使用IVC笼具生产繁殖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启富  褚芳 《实验动物科学》2007,24(1):57-58,56
目的探讨BALB/C-nu裸小鼠在普通环境中使用IVC笼具生产繁殖的效果。方法引进3对BALB/C-nu种鼠按1♂nu/+×1♀nu/+交配,再从仔代中建立血缘扩大群,按1♂nu/nu×3♀nu/+;1♂nu/nu×1♀nu/nu两种繁殖方法进行生产繁殖。结果种鼠生产10胎平均产仔8.6±1.02(裸鼠1.8±0.63)只;血缘扩大群1♂nu/nu×3♀nu/+生产42胎,平均产仔6.92±1.47(裸鼠3.52±1.29)只;1♂nu/nu×1♀nu/nu生产12胎,平均产仔4.25±1.36全裸鼠。经检测符合SPF级。结论在普通环境中应用IVC笼具,只要注意室内卫生消毒,在净化工作台上无菌操作能够繁殖合格的裸小鼠。  相似文献   

4.
对饲养于SPF条件下的466只Nc系自育选留的繁殖群小鼠自发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了6年观察研究,其中包括纯合子雄鼠(nu/nu)164只,杂合子雌鼠(nu/+)302只。每只动物的平均观察时间均达7个月以上,淘汰时均详细解剖学检查,检出病变者进行病理组织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确诊。多数肿瘤病例结合裸鼠间可移植性鉴定。共检出自发性肿瘤7例,发生于纯合子裸鼠(♂,nu/nu)5例,杂合子裸鼠(♀,nu/+)2例。本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裸鼠(♂,nu/nu)的自发性肿瘤发病率(3.04%)比其同系的有胸腺杂台裸鼠(♀,nu/+)(0.66%)明显增高,两者发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前者的平均发瘤鼠龄比后者为短。结果支持了免疫功能缺陷的裸鼠比其同系免疫功能正常鼠有更高的自发性肿瘤发生的观点。且表明了Nc系裸鼠的自发性肿瘤以恶性上皮性肿瘤为主。此外作者针对前人的观察结果,提出了对一裸鼠群体的自发性肿瘤发病率的正确评价,必须是在相同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相同的观察时间内与其相同品系或相同基因背景的有胸腺小鼠进行比较,并经详细的病理学检查,才能得出较客观可靠的结论这一见解。  相似文献   

5.
Nc裸鼠自1984年从日本引入我国,1986年引入中山医科大学称为Nc/s-nu/nu,已广泛应用在肿瘤学,免疫学及药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小鼠的某些同功酶和异构蛋白具有多态性,已成为研究小鼠遗传结构的标志。本组采用醋酸纤维膜电泳法对21只Nc/s-nu/nu小鼠群体中11个生化标志进行抽样检查,并计算分析其所代表的等位基因在Nc/s-nu/nu小鼠中出现的频率,用Hardy weinherg平衡公式进行吻合度检验,结果发现Nc/s-nu/nu是非近交系小鼠,可作为一个封闭群小鼠,其来源可能与CBA家族小鼠有血缘关系,还可能与RF,RFM,KK等一些品系实验小鼠中某个品系有血缘关系。本实验为我国Nc裸鼠的遗传背景作了初步的研究,也为我校Nc/s-nu/nu小鼠提供了必要的遗传数据。  相似文献   

6.
在BALB/c的生产群中,1罐(1:1交配)繁殖鼠生下2只被毛短而稀的仔鼠。该仔鼠成年后进行兄妹交配,后代出现三种表型:被毛紧披,有胸腺,生长快,繁殖力高的全毛小鼠;完全无毛,无胸腺,生长慢,性成熟晚,产仔数低的裸鼠;被毛短而稀,有胸腺,生长较快,繁殖力较高的中间态。对这些突变鼠进行交配试验,结果表明:此种突变和常规裸基因的突变一样,由单对基因控制,三种小鼠的基因型为:全毛(+/+)、全裸(nu/nu)和中间态(nu/+),在该突变鼠的生产中,可及早将全毛小鼠淘汰掉,保留裸鼠和中间态进行繁殖,使裸鼠生产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67只裸鼠(BALB/c nu/nu、nu/+)的病理监测及实验观察,发现在裸鼠饲养群中存在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s Vinrus)的潜在感染。营养不良及某些实验刺激是造成感染的诱因。在感染的早期,出现Kupffer氏细胞增生、肿胀,甚至变性、坏死脱落。当病毒侵入肝细胞,可引起肝细胞坏死。由点状小灶性坏死到大片状坏死。此坏死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即细胞反应较轻,有融合成片的倾向,边界不够清楚,经酶标抗体染色,在Kupffer氏细胞及少数肝细胞胞浆内出现棕色颗粒,表明有鼠肝炎病毒存在。同时发现,在出现肝炎病变的裸鼠中,有的经酶联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抗体呈阴性,而酶标抗体染色却显示阳性反应。由此说明酶标抗体染色,进行抗原定位诊断比血清抗体测定更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人卵巢癌进展机制的相关研究,构建适宜的体内动物模型。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绿色荧光报告基因(GFP)的人EOC细胞模型:SKOV3(人卵巢浆液性腺癌细胞株)和ES-2(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异氟烷吸入麻醉4-6周龄BALB/C(nu/nu)雌性裸鼠,从裸鼠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分别将细胞模型悬液,移植于裸鼠的单侧卵巢,每组6只裸鼠;Night OWL活体成像系统动态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移植术后4-6周解剖裸鼠,取卵巢和转移瘤组织行HE染色。结果显示,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SKOV3和ES-2,均可成功构建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裸鼠未发生手术原因死亡,成功率均100%;活体成像系统通过检测GFP的荧光强度和范围,能够动态监测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SKOV3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浆液性腺癌;ES-2细胞模型构建的卵巢癌和转移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透明细胞癌。由此可知,异氟烷吸入麻醉、从背部正中纵切口进入腹腔、显微多点注射法移植携带GFP的EOC细胞模型,能成功构建可动态监测的裸鼠卵巢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与人卵巢癌生物学特征类似,适宜作为研究人卵巢癌演变进展的体内模型。  相似文献   

9.
<正> 自六十年代无胸腺裸小鼠(以下简称裸鼠)问世以来,裸鼠作为医学科研特别是肿瘤学和免疫学领域中的动物模型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由于裸鼠缺乏正常胸腺,T细胞缺损,免疫性能低,导致对微生物环境的高度敏感及饲养繁殖的困难。在普通动物房条件下,裸鼠平均生存期只有14~30天,但在无病条件下其生存期能增加一年以上,根据美国专家制定的“医学生物学研究中无胸腺裸鼠管理及应用指南”所提要求,如何设计隔离屏障,并能较长时间的维持无病条件,至关重要。为满足本校科研工作需要,提供较大数量的合格裸鼠,我校实验动物科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裸鼠饲养繁殖与裸鼠实验研究二部分的屏障设施及其管理经验,包括无菌隔离器、层流架、洁净间、过滤帽鼠盒、高压蒸气消毒器等设备的布局,使用方法与检测要求。实践表明,建立小型屏障系统加之必需的辅助设备,可以完成裸鼠的扩大生产,并进行高水平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介绍纯合子Swiss裸鼠自发恶性淋巴瘤的移植特性和病理形态观察。取肿瘤组织悬液接种无T淋巴细胞的纯合子(nu/nu)小鼠皮下,每点注射0.2ml,肿瘤发生率100%;而接种有T淋巴细胞的小鼠均不生长。该肿瘤共传5代,其特性均与原自发瘤一样。光镜检查为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电镜检查符合B细胞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2.
小型裸鼠屏障设施与管理王兆绰,肖旭光,王洁良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北京学院路100083)先天性无胸腺小鼠(裸鼠)系免疫缺陷动物,必须在严格的微生物环境控制下,即屏障改施内才能存活。最初,由于裸鼠实验研究的需要,1982年我校病理教研室首先建立...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不同类型细胞缺陷小鼠,将其分成六个试验组,前三组为CBA/N与BALB/c小鼠交配所生仔一代,是B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及其相应的对照小鼠,后三组为615B6/PB1-nu与C57B1/6-bg交配所生之仔鼠,是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与T和NK细胞联合免疫功能缺陷小鼠及其对照小鼠,以上各组小鼠分别以1亿菌体布氏活菌苗注射小鼠腹腔,于注射后一定间隔检测抗体效价并取有关脏器做细菌培养,B细胞功能缺陷小鼠抗体效价为1:80-1:160,对照小鼠为1:160-1:640,T细胞和T、NK细胞功能缺陷小鼠抗体效价为1:4-1:80。对照小鼠为1:128-1:640,由于布氏菌是细胞内增殖,细菌主要存在于脾脏,故于45天时心血培养虽为阴性而脾脏仍有细菌生长,脾重的增减与抗体效价有一定关系,与活菌数不成平行关系,该小鼠为菌苗免疫机理探讨提供了模型。 CBA/N小鼠为X-链隐性突变,基因符号为Xid(X-Linked immunodeficient),此隐性突变基因位于X-性染色体上,免疫调节基因也在此染色体上,该基因的隐性突变直接影响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CBCF_1是CBA/N与BALB/c鼠交配所生之仔一代,其基因型雌性为Xid/x是免疫功能正常小鼠,雄性为Xid/y具有B细胞功能缺陷特性,可用于研究B细胞的发生,功能和异质性理想的动物模型。 615B6/PB1-nu为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型小鼠(简称裸鼠),61586/PBt-bg/nu为T和NK细胞联合免疫功能缺陷型小鼠(简称beige裸鼠),该裸鼠和beige裸鼠是615/PB1-+/bg·+/nu♀与C_(57)BI/6-bg/bg·nu/nu♂交配所生之仔鼠,615/PB1近交系小鼠是经无菌剖腹产所得之仔鼠。上述小鼠用布氏活菌苗免疫,对其免疫后的反应进行观察,为以上小鼠的实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裸小鼠的繁殖及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总结了八年实验动物裸小鼠繁殖和应用。方法 用随机抽取 2 0窝BALB/c裸小鼠繁殖生育情况分析和 5只BALB/c母鼠 (nu/ +)四胎生育情况比较。结果 BALB/c裸小鼠平均每胎产仔 9 35只 ,用nu/ +雌与nu/nu雄交配方法繁殖 ,平均每胎所得纯合子仔鼠能占仔数的 5 5 0 % ,离乳率 97% ,1~ 4胎生育恒定 ,一年存活率达10 0 % ,最长生存期可达 75 2d。微生物检测结果未发现致病菌 ,寄生虫等。结论 空气过滤十万级环境加上生物层流柜达一万级的条件 ,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裸小鼠繁殖可基本达到SPF要求。  相似文献   

15.
应用层流柜饲养裸鼠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裸鼠是先天性胸腺缺陷动物 ,T细胞缺乏 ,是现今进行人癌异种移植的理想动物。然而由于裸鼠的饲养条件要求较高 ,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我们教研室经过几年的探索 ,在无菌实验室内使用层流柜 ,再加上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 ,成功地饲养裸鼠 18批次 ,5 6 0余只 ,都顺利地完成了实验。所以 ,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层流柜短期饲养裸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观察右旋柠檬烯对环境雌激素双酚A影响下荷人源MDA-MB-231乳腺癌裸小鼠移植瘤的抑制情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人源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Balb/c-nu/nu雌性裸鼠右侧腋窝皮下建立人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获得的30只三阴性乳腺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每天予蒸馏水),双酚A+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0.25 m L/kg、0.5 m L/kg、1 m L/kg),双酚A组(1 m L/kg),每组6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观察比较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荷瘤鼠肿瘤质量、瘤体体积的变化,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荷瘤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双酚A组肿瘤较对照肿瘤组肿瘤增加大,双酚A+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中的乳腺癌肿瘤体积、瘤重比对照组和双酚A组减小;接种肿瘤后细菌种类和丰度下降,右旋柠檬烯治疗后肠道菌群种类和丰度增加,右旋柠檬烯中高剂量组疣微菌门菌verrucomicrobiota丰度较双酚A组和对照组的明显增多,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丰度较双酚A组和对照组的明显减少。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检测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简称GFP) 转基因裸鼠的部分免疫学指标,分析GFP 转基因裸鼠与其他小鼠在免疫学方面的优缺点,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参考值。方法① 实验选用6 ~ 8 周GFP 转基因裸鼠、BALB/c 裸鼠和BALB/c 小鼠,活体称体质量,剖取脾脏称其质量,之后进行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② 取外周血,测定部分血常规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指标。结果① GFP 转基因裸鼠脾脏质量、脾脏系数以及T、B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BALB/c 裸鼠相近,但与BALB/c 小鼠差异显著。② GFP 转基因裸鼠、BALB/c 裸鼠两种裸鼠品系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淋巴细胞以比例及免疫球蛋白IgG、IgM 都远低于BALB/c 小鼠,差异显著。结论从脏器系数、白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等角度发现,GFP 转基因裸鼠和BALB/c 裸鼠的免疫系统水平较BALB/c 小鼠相弱,其中GFP 转基因裸鼠的免疫系统水平最为低下。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个高转移的人肺巨细胞癌移植瘤PG已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建立。在各种遗传背景的裸鼠体内,包括BALB/cA、NIH、C57BL/6J、615/PBI等,PG肿瘤细胞皮下接种后,均可发生自发转移,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94%(110/117),肺转移率为83%(97/117)。这种高转移特性在五年多时间内连续100多代移植过程中仍保持不变。为了研究肿瘤转移的遗传机制,我们从PG瘤细胞中提取高分子量DNA片段,用磷酸钙共沉淀的方法转染NIH/3T3小鼠纤维母细胞。经过连续两轮转染,获得的转化细胞能在裸鼠体内成瘤。其中一个转化克隆TF87-2-10皮下接种裸鼠后,能自发转移至肺。DNA分子杂交显示该细胞基因组中整合有人DNA序列。说明该转化细胞转移表型的  相似文献   

19.
在SPF条件饲育的繁育群中,我们发现偶尔有少数6158_6/PBI-beige纯合型裸鼠慢性腹泻。经微生物分离、培养,自4只病鼠粪便中分离出4株占优势的催产克雷伯氏菌。根据Robert koch's原则,用此菌株分别人工感染6158_6/PBI-beige纯合型和杂合型裸鼠、BALB/c-nu纯合型和杂合型等不同免疫缺陷背景的裸鼠,结果仅6158_6/PBI-beige纯合型裸鼠发病,获得疾病模型。并再次自模型鼠粪便中分离到与原始致病菌株特性相同的催产克雷伯氏菌。因此确认催产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foca)为6158_6/PBI-beige纯合型裸鼠慢性肠炎的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20.
利用旧动物室改造成具有恒温、恒湿、洁净的饲育室,配合无菌操作技术,应用层流架饲养从上海肿瘤所引进的SPF裸鼠,经过四年对动物育种,饲养和无菌操作技术进行探讨。我们成功地培育了300只SPF裸鼠用于人胃高分化腺癌7911侈植瘤、人胃低分化腺癌MGC80-3裸鼠肝转移、人肝癌组织裸鼠移植瘤、人肝癌细胞株BEL-7102移植瘤、3.4苯丙吡诱发裸鼠皮肤癌等模型。在动物育种方面我们采用BALB/c非裸近交产生基因稳定核心群,BALB/c裸鼠与BALB/c核心群回交以保持BALB/c裸鼠基因的稳定性和一致,利用回交产生的雌性半裸鼠和维性全裸鼠生产裸鼠,淘汰半裸鼠。以此循环能准确断定仔鼠基因型,使留种,配种及繁殖方便准确。此繁殖方法生产断乳的仔鼠比杂交法断乳仔鼠平均体重增加2g,半裸雌鼠受孕率达82%,28和60日龄课鼠与同龄半裸或非裸鼠体重相差无几,已接近国内同行繁育裸鼠水平。在改造旧动物房繁殖裸鼠同时,我们严格采用无菌衣帽穿戴、消毒和无菌操作技术使层流架和房间每平皿菌落低于国外同类饲育室平均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