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杨 《科技咨询导报》2009,(31):188-188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反映了十八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家出身的少女为确保经济地位而结婚,婚姻只是一种的手段,与爱情无关。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婚姻的分析,揭示了除却财产和地位两大必然存在的基础外,个人价值也是美满婚姻的促成因素。  相似文献   

2.
《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它集中而深刻地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从而反映了深广的社会文化内容。作者在描写女性形象时全无雷同之嫌,每个人都有其鲜明的性格特点。然而,当要对书中女主人公作一个评价时,众多读者都给她们冠以"恶"的头衔,包括作者都带有鲜明的爱憎倾向。紧扣时代背景,对小说中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四位女性人格特质进行分析,抽象出她们强烈的婚姻自觉意识,并对她们"恶"的形象给以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作家张宇以男性的视角完成了对女性史的书写,《疼痛与抚摸》对女性承受的苦难的描写和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揭示不遗余力,为我们研究和考察中国女性史提供了珍贵的范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宗教和婚姻两个主要方面分析了《荆棘鸟》与《红字》这两部小说中造成女主人公相似的悲惨命运的原因,同时展现了女主人公在悲惨命运面前所表现出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意在揭示宗教和男权社会丑陋、虚伪和残酷的一面,借此体现伟大女性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5.
作家张宇以男性的视角完成了对女性史的书写,《疼痛与抚摸》对女性承受的苦难的描写和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揭示不遗余力,为我们研究和考察中国女性史提供了珍贵的范本。  相似文献   

6.
7.
孟文彬 《科技信息》2009,(9):159-159,161
女性对自己的身份意识更加关注,现代语境下女性所面临的婚姻与情感状况就更为当代女作家所关注。乔叶的小说《我承认我最怕天黑》通过故事的讲述表达了现代语境下对婚姻、爱情、欲望之间关系的梳理,同时又交织着作者对道德与人性等诸多矛盾复杂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大浴女》对爱情、婚姻与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浴女》这部作品中,铁凝探讨了人类的爱情,婚姻与性,阐述了自己理想的爱情与婚姻完善结合的观念,她认为,爱情是相互关心,永远默契,性爱和婚姻的基础是爱情。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称婚姻为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其作品《十八春》中表达了对特定时代女性婚姻的轨迹和对婚姻观的诠释,透露出女性悲剧命运的意识。本文通过对《十八春》中顾曼桢和顾曼璐婚姻和命运历程的分析,以揭示时代条件下人性的堕落及其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倩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7):45-46,56
作为两大文明发源地伟大史诗的代表,《奥德修纪》和《罗摩衍那》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在故事主线还是在情节上,两者都十分相似,两部史诗所反映出来的婚姻伦理关系更是如出一辙,丈夫为救回自己的妻子而历经险阻不顾一切并最终成功,合法婚姻的正义性受到神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始终强调父权制社会中妻子的忠贞,唯一不同的是结局一喜一悲,暗含着在古印度社会的婚姻家庭关系中,个人的现世幸福仍要屈从于社会道德规范。是否对现世幸福的追求是两部史诗婚姻伦理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强调写作不是流水浮云 ,需要对生活的思考和沉淀 ,她以一部部作品实践着自己对文学的认识 ,而在这些作品中潜藏的重要线索则是其对女性命运本体的追问式的探索与思考 ,这种追问贯穿了王安忆写作的始终 ,《我爱比尔》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王安忆通过这篇小说告诉世人 ,政治或经济的解放与平等并没有使女性走出社会边缘角色 ,她们仍然依附着男性 ,仍然在心理和精神上附属于男性。王安忆在《我爱比尔》中充分展示了其前期对人生、对女性命运思索的伸发以及追问精神。  相似文献   

12.
通过陆小曼这位活跃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知识女性婚姻的个案描述,探讨了可能影响女性婚姻观念的因素。指出女性婚姻不幸的症结在于她们错误的婚姻观念。  相似文献   

13.
自《诗经》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便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无论是和平年代的盛世之音,还是战乱时期的伤时之怨,无不表达出这一生命的基本主题:生与死。生存中的离乱、迁谪、流落、失意等诸多不如意不完美,与内心中的焦虑、孤独、寂寞、苦涩等复杂而烦恼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所引发的便是对生存的焦虑忧愁和对逼近死亡的恐惧害怕,尤其以自然灾害频繁和战乱纷争不断的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如先民之《诗经》、屈子之《楚辞》,以其思索感受之深,描绘抒写之真,故最能感人。到了东汉末年,由于封建集权制度的岌岌可危、封建统治阶层的腐朽…  相似文献   

14.
康芬 《科技信息》2009,(34):I0130-I0131
《一小时故事》是一篇关于早期女权主义的作品。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当时社会历史的产物,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马拉德太太同样也是当时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的产物,但在丈夫去世后,她开始了有意识的觉醒,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对自由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解读张抗抗《赤彤丹朱》对涉及一家三代的红痣事件的处理,探寻作家触及"命运""身份"等敏感话题、痛说革命家史深度清理国史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棘心》主人公杜醒秋的心理历程的剖析,从而窥看到“五四”一代叛女们在决绝的反叛姿态背后,其精神上依然背负着传统文化的重荷,主体性的不足,独立性的不强,对母爱的反复吟咏恰是其明证.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文明是整个欧洲文明的源头 ,它歌颂的是个性的解放和张扬 ,它崇拜英雄 ,提倡民主。而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大国自古以来就宣扬着“温良恭俭让”的礼教思想。这两种不同的传统思想成为中西方人们的行为准则。在这两种不同文明的熏陶下 ,中西方女性的命运又如何呢 ?她们与不幸的命运的抗争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 ?笔者通过对《美狄亚》与《窦娥冤》两剧作一比较赏析 ,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女性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综合凯蒂三个兄弟的叙述为新角度,以浓缩凯蒂的嬗变形象为新线索,揭示了凯蒂的形象从姐姐到母亲、从妹妹到情人、从天使到妓女嬗变的三个阶段和全过程,合成了凯蒂立体的、全面的、动态的全新形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与《善恶家族》一书翻译有关的史料分析,我们了解到近代优生学被引入中国时,其理论与实践和复杂的婚姻道德价值判断纠缠在一起。优生学及其相关进化伦理学的引入,促进了一种精英主义婚姻伦理观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傲慢与偏见》中主要人物的个性分析,阐明了个性、婚姻与幸福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而他或她的个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个性即个人价值观念影响着他的婚姻观念。文中以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及简与彬格莱的婚姻为例分别阐述不同的个性对婚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