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于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由于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审美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使他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种差异也使人们赋予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意义,数字的使用几乎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探讨了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数字的不同象征意义以及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针对这些差异提出了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中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旨在减少对外交往中因数字而引起的误会,实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组成部分,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文化涵义也尽显不同。因此,每个民族,每一种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数字文化。了解数词的文化内涵是翻译好数字的重要基础。本文不仅对汉英数字文化内涵的差异进行解析,而且对汉英数字涵义之间所存在的"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异同背后的缘由。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明发展史表明,数学理性在西方宇宙观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描述宇宙结构上展现不可思议的有效性。中西方古代数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中西方古代天文学具有不同的理论建构。从中西方数学文化史意义上看,西方数学文化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理性精神的影响巨大,而中国古代民族文化中起理性建构作用的是周易,而不是中国古代数学。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交往习俗深层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文化习俗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以巨大的力量促使人们按照本民族的习惯进行交际。在阐述文化习俗特性的基础上,多视角地考量和揭示中西方交往习俗差异,剖析产生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在宗教、等级观念以及礼仪方面的差异,便于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加深彼此间的文化了解。  相似文献   

6.
人的文化感知深刻地规定着人对自身的体验和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任何一种视觉艺术表现离开特定的文化情境,都不可能被充分地理解和阐释。同样是对自然的描绘,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代表着不同民族、不同人群在各自文化系统中培养出来的不同的视觉表现体系以及艺术背后人的情感态度和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7.
藏族传统数字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文化是各种宇宙观、哲学观、宗教观、文化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反映和象征,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数字文化。文章从数字源流、数字异名、数字喜好、数字应用等方面对藏族传统数字文化进行初步探析,由数字文化角度探视藏民族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世界,展现藏民族非物质文化基础和独特的心理文化,发挥数字在跨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旨在从古建筑的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以明清时代的宫殿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建筑群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建筑进行比较,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对现在的影响.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简介;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通过中西方建筑材料、建筑本位、布局与装饰以及色彩、建筑价值的对比来阐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由来和对现在的影响.第三部分进行全文总结,综述差异比较的意义与启示.建筑方面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探讨这些不同,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反省我们的不足,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吸收有利于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新元素.  相似文献   

9.
汉英两种语言中均存在大量的动物隐喻词汇,它们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喻义。从概念隐喻入手,分析汉英动物隐喻词汇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和语义特征,探讨中西方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民族文化心理差异,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偏差和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0.
以含有前十个数字的成语、谚语、俗语为主要素材 ,分析了俄汉两种语言中数字的文化内涵。由于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 ,俄汉两民族赋予数字的文化内涵既有相同相似之处 ,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 ,学习和研究不同民族语言的数字不能只局限于对表象的理解 ,而应重视深层的文化背景知识 ,以便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1.
许翠 《科技信息》2012,(6):312-312
绘画作品的语言是指构成画面传达特定的思想感情、精神内涵的表现手段,色彩语言是其中一个基本因素,由于在绘画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东西方绘画中都备受关注。东方绘画以中国画(水墨画)为代表,西方绘画以西洋画(油画)为代表,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形成民族文化的因素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绘画在色彩方面的差异,本文主要探讨了东西方绘画中色彩的差异,希望通过了解这些不同点,有利于在各自的发展中,互相取长补短,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深藏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内部,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中西方不同的教育思想。大学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的基础课程,有其本身所固有的教学规律,但由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其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兰英 《海峡科学》2006,(4):88-93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里,人类的语言反映着人类普遍的共性,各民族语言虽然不同,但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解释词义.正是这种共性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依据.然而,由于各民族文化是在各自的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历史地形成的,所以民族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截然不同,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即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极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从而引起了交际失败.本文从英语语言文化的角度来认知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思维差异、两种文化中同一概念的信息差几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避免中式英语,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接近目的语,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饮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民族是由不同的地理等生活环境所造就的,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当然也包括不同的饮食文化。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等饮食文化也产生了严重的地域性。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在对饮食的认识、饮食的内容以及饮食的特点和要求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刘颖 《科技信息》2012,(5):279-280
衣食住行,食为天。中西方饮食习俗的不同根源于文化的不同,同时也是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中国饮食体现了等级与和谐并重的伦理文化,而西方饮食则体现着独立竞争、平等理性的社会理念。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差异充分体现了饮食与文化的差异。在愈来愈频繁的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掌握语言与文化差异有益于民族间消除误解,沟通顺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日本近现代史上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本族文化受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为了寻求民族发展,两国都翻译了大量的书籍文献,吸收学习西方文化。但两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都存在差异,因而两国的翻译活动也有不同。本文从两国历史背景和对西方的认识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审美价值取向的不同导致英汉词汇及表达方式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也影响了我国学生在写作时的表达力和说服力。我国学生若不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往往会造成误解。思维方式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它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  相似文献   

18.
传统节日承载着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性格、信仰、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民族文化内涵,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处在相互融合与相互碰撞中。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则是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相互碰撞与冲击的典型例子。对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进行对比,有利于筛检其在固有的价值观念、情感心理和文化符号方面所负载的积极因素和精神蕴含,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历史内涵,增强其文化传播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中西方文化在日常交际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礼仪形态。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民族主义的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武侠小说和西方骑士文学在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对待女性的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组织形式上均存在重大差异,而且它们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从一个方面揭示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传统的相似和区别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