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CO2加H2在三相床中一步法制二甲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甲醇合成C302催化剂与甲醇脱水CM-3-1催化剂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在高压机械搅拌反应釜中进行了CO2加H2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研究,使用CO2:H2=1:3(V:V)的原料气考察了温度、压力对反应转化率与各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祁连古大洋地幔流体化学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确定祁连古大洋地幔流体组成,采用分步加热质谱法测定了祁连造山带玉石沟蛇绿岩底部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中的流体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地幔橄榄岩中不同赋存形式的流体组分在200-400,400-800,800-1200℃释放形成3个释气峰,主要释气峰温度(400-800℃)与中国东部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相比较低.流体组成以CO2为主(平均303.87mm^3STP/g),流体总量和S02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428.84,16.55mm^3/g)高.纯橄榄岩与方辉橄榄岩不同的流体组成揭示二者形成环境不同.根据岩石成因、流体赋存位置和释出温度范围区分出4类化学组成和来源不同的古大洋地幔流体:祁连古大洋软流圈地幔流体:以纯橄榄岩橄榄石800-1200℃释气峰流体为代表,化学组成以CO2,H2和CO等组分为主;古大洋岩石圈地幔初始流体:以方辉橄榄岩800-1200℃释气峰流体为代表,化学组成以CO2和SO2为主;地幔交代流体:以400-800℃释气峰流体为代表,化学组成以CO2为主,其次为SO2和H2;后期蚀变流体:以200-400℃释气峰流体为代表,化学组成以CO2为主,次要组分为N2和H2.  相似文献   

3.
以加压流化床为反应器,锯末为原料,通过测定生物质空气气化产物的组成及其随反应条件变化的规律,确定了生物质结构与生物质气化气组成的关系。在700~850℃的温度范围内,以50℃为增量,考察了温度对气化产品气的影响。结果表明:CO是生物质气化的主要产物,在700~850℃的范围内,CO含量迅速升高,同时H2、CH4和烃类气体(包括CH4、C2H4、C2H2、C2H6、C3H6、C3H8)的含量也有升高,CO2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生物质加压空气气化的实验中,压力从0.5 MPa变化到1.7 MPa,随着压力升高,CO2的体积分数上升,而CO和H2的体积分数下降,CH4和烃类气体的体积分数随压力的升高有上升趋势。生物质空气-水蒸气气化的实验中,水蒸气与生物质质量比mS/mB从1.1变化到2.6,随着mS/mB的升高,CO2,H2的体积分数均有所上升。反应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助于生物质转化为气体;而压力越高越有利于CH4等烃类气体的生成,且随着压力的升高,反应器的处理量增大,反应程度加深;水蒸气的加入,减少了空气的消耗量,并生成了更多的H2及碳氢化合物,改善了产品气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污泥转化为富氢气体为目的,使用超临界水(SCW)间歇反应器,以Ca(OH)2为催化剂,主要考察了Ca/C摩尔比、反应温度对城市污泥在SCW条件下生成的气体组成、碳转化率以及CO2吸收率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a/C摩尔比的增加,气相产物中的CO2可以得到有效固定,同时促进碳转化率和H2产率升高。在600℃、30MPa的条件下,当Ca/C摩尔比为0.6时,CO2的吸附率达到95%,H2含量比Ca/C比为0时提高14.7。随温度升高,碳转化率和H2的体积分率逐渐增加,Ca的利用率也逐渐增大。温度为680℃时,CO2吸附率达到99%,H2含量达到43.7%。Ca(OH)2的催化作用在高温下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炼厂尾气的燃烧规律,基于对所有可能组成的炼厂气的分析,建立了燃气绝热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采用MATLAB编程求解,可用来求解任意组成的燃气的理论火焰温度和热效率,讨论了过量空气系数和燃气中二氧化碳、硫化氢、氢气、烯烃、烷烃等气体的相对组成对理论火焰温度及锅炉热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过量空气系数和二氧化碳、硫化氢含量是关键影响因素;理论火焰温度和锅炉热效率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CO2相对含量的增大,理论火焰温度和燃烧效率有所降低,CO2含量在20%以上时影响较为明显;H2S含量对排烟温度有较大影响,热效率随排烟温度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对亚乙烯基自由基(.C2H2)和3O2的反应历程进行计算,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下优化了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对其振动频率和零点振动能(EZPV)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反应物3O2进攻.C2H2的边端C形成了加合产物H2CCOO(INT1),由H2CCOO经过不同的反应通道得到了不同的产物P1(CH2+CO2),P2(CH2CO+O),P3(CH2O+CO),P4(HCO+HCO),P5(H+CO+HCO),与实验所得的反应产物一致.H2CCOO(INT1)通过异构化生成的H2CC(O)O(INT2),以及进一步生成的H2C(O)CO(INT4)是反应能够进行并生成P3,P4,P5的关键.P1为主要产物,而生成产物P3,P4,P5的多条通道中也存在主要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7.
采用甲醇合成 C30 2催化剂与甲醇脱水 CM- 3- 1催化剂组成的复合催化剂 ,在高压机械搅拌反应釜中进行了 CO2 加 H2 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研究 ,使用 CO2 ∶ H2 =1∶ 3(V∶ V)的原料气考察了温度、压力对反应转化率与各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α-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催化剂, 考察了Pt催化条件下毫秒级快速重整C2H6的催化反应特性.通过测定重整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情况,讨论了直接反应模型和间接反应模型.结果表明:混合气中燃氧摩尔比(r=n(C2H6)/ n(O2))和反应进气中氮气体积分数(φ(N2))对产物的选择性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混合气中r和φ(N2)的提高,C2H4的选择性逐渐增大(最高达70%),H2和CO的选择性(S(H2)、S(CO))降低;混合气体积流量(qV)对产物的选择性也有明显影响,当qV=4 L/min时S(H2)和S(CO)达到最高,分别为40%和75%;C2H6快速催化氧化的产物比例受到多相催化反应与气相反应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公式△H=-0.1196n/A计算了乙醚和丙酮分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反应的温度,并推测了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的机理.乙醚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理论值为3272K,与测定温度3134K接近,误差为4.40%.丙酮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理论值为1292K,与测定温度173K接近,误差为1.49%.根据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推测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机理为:(1)O2+hv→2O·;(2)(C2H5)2O→4C+4H2+H2O(乙醚),CH3COCH3→3C+2H2+H2O(丙酮);(3)H2+O·→H2O+hv;(4)C+O·→CO+hv;(5)2CO+O2→2CO2.  相似文献   

10.
含氧亚甲基联苯液晶的合成及介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3个系列含氧亚甲基酯的化合物:H2n+1CnOC6H4C6H4OCH2C6H4CO2-CmH1m+1(系列A),H2m+1Cm-O2 CC6H4CH2-OC6H4C6H4O-CH2C6H4CO2-CmH2m+1(系列B),H2m+1Cm-O2CC6H4CH2-OC6H4O-CH2C6-H4CO2-CmH2m+1(系列C),n=8,12,16;m=6,12,14,16.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对其介晶性研究发现,除化合物C-14和C-16外,这些化合物都具有介晶性.m相同时,系列B化合物比相对应的系列A化合物有更高的清亮点;系列B化合物比系列C有更高清亮点和更宽的介晶相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1.
含六员螯环FeSCNNP的双核铁羧基簇合物的合成和谱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Fe3(CO)12与两个前配体五叫杂环SP(C6H4OR)(S)N(C6H5)NC(Me)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含μ--SCNNP双桥基的双核铁羰基簇合物Fe2(CO)6[ μ-SC(Me)NN(C6H5)P(C6H4OMe)](1)和Fe2(CO)6[μ-SC(Me)NN(C6H5)P(C6H4OEt](Ⅱ),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的表征,这类簇合物中含有硫,磷链SCNNP双齿配体,它们与两个金属原子形成两个六员螯环,增强了簇合物骨架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用Co(CO)8与3个含硫、磷杂原子的有机前配体反应,得到两四核和一个六核含硫、磷原子配位分子片的新颖钴羰基族合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1HNMR和MS等谱学表征,确定它们的化学组成如下:族合物Co4(μ3-S)[P(S)(OCH3)2]2(CO)9、Co(μ,η^2-S2)[P(O-i-C3H7)2]2(CO)10(Ⅱ)和Co6(μ3-S)2(μ-P五节杂环化合物)(μ6-η^3-P五节环化合物)(μ-CO)(CO)10(Ⅲ),对它们可能的立本结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3.
纳米流体强化CO2鼓泡吸收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两步法制备了多种乙醇基质纳米流体,建立了一套纳米流体强化气体吸收实验装置,分别测试了CO2在体积分数为0.01%-0.10%的Al2O3-C2H50H、MgO-C2H50H、SiO2-C2H5OH、TiO2(5nm).C2H50H、TiO2(25nm).C2H50H、Ti02(60nm)-C2H50H纳米流体中的吸收浓度曲线,得到了纳米流体的体积分数、纳米粒子的种类和粒径等因素对C02吸收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吸收强化效果随着纳米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纳米流体中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加而减少.此外,还对纳米流体强化CO2吸收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氢细菌固定CO2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批培养条件下固定CO2氢细菌的生长及底物消耗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最佳气相比为V(H2):V(O2):V(CO2)=3.5:1.0:1.0;在30℃、pH=7.0的条件下培养40h,每mL培养基菌体干质量达1.6mg,每g细胞干质量含蛋白量为718mg。菌体产率分别为Y(H2)=3.00,Y(O2)=0.65和Y(CO2)=0.54,并得到了菌生长和底物消耗模型。  相似文献   

15.
<正>在合成氨生产中,从造气工段制得的半水煤气经脱硫后的主要成分是H2、CO、N2、CO2等气体.为了制得合格的合成原料气,需要将CO变换为H2.CO+H2O→ H2+CO2  相似文献   

16.
ZrO2—NiO陶瓷气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得了ZrO2-NiO气敏材料,对其半导体特性与气敏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了它们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导电性,对O2、CO、C4H10等气体和氯仿、甲苯、汽油、酒精等蒸汽的敏感性,给出了材料组成,烧结温度与灵敏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络合物(C16H33NH3)2MCl4(M=Cu2、Mn2),用元素分析方法确定了其化学组成,用DSC手段确定了它们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并计算了相应的熵值,对该类化合物的IR光谱进行了谱带归属和解释.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管制作微型气体发生器,将制气、集气、储气都用注射器来完成,能够制取H2、O2、Cl2、NH3、CO2、NO、NO2、SO2、H2S、HCl、C2H2等多种气体.  相似文献   

19.
基于SF6等气体组分分析在电气设备故障/缺陷诊断中的显著作用,采用双通道气相色谱-脉冲氦离子化检测器(GC-PDHID)建立了SF6电力设备中17种常见的气体组分(CO、CF4、CH4、CO2、C2F6、C2H2、COS、C2H4、C2H8、H2S、SO2F2、C3F8、C3H6、C3H8、CS2、SO2、S2OF10)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发现,通过采用双通道气相色谱的方法将不同的气体组分切换到由0.5 nm柱和Poropak Q柱组成的通道A以及由HP-5毛细管柱组成的通道B,17种气体中除了C2H4与C2H6、C3H6与C3H8无法分离外,其余各组分均得到的良好的分离。同时,PDHID对这17种气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7种气体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检出限(LOD)为10-8(SO2F2)~10-6(CO2)。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对该15种气体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用以上的方法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中气体组分进行分析,检测到N2、O2、CO2、CF4、SO2、SO2F2等。其中,SO2和SO2F2的检出说明该GIS设备内可能发生了火花放电。  相似文献   

20.
将(C5Me4H) C4H3S,(C4H3S)C(CH3)(C2H5)(C5H5)和2- CH3C4H2O(C5Me4H)分别与Mo(CO)6,Ru3(CO)12和Fe(CO)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3个新型的双核配合物[(η5-C5Me4C4H3S) Mo(CO)3]2,[(η5- C5H4)C(CH3) (C2H5) (C4H3S)Ru(CO)2]2和[(η5- C5 Me4(2 - CH3CH2O))Fe(CO)(μ-C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氧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