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的以课程为中心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模块化教学成为了技工院校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但相对于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而言,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模块化教学仍然是一块软肋,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为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本文以模块化教学改革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德育教学课程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农村教师正确地把握新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师生互动教学和因地制宜进行教学,是当前推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适切需要。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设计与实施中淡化德育、回避德育和不讲德育的教学倾向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廖冬 《科技信息》2013,(4):262-262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德育渗透有限、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教材内容较多、教师取舍随意、教师教学改革动力不足等教学现状,影响了德育目标的实现。如何改善这些现状,进而找到一条可行的德育教学改革之路,是本文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实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国家倡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该文主要对中职院校所开设的德育课程学科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及要求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于现阶段的中职德育课教学现状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提出了如何促进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进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质量,并且为实现中职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马列德育部德育教研室,围绕育人环境,开展了教学改革,提出了以立足课堂,搞好搞活50分钟教学入手,课内课外结合,实行双向互动,发挥超出课堂有限空间的影响力的一些新思路、新做法.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给中职德育课教学带来了机遇,中职德育课应该抓住机遇,探索新媒体下的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本文分析了传统德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新媒体技术给中职德育课程带来的机遇,并对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马列德育部德育教研室,围绕育人环境,开展了教学改革,提出了以立足课堂,搞好搞活50分钟教学入手,课内课外结合,实行双向互动,发挥超出课堂有限空间的影响力的一些新思路、新做法。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全国高校正在加紧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学校、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框架的推动下,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团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实验课细节之处,抓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德育品质,价值观念;一方面挖崛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思政素材,通过改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选取典型案例对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力争在传授知识同时,激活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内涵的教化功能,培育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学科的重要主干课程之一,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课程,课题组教师对如何搞好该课程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各部分知识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首先对课程知识模块化,然后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方法是有效的,该教学改革方法可推广到其他课程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德育课程教学过渡环节,直接关系着德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是不断优化德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手段。加强德育课程教学过渡环节,要贯彻必需性、灵活性、目标性、主体性等基本原则,建立起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课堂内外之间,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贾汝会 《科技信息》2008,(3):273-273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德育的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探讨了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特点及一些可行方法。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掘德育因子,无疑对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德育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在此笔者就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高职《微生物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华 《科技资讯》2011,(34):161-161,163
本文对高职《微生物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目标的确立、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整体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方法以及课程项目化教学效果的分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推动《微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更多合格的高职生物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自己在《菜点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实践,从本专业技能教学的现状、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等三个方面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菜点制作》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作用。该文在对德育和社会主义思政教育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教与育的本质解读课程思政,并把改革具体落实在教学风格的民主化、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关注学生价值观等核心概念的形成,引导学生多维度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如何对工科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当前教学环节面临的一项挑战。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PLC)"课程为例,主要从PLC课程理论教学改革、PLC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以及PLC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强调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突出了实践创新能力,特别是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课程群建设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是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基于此,青海大学从课程群建设的理念出发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间的衔接、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团队的培育、课程实践教学以及延伸课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并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分析了工科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所面临的师生认知偏差、课程德育目标缺位、思政元素挖掘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同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以网络工程专业的“操作系统”课程为例,从纠正师生认知偏差、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德育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并结合专业特点探讨了在工科类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探索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斯珩 《科技资讯》2013,(24):173-174
本文针对电子技术课程,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适应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课程教学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提高为目标。"六位一体"能力型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影响较大、较实用的一种。该研究者经过多年的高职教学实践,结合课程实际,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该文针对"六位一体"能力型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教学改革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希望能高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陈琴 《海峡科学》2016,(4):95-96
该文分析了职业女院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分别是:深化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有机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