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新疆部分,源于“建党精神”,融合了“南泥湾精神”和“抗大精神”的精髓,扎根新疆大地孕育发展,在新疆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思想稳定器”的作用。在党的二十大后的历史新阶段,继续弘扬“胡杨精神”,对于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促进“文化润疆”工程推进,提升“团结稳疆”精神动力,保证“长期建疆”的正确价值引领有着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雷锋精神是多种具有“正能量”精神的综合体:学习上的“钉子精神”,工作上的“螺丝钉精神”.处事上的“春天精神”。情操上的“傻子精神”,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一滴水要融入大海”的团队精神等。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具有典型中国范儿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大学具有传播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流文化的时代任务。该文就当代大学倡导学习雷锋及其精神的时代意义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既是政治救亡运动,也是思想解放运动。在实施“科教兴国”的今天,弘扬“五四”精神要由注重弘扬“五四”的政治斗争精神转而弘扬“五四”作为思想解放运动所蕴育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以及勇于探索、除旧布新的精神和着眼青年、张扬青年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东莞科技》2005,(1):40-41
在我看来,企业家精神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这三者构成了我所说的血肉丰满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5.
“老西藏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进军和解放西藏、建设和发展西藏的过程中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西藏军民扎根边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建设边疆伟大的精神指引。我国学者对“老西藏精神”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化对老西藏精神的研究,应根据时代特征深入挖掘“老西藏精神”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建设工作中的价值;采取多样的研究方法;加强“老西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其他精神的比较研究;打破响应化研究固有模式,谋求常态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胡风的“主观精神”说是七月派创作实践的理论支柱。作为七月派旗手的胡风,既是“主观精神”说创始人,又与七月诗派成员一道成为“主观精神”说的积极践行者。同时,七月派的创作实践又反哺了“主观精神”说,丰富了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7.
大爱精神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服务”的大学精神以及新型“教学观”“师生观”的核心和体现,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灵魂。本文针对大爱精神的内涵,大爱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以及在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弘扬大爱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百色起义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强大精神动力,要把百色起义精神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培育求真务实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大胆创新”,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坚定信念”,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百折不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大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团结奋斗”,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人际关系;“自强不息”,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是不同内涵和定位的两个精神实质,川陕苏区红色城市在其文化宣传中,长期用红四方面军“十六字”军训训词解读“红军精神”,并用这个单一、平淡的红色文化口号进行宣传,使川陕苏区红色城市文化氛围和文化自觉意识正在淡化,挖掘“川陕苏区精神”更多更深的文化内涵,重新进行红色文化名城定位迫在眉睫。由此界定“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的内涵,对巴中地区开发红色城市历史文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赵琪  周晶  范萌 《科技资讯》2022,(14):156-158
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去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成长为能工巧匠。“工匠精神”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的统一,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经济的转型、企业、职业院校及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生存发展均需要“工匠精神”做基础,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精神是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的核心构成要素。在学校变革过程中,随着学校文化生态范型的转换,必将凝结新的学校文化精神。而新学校文化精神建构的可能方向是生命—创造—审美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社区精神的灵魂。从构成要素看,道德是社区精神的核心要素;从功能上看,道德是社区精神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道德资本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它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是提升社区精神的保证,是弘扬社区精神的前提。建设和谐社区,需要加强道德资本建设,进一步彰显社区精神的人文意义,提升社区精神的时代内涵,强化社区精神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精神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一个图书馆灵魂与支柱的图书馆精神所应具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阐释民族的概念、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着重论述民族精神的培育基础及新的生长点。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克服民族的精神痼疾,保持民族自尊自信精神为基础;其新的生长点立于先进化之上,要靠各级政府部门、化工作、化传媒共同培育。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广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学界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地讨论。本文在吸收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围绕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导向和方式方法等三个方面做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6.
抗非典精神与新世纪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里,始终伟岸屹立且日益繁荣昌盛,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起作用。中国共产党是继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集大成者。当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提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非典精神。这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对民族精神的大发扬和大培育,对彻底战胜这场重大灾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产生巨大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谈新时期雷锋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上熠熠生辉已整整40年。雷锋精神对当今社会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其意义体现为“八性”,即: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群众性、统一性、一致性、国际性与文学性。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应当通过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历史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实践等各种途径,加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生物新课标的需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在实验生物教学课程中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诗精神危机的表现之一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市场化的大潮造成人们价值观改变和社会的转型,也造成了新诗与时代的隔离、对生命意识的淡漠等。诗歌精神重建应当十分关注新诗的人文关怀精神,诗人应当提高自己的人格和艺术修养,诗歌应当与时代命脉交相促进,应当从个体的生命关怀出发,在对整个人类的关注中上升到一个新的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