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富克 《科技资讯》2010,(21):57-57
制冷剂循环系统控制方法:(1)根据制冷剂进口处的制冷剂温度控制制冷剂流入制冷剂回路的流率。(2)探测在热交换器上游和下游位置处的制冷剂压差。(3)当探测到一个预定的压差值时,根据制冷剂进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而取消对制冷剂流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制冷剂参数对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流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低压、混合制冷剂的入口压力、温度、组分的摩尔分率对流程制冷剂流量、压缩机功耗、冷却水的冷却量及丙烷预冷量的影响,利用所编制的计算机软件计算了这些参数对流程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制冷剂流量受高压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以及混合制冷剂中甲烷的摩尔分率影响较大;压缩机功耗受高压制冷剂的温度、低压制冷剂的压力及混合制冷剂中甲烷的摩尔分率影响较大;冷却水的消耗量受低压制冷剂的压力及混合制冷剂中甲烷的  相似文献   

3.
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中原料气与制冷剂匹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高、中、低3种压力和2种成分组合而成的6种原料天然气,利用Aspen HYSYS流程模拟软件对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PPMR)进行了模拟研究,考虑了混合制冷剂高低压变化、混合制冷剂组分改变,从中获得了制冷剂组分与原料天然气Cp-T热力性质以及混合制冷剂高低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混合制冷剂组分的选择依赖于原料天然气Cp-T热力性质,而混合制冷剂高低压会影响制冷剂组分和流量.6种原料天然气在不同混合制冷剂高低压下的PPMR流程比功耗的比较结果表明:原料天然气的Cp-T性质是决定整个PPMR流程的功耗高低的关键因素,而混合制冷剂组分和高低压对系统功耗影响较弱.对于某一固定原料气,混合制冷剂的组分和高低压应当根据原料天然气进行合理选取以避免不必要的能耗增加.  相似文献   

4.
空调工况下非共沸制冷剂蒸发时的换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空调工况下非共沸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换热特性,探明制冷剂和换热流体间温差的沿程变化规律,建立了制冷剂的蒸发换热模型,根据标准的空调工况确定了制冷剂的蒸发物性参数.利用制冷剂状态方程得到蒸发过程中温度与焓的对应关系,计算出制冷剂和换热流体在蒸发过程中的温差.通过归纳沿程位置的温差变化,得到它的变化规律,对大多数非共沸制冷剂,换热温差沿程呈非线性变化,这为合理设计蒸发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最后应用上述方法对15种非共沸制冷剂的蒸发特性进行了评价,发现R407C制冷剂换热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当前使用的制冷剂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制冷剂的化学性质和空气动力学角度指出现行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制冷剂替代产品的两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制冷技术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制冷剂及其替代物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在环境问题尤其是温室效应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以制冷剂的替代和发展为主线,对几种常用制冷剂及其替代物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制冷剂的选择标准和参考意见,并对制冷剂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做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臭氧层和减少温室效应,应该回收制冷剂,但情况并不如人意。制冷设备内的制冷剂排入大气有两种途径:泄漏和人工排放。泄漏是不容易发现的,也难以避免。人工排放则是明知制冷剂还保存在制冷设备内,也要割破管道把制冷剂排放到大气中,这有很大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其实这是一个控制制冷剂排放的重要关口和契机,使用适当的回收技术和设备可以将"人工排放"变成人工回收,既防治了污染,又可回收得到制冷剂。但现实是,小型制冷设备的制冷剂并没有进行回收,障碍在于没有经济上适用的技术和设备。这应是制冷剂回收技术和设备的重要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8.
混合制冷剂R134a/R600a与矿物油互溶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混合制冷剂R134a/R600a与矿物油组成的混合物,在气-液相平衡时的温度和压力进行了测量.在R600a的质量分数为8.7%~28.6%的范围内,对R134a/R600a组成的混合制冷剂与矿物油的互溶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当矿物油与制冷剂完全溶解时,混合制冷剂/油的饱和温度-压力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矿物油在混合制冷剂中的溶解度只与它和R600a的质量比有关.随着矿物油与R600a质量比的增加,临界互溶温度逐渐上升;与无矿物油的混合制冷剂相比,矿物油与混合制冷剂互溶后,其饱和压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为了控制现行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对几种替代制冷剂的特性分析,从而说明替代制冷剂替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刘孝刚 《江西科学》2021,39(4):698-700,744
制冷设备快速维修阀门无需割开压缩机工艺管口就可以建立起制冷系统和外界的连接,保证在制冷剂不泄露的情况下对制冷剂进行回收,对制冷设备进行捡漏、抽真空、充氟、回收制冷剂等维修工作,有效控制了制冷设备中制冷剂的随意排放,缩短了维修时间,做到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控制体热平衡和熵平衡导出换热过程火用损失率方程 ,利用换热过程的火用损失率方程得到了 3种天然制冷工质 (氨、二氧化碳、丙烷 )和常用卤代烃制冷工质在不同换热方式下的综合特性 ,并在相同换热模式下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上述几种天然工质 (尤其是氨 )其流动与传热的综合性能优于R2 2 ,R5 0 0和R114等几种常用的卤代烃工质  相似文献   

12.
热泵干燥装置的低环害热泵工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低环害热泵工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可用于热泵干燥装置的12种纯工质、7种非共沸混合工质和6种高温热泵工质,对低环害热泵工质的设计和优选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制冷剂替代的基本方向,分析了常用替代物的基本性能,探讨了制冷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CSD状态方程的应用,为十一种常用致冷剂确定了方程中相应的计算常数,并以其中两种为例,对其热力性质进行了详细计算。计算结果与1981ASHRAEHandbook的图象数据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5.
以R32与R125为对比制冷剂工质,用基于Lattice-Boltzmann方法的新算法计算了混合制冷剂R410A与R407C的动力粘度.分析了误差,探讨了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提出要选用合适的对比工质,考虑不同组分之间受力等措施来提高精度.结果表明:在选用合适的对比工质后,R410A的平均计算误差5.2%,最大误差7.0%;R407C的平均计算误差5.5%,最大误差8.0%.计算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对混合制冷剂动力粘度进行有效计算.  相似文献   

16.
制冷工质替代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们已经发现CFCs进入同温层会破坏臭氧层,并加剧温室效应。为了保护臭氧层,世界各国对制冷工质的替代工作也在加紧进行。文章阐述了在传统的氟里昂制冷剂逐步禁用后,一些国家在新工质替代方面所做的尝试及结果,并以氨制冷剂为重点说明了制冷工质应向着自然工质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一些制冷剂液体混合物粘度预测方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国际《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禁用CFC和HCFC类物质的要求,亟待寻求它们的替代物。目前,一些制冷剂的混合物是替代CFC和HCFC物质的理想制冷剂。在混合型制冷剂的筛选及空调制冷设备的开发过程中,粘度是不可缺少的参数之一,但是许多制冷剂的混合物的粘度数据还很少。考虑双分子作用模型,得出了一个制冷剂混合物粘度的预测公式,并对公式进行了简化,只要知道制冷剂液体混合物中纯物质的粘度和分子量,就可以方便地算出混合物的粘度,经验证,该公式可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制冷剂有限时间泄漏扩散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斯模型不能计算有限时间泄漏扩散场浓度的缺陷,研究并得到了储罐系统制冷剂泄漏时质量泄漏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建立了制冷剂一维、三维扩散数学物理模型,通过求解模型解析解和数值解,解决了制冷剂储罐有限时间泄漏扩散的浓度分布问题,比较了点源有限时间泄漏扩散模型和高斯烟雨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前者更能反映泄漏制冷剂的实际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制冷剂的4个热力学基本方程,提出了热物性状态参数的求解方法,编制了NATP程序,计算了氟里昂族3种制冷剂的热物性参数,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