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旨在介绍J2EE应用平台,设计并实现一个就业信息系统。该系统将高校毕业生应聘、用人单位来校招聘、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就业指导、毕业生精准帮扶、毕业生数据管理、就业机构信息为一体,实现学生从高校到社会信息的高校管理、有效挖掘,从而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精准,为高校招生工作、专业的开设工作、教学工作、就业服务提供必要的、真实的数据支撑。从而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
程茜  易烽  邹奕 《科技信息》2012,(12):233-233,235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高校通过建立毕业生资源库,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就业问题。但现阶段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着诸如相关数据理解表层化和主观性偏差等问题。本文对某高校现存的大量历史招聘数据实施数据挖掘建模,通过对毕业生的求职公司类型的预测和可信度对比,辅助高校相关部门对毕业生实现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工作。从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改革,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3.
任树根 《咸宁学院学报》2016,(4):147-149,152
职业指导是联系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了诸多问题。本文指出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及用人单位招聘时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阐述了职业指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安志诚 《科技信息》2007,27(7):191-191
就业信息是职业学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基础,是通向用人单位的桥梁,是择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更是顺利就业的可靠保证,就业信息掌握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要学会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并科学合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实现就业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违约的行为给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影响。这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诚信缺失现象不仅有损大学生、用人单位的形象,同时也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已引起了社会、用人单位和高校的普遍关注。因此,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违约行为,分析其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了解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状况,更广泛地搜集毕业生需求信息,为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本文采用访谈、调查问卷、现场调研的方法,先后考察31家公司企业、50多所中学,对招聘信息来源、市场对专业的需求量、招聘单位对求职研究生的综合要求以及中学教师工作和需求现状,做了详细而深入的考察与研究,为广大研究生在校学习明确了发展方向,为即将毕业的同学提供了一定的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同时也为学校开展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云求职"作为以网络招聘平台为载体的就业渠道,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备受关注,但现有研究却鲜有考察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以疫情防控时期高校毕业生普遍采用的"云求职"方式为切入点,对500名2021届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回归分析发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求职渠道差异会影响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家庭相对收入、学习成绩、"云求职"渠道是高质量就业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家庭相对收入情况起负向预测作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和"云求职"渠道起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使用JSP开发工具与MySQL数据库,设计并实现出一个基于Android平台的轻量级招聘系统,为求职者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网上求职提供便利。系统采用J2EE架构,服务器端采取SSH(Spring-Struts-Hibernate)3层组合设计框架,运用负载均衡技术可较好地实现数据交互及网络信息管理。客户端以Android手机可视化界面的形式,能够为求职者提供个人信息管理与网上应聘,为企业或商家提供岗位信息发布及网上招聘等主要功能。最后,提出了把该招聘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的形式有效集成到本地高校的实习就业微信公众号平台中,以及在已有系统中添加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方面感兴趣的"内容推送"功能模块的设计将是未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曾维佳 《科技信息》2011,(7):I0125-I0126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于Web的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正是针对当前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式,为学校做好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化的解决方案。本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负责就业管理工作的老师使用,向毕业生提供一些招聘信息、就业指导及相关的政策信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就业。本系统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便捷、可靠的信息平台,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管理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手持多份录用通知仍继续求职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基于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最优化决策倾向对大学毕业生求职行为强度和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优化决策倾向显著正向影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行为强度,进而正向影响大学毕业生获得录用通知的数量,但对求职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对于大学毕业生拿到录用通知后继续求职这种现象应辨证看待,不能仅停留在对大学毕业生道德的指责上,要正视最优化决策倾向这种决策风格的正面影响。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大学毕业生理性看待获得录用通知数量问题,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并谨慎开展就业明星评选活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合理利用大学毕业生的最优化决策倾向,科学招录并最大化地吸引人才。建议在进行人才招聘时纳入最优化决策倾向测量,对不同类型的大学毕业生采取差异化的吸引方法,并慎重采用短时间签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罗强 《科技信息》2010,(8):I0009-I0009
随着高校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就业信息成为指导学生开展就业职业规划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高校就业工作者不断加强现代技术的学习,只有全方位收集信息、科学利用信息、正确处理信息,才能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有效对接,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2.
在“双向选择”就业机制下,求职是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目标的重要阶段。地方高校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就业竞争中相对处于不利地位,必须重视求职的思想和技术准备等问题,克服自身弱点,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赵季秋 《科技信息》2009,(7):221-221,23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岗位和国家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的求职需要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用人单位更加挑剔、就业毕业生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偶发因素多的问题。在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现实情况下,给大学生就业尤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求职的艰难.在这样的一种现实情况下,离职院校应对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技巧上给予科学、合理、实用的训练并加予指导就显得更加及时和必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求职,这也是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温州市高校招聘大会上的140家用人单位与475名温州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温州大学毕业生的现状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通过比较这些差距,分析原因,建议深化教育改革、促进供需匹配,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社会实践、诚信意识的教育与培养,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呈上升趋势,诚信意识淡薄、制作虚假简历、随意违约、面试时的不诚信行为及用人单位招聘时的弄虚作假等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诚信缺失现象及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分配方式,把毕业生就业分解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评价问题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配对最优化的问题。建立双向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量化评价指标的计算模型,以满意度计量评价结果,提出了双向满意度的概念,建立了使两者配对达到整体总满意度最大的整数规划优化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使理想的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问题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是一项繁杂的事务,既关系到毕业生个人,又涉及到用人单位、学校、和政府主管部门。用信息化的方法构建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及信息处理系统.可以完善就业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就业指导效率,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就业信息的主动推送服务,是进一步提高高校就业工作信息服务质量的努力方向。通过推送服务。可以把就业招聘信息主动提供给应届毕业生,把原来被动地等学生上网查询就业信息改为主动地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提高了信息化服务的内容和层次,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更快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栗梅 《科技信息》2011,(14):73-74
目前,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困惑和挑战。就业信息采集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条有效措施。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例,本文试就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扩招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打破了"统分统配"的就业模式,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增强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