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论文收集了安徽省2012-2015年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了三阶段DEA模型对安徽省各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同时根据实证结果证明了产业结构、政府支持以及人员结构是影响安徽省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三阶段DEA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发现、培育、使用和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为基础,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深入探究安徽省科技创新人才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省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评价的全流程管理,并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评价结果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利用1991—2008年度安徽省经济数据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科技投入冲击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脉冲响应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稳增加。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三大产业结构的产值结构、劳动力结构和劳动生产率结构特征研究了浙江省产业结构对经济贡献率,利用熵数值模型讨论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贡献值走势,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1978-1990年与1991-2008年的各产业贡献率变化情况和城乡贡献率变化情况。对于优化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
基于2006—2015年安徽省谷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种植面积、产量等数据,运用LMDI分解法、数理统计和GIS技术,定量探究了安徽谷物增量格局、种植面积和单产对谷物增量的贡献率,对增产的各地级市谷物增量构成和贡献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0年间安徽省谷物产量增加了733.72×10~4 t,玉米、小麦和稻谷增产幅度分别为78.12%、45.94%、6.35%,谷物增量贡献最大的是小麦,比例达60.54%;2)从谷物增量贡献量来看,小麦优势地位明显,玉米增幅大增产贡献提升较快;从增量空间格局来看,安徽省13个地级市因小麦主要贡献导致增产,2个地级市因玉米主要贡献导致增产,只有1个地级市因稻谷主要贡献导致增产;3)种植面积增加引起的增量占谷物总增量的35.14%,由单产提升贡献的增量占谷物总增量的64.86%,时序上,谷物种植面积贡献率总体呈下降,单产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4)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和淮南6市对安徽谷物增量的贡献达66.53%,是安徽省谷物生产的主力。 相似文献
7.
8.
一、安徽省企业科技创新的总体情况
1.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223家企业共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313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5.7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6486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2.25%;初级技术职称人员12467,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7.2%.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创业创新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安徽民营企业创新意识增强,研发投入加大,创新成效显著。2017年,安徽规上工业中,60%以上的研发人员和新产品开发、70%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研发机构都集中在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安徽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文章归纳总结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进展,但东西部之间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因此缩小地区间差距,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意义。我们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运用SPSS12.0对我国31个地区2002年多项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反映了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现状。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科学性、合理性、代表性原则,力求全面、完善、真实地反映各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以全国31个地区为样本,选取反映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7项统计指标,建立了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国内生产总值(X1亿元)、人均GDP(X2元/人)、全社… 相似文献
11.
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本文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2009年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反映出我国各地区的第三产业经济实力极不平衡,并据此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本文研究结果对我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与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我国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2002年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客观反映我国各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总结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科技创新政策发展的演进历程及实施成效,首次提出"贯彻落实、探索突破、创新试点"三个阶段划分法,并对进一步改革完善安徽省科技创新政策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测算产业结构对碳减排的贡献程度,根据2000—2009年的GDP相关数据,在产业结构自然演进情景下,采用因素分析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预测2020年的GDP相关数据,并测算各产业增加值所占GDP的比重及能源强度。结果显示:自然演进情景下产业结构对2020年实现全国碳减排目标的贡献率仅为35.86%。基于产业结构自然演进下无法实现碳减排目标的现实,拟定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情景。比较分析两种情景所得数据,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结合其他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共同作用才能达到减排目标。该研究为制定有效的碳减排措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
旅游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突显,为探究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1995年~2016年安徽省宏观统计数据,以黄山旅游风景区为例,选取安徽省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水平、人口数量和铁路里程四个指标,利用Eviews软件对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检验,得出消费水平和人口数量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显著推动作用,最后提出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旅游市场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支持对象、使用额度、运营机构、使用范围、兑现形式等5个维度分析与比较了湖南、武汉、山东、杭州经开区、安徽马鞍山、北京、南京江北新区等7个地区创新券政策的特点,并将现有创新券政策分为实体机构管理与平台管理两种运行模式.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工业企业专利数据库整理而成的各省市自治区专利数量与质量交互项模型估计,评估了创新券政策效果:①创新券政策主要通过权力让渡显著提升了各地区企业的专利数量能力,但引发了企业动机偏误和专利质量能力抑制问题;②创新券政策通过"专用代币→降低技术外包成本→缓解内部R&D资源挤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提高了企业R&D资源投入的专利产出能力,但引发了企业创新能力分化的"马太效应";③在通用通兑和互认互通机制实施过程中,企业专利数量能力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但专利质量能力方面未发生明显变化.建议从加强需求层面调查以拓宽服务范围、明晰服务方技术人员收益方案、探索跨区域通汇通兑机制,建立健全创新券政策评价体系等角度进一步对政策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