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薇 《科技潮》2012,(3):48-49
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物联网产业发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哪些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美国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备受人们关注。本文追溯了物联网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介绍了物联网的原理和相关技术,分析了物联网在绿色应用方面的巨大市场潜力,指出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又一次技术革命。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物联网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为全球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关键词。世界各国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国家性战略规划。美国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日本提出了"U-Japan"计划;韩国提出了"U-Korea"构想;欧盟发布了新时期下物联网的行动计划。我国已经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工信部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北京成立了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上海以世博会为契机大力推进物联网基地建设及龙头企业培育;广东省积极建设珠三角无线城市群;浙江省在杭州、嘉兴、宁波及绍兴等市积极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江苏省确立以无锡为核心区的发展战略,努力将无锡建设成为"感知中国"中心和国际知名的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电子信息产业是厦门市的支柱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30%以上。当前厦门的智慧城市、美丽厦门建设、促进信息消费也急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因此,如何抓住新机遇,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厦门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着,这也就推进了我国物联网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相关的公司企业及部门应充分挖掘物联网技术的潜力,重视改善此项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该文笔者根据我国当前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物联网技术对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何种影响,并指出了该技术在当今时代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将使人类社会步入智能化和统一化的时代.物联网产业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更为重要是物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其核心的价值除了经济增长之外.更重要的是物联网提升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丁岚  王奇峰  刘冰 《科技信息》2013,(17):17-18,20
物联网作为新一轮信息技术的代表,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高地和下一个竞争周期的国家竞争的制高点,其应用价值正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本文研究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物联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等学校在开展物联网技术研究,推动物联网技术发展中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产业需求优势和专业人才培养优势。结合高校优势,论述了高校在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标准制定、产业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物联网产业初步形成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各类农业专家系统、配方施肥系统、监测预警系统、质量追溯系统等农业专用软件平台、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咨询、软件服务等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但存在地域和领域发展不均衡、技术支撑不足、产业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化竞争不足的问题。结合中国农业物联网产业现状,从加强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发展资金扶持政策、培育农业物联网产业集群、创新农业物联网商业运作模式和服务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从单一的产业模式发展为综合化产业模式,并且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逐渐应用到农业产业中以满足当前社会生活的需求。互联网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通过将其与传统农业结合在一起,衍生出“智慧农业”的新产业,有效地改变了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态系统功效失调等问题。因此,以Java Web为基础,对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此来为物联网的应用以及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概念及无锡物联网产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关键技术,分析了中国物联网的产业发展情况,讨论了无锡市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重点,提出了一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发展进入快车道,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日益走近人们的生活.国内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乃至手机制造企业纷纷布局相关市场、抢食产业蛋糕,然而综观当前智能家居应用,似乎仍是“看上去很美”,其大规模商用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界定共享金融是以产业链为产业载体、物联网为科技载体、"政产学研金"为协同要素的产融结合模式。厘清杭州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机理,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杭州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能力,设计物联网的智能化循环路径并构建集群联动模式的物联网产业格局。最后,对打造物联网产业与共享金融相融合的智慧城市综合体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2.
杨佶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7):16-17,29
近几年,物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展现出广阔的前景。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建筑行业成为建筑行业面临的新课题。介绍了物联网目前的发展情况,阐述了物联网应用对建筑行业的意义,从建筑行业的不同环节着手,物联网在建筑行业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对建筑行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仲启秀 《科技资讯》2014,(33):138-139
分析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现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提出了符合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该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与专业拓展方向,最后结合该院开设的建筑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实际情况,给出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具体课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关于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一、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浙江省是国内开展物联网产业研究、开发较早、技术研究实力较强的省份之一,处于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具有明显的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和提升潜力。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海霞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4):25-26,43
2009年以来,物联网概念在国内乃至全球都成为热潮,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产业规模是互联网的30倍,是一个万亿元级的产业。本文先介绍了物联网的由来,阐述了其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状况,然后详细分析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制约物联网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传感器、移动网络、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勃兴,物联网作为变革人类社会的重要力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作为“互联网+”与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物联网凭借强大的产业重塑能力,引爆了一场“感知中国”的热潮.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南粤大地正以“智慧广东”为主旋律,谱写出物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的美妙乐章.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物联网产业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引导和培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行业应用日益深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物联网发展总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去年12月28日,广东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物联网CEO领袖峰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物联网行业的优秀企业以及大学、科研研发机构的代表200多人参加了大会,共同见证了联盟的成立,并就物联网产业发展及技术创新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瑞 《科技信息》2013,(3):128-129,180
本文对当前全球物联网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和面临挑战进行了分析,对运营商在这个产业中所处的地位和未来需要发展的方向以及运营策略做了概览。  相似文献   

19.
王德真 《科技资讯》2023,(16):249-252
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工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双碳背景的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创建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装配制造产业发展的问题,该文对双碳背景下的制造业智能仓储管理现状分析,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并且对系统的基本结构进行描述,从而为我国仓储管理系统和物联网系统的结合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慧物联网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展开,实实在在地催生了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两大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或网络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新的先进生产力,是当前利用科技红利的主攻方向之一,是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希望所在,是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保障。加快网络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注入新的体制活力,是对阻碍网络产业发展的体制进行建设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