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ICP为代表的等离子体光源是6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发射光谱分析的新光源。但是,常用于ICP光源的气体为氩气,不适于卤素等非金属元素的测定,且氩气用量大,耗电量也高,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MIP可以氩、氦或氮为工作气体在常压下工作。在以氦气工作时,能够激发包括卤素在内的所有元素。但是,由于放电是在谐振腔内的石英管中形成,功率又小,所以样品承受能力很小,不适于溶液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 在Babat发现无电极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放电之后,60年代早期,Reed对如何稳定ICP作了开拓性的研究.但最先把ICP作为光源用于发射光谱分析的是Greenfield和Fassel.ICP发射光谱分析的登场,使萧条一时的一般发射光谱分析的面貌焕然一新,它不仅保持一般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而且具有灵敏度高,再现性好,干扰少,工作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1990~2006年问有关高纯稀土氧化物中痕量金属杂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MS)检测法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ICP—MS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ICP—MS直接测定高纯稀土材料中痕量杂质以及分离技术与ICP—MS联用测定高纯稀土材料中痕量杂质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将的光谱分析计算工作曲线法推广到电弧光谱分析工作中。我们研究了铜中钨的分析(分析线为W.4008.76与W.2397.11),用了不同的电弧电流、狭缝宽度和电极距。研究的结果证明的方法可以推广到电弧光源,但可能分析的浓度范围比火花光源狭小,同时谱线自吸的因子b应从实验确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射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CCP)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进行不同气氛下的表面改性处理,研究氩等离子体和氩/氧混合等离子体对PET薄膜表面形貌、成分、亲水性和结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氩/氧等离子体处理相较于纯氩等离子体处理,由于氧的化学活性,提升了等离子体的化学作用,处理后PET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加,并引入大量含氧官能团,显著提高了薄膜的亲水性,提升了其与金膜的黏结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DSC法及对淬冷试样进行X射线分析的方法,研究了β-W在氢中和氩中向α-W的转变过程。非自然β-W在纯氢中升温时,约在280℃失去所吸附的氧,其解吸热为71—75kJ/molO_2。β-W至α-W的转变温度约为520℃,转变热为-14kJ/mol。这一转变过程并不一定要经由生成WO_2的阶段。在纯氩中这一转变温度要比在纯氢中高。将β-W看作是由溶解氧所稳定的一种钨的亚稳相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型表面波激发微波等(?)于体谐振腔,介绍了谐振腔主要部分的构造和设计要点,并与圆柱形和矩管形谐振腔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比较,用该谐振腔作光源,研究了常压(?)和氩微波等离子体在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气相色谱分析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微波等离子体增强辉光放电光源,通过对低合金钢、碳铜中的各种元素的检测,考察了其光谱分析性能和对实验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电弧法制备的纳米Fe粉为原料,采用在空气中露置和氩离子轰击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氧化和钝化。利用X射线(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研究了Fe纳米粉氧化后的形貌、显微结构、含氧量和氧原子的位置。比较了钝化与未钝化的纳米Fe粉中,氧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粒子具有完整的形态,有效晶粒尺寸在10—40nm之间,氧化集中在颗粒的表面。在空气中露置相同时间后,经氩离子钝化的纳米Fe粉中,氧的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产品的应用实例,叙述了工业纯钛合金的材料特点及焊接性,并针对纯钛合金采用手工钨极氩弧存在的问题,采用自动TIG、自动MIG、等离子焊接高效焊接技术方法进行焊接研究,并对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出纯钛合金采用高效焊接技术进行焊接,不仅能保证常规性能,而且在焊接效率方面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用长弧氙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镓灯、镝灯等几种光源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镓灯的效果最好,其降解速率高于其它光源,所得到的反应速率常数是常用中压汞灯的1.24倍.从光子对TiO2的作用机理及光谱分析结果可以证明,光源的紫外部分辐射强度愈高对反应愈有利.并为光催化反应中光源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曝光不足部分曲线的应用问题我们知道在照象光度学中通常只能应用乳膠特性曲线(即 D—logE 曲线)的正常曝光部分。对于微弱光源例如天体光源以及光谱分析中的弱线就常呈现曝光不足现象,给采用照象光度学的应用带来了一种不方便。为了把曝光不足部分特性曲线拉直,李维根据阿卑尼的抛物线公式,改用光密度的方根为直坐标而画出 D~(1/2)—logE 曲线,他找到当 D~(1/2)<1.2时显然可以得到一条直线。我们中间之一曾经改用曝光时间为横坐标而画出 D—t曲线,当光密度<0.4时显然可以得到一段直线。  相似文献   

13.
根据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体模型数字化产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文主要是针对这一应用研究了ICP算法的原理以及使用场景。实践验证ICP算法产出实体模型的过程,并加深了对ICP算法的理解。在经典ICP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邻域的ICP算法的特性以及优点。在该文中,也研究了GA(遗传算法)的原理。它主要是基于生物遗传进化特性进行高效精确查找的算法。GA与ICP特性相结合,可以通过遗传算法原理精确找到点云中匹配的点的集合所构成的几何体。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光源条件下PVC涂层膜材料的光氧老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氯乙烯(PVC)涂层膜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UVB313和UVA340型紫外灯管为光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研究其光氧老化过程.对老化过程中试样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并进行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以探究其光氧老化动力学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光源条件下试样的光氧老化机制没有发生变化,但当累积紫外辐射能相同时,试样的老化程度并不一致,这是由两种光源的发光光谱不同造成的,因此,互易定律不适用于PVC涂层膜材料寿命预测模型的建立.根据两光源发光光谱的不同,引入有效紫外辐射的概念,依据改进的Schwarzschild定律建立了不同光源条件下PVC涂层膜材料老化结果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碳纤维布(CFRP)加固后砼—砖组合墙的抗震性能,对2组开有洞口的墙体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其破坏形态、裂缝分布、荷载、滞回曲线、延性系数、应力—应变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CFRP加固对砼—砖组合墙体的影响,并与加固后的纯砖墙试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CFRP加固后的砼—砖组合墙试件的开裂荷载提高了16.67%,极限荷载提高了31.43%以上,延性提高了77.8%以上;CFRP加固后的纯砖墙试件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均无明显提高,延性提高了10.3%。表明CFRP加固可以显著提高砼—砖组合墙的抗震性能,且加固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纯砖墙的加固。为CFRP加固砼—砖组合墙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子通  李禾 《河南科学》1991,9(3):33-36
本文用 X 射线衍射法对人体胆结石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谱分析数据及红外光谱进行了分类鉴定,为确定胆结石的成分及类型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许红斌 《广东科技》2012,21(9):204-20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ICP—AES)是在近三十年中不断地发展,在冶金分析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合金材料中的元素种类及含量的测定分析和痕量检测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合金材料的性能方面的更高要求,ICP—AES技术将会面临更困难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纯扭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用于高架桥桥墩、输变电杆塔、风力发电支架等时,其抗扭性能是十分重要的,纯扭性能的研究是进行压扭、弯扭、压弯扭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纯扭的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以名义含钢率和空心率为变化参数,设计了4根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试件和1根实心方钢管混凝土试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且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纯扭试件的扭矩—转角关系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后期承载力;名义含钢率越大,承载力越大;空心率为0.4的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与实心方钢管混凝土纯扭试件力学性能接近。采用本文的有限元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和实心方钢管混凝土纯扭试件的扭矩—转角关系全过程曲线。  相似文献   

19.
掺铅TiO2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板表面制得均匀的TiO2,并利用浸渍法镀pb2 得到掺铅的TiO2,用紫外漫反射、荧光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掺杂铅离子使TiO2的荧光峰明显增强,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吸收明显增强.以紫外灯为光源,通过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发现掺铅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明显大于掺Ag,Bi及纯TiO2薄膜,这是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种修正的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出Pb[Zr0.52Ti0.48]O3(PZT)铁电薄膜.对溶胶的整个制备过程进行了红外透射光谱分析,对制备的铁电薄膜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由XRD图可以看出,退火温度在600℃以上时,薄膜结构为纯的钙钛矿结构.由P-E曲线可以看出,经600℃退火处理的PZT薄膜具有良好的铁电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