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了以奥氏体及索氏体为基体的高铬白口铁的组织和高温硬度。研究结果表明,铌的加入能有效地提高高铬白口铁的高温硬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基体组织的蠕墨铸铁与石棉基摩阻材料配副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100%铁素体基体蠕墨铸铁具有最低的磨损量,最高的摩擦系数,因此具有最低的磨损率。就摩擦磨损特性而言,100%铁素体的蠕铁可以作为蠕墨铸铁刹车毂的首选材料。不同基体组织蠕墨铸铁的摩擦磨损特性除了与基体本身的性质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摩擦表面在磨损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冲击磨损试验研究了离心铸造白口铁与重力金属型铸造白口铁的抗冲击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离心铸造白口铁的抗冲击磨损性能高于金属铸造的白口铁,并且在高冲击功条件下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的方式,研究了以同一种合金由离心铸造与静力金属型铸造所生产的两种白口铁的组织与性能。研究发现,离心铸造白口铁的碳化物呈板块状,基体组织为等轴晶,且屈氏体进一步细化;离心铸造白口铁的韧性与硬度均高于静力金属型铸造白口铁,其中韧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白军  金刘锋 《科技信息》2012,(6):166-167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高温7中蚀磨损是目前阻碍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的主要技术难题。现在人们重点研究其磨损机理及有效的防磨措施。本文先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磨损的失效机理,采用电弧喷涂合金涂层,并使用氩弧重熔技术制备得到了具有冶金结合的耐磨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了硬度实验及分析,高温冲蚀磨损试验及分析,显微组织分析。分析表明:熔覆层表面硬度高达1200HV,组织均匀,与基体之间冶金结合,并表明熔覆层的硬度是20G铜的6~7倍,耐高温冲蚀性能为20G钢的2.5~4倍。涂层的磨损行为介于塑性和脆性磨损之间,并以塑性磨损为主,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冲蚀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用于石料破碎的白口铸铁锤头的锻造工艺、热处理工艺等.现场装机试验表明:这种锤头的使用寿命为高锰钢锤头两倍以上. 本文还分析了控制白口铁锻造锤头质量的因素、白口铁锻造锤头的耐磨机理和技术经济性,指出白口铁锤头锻造工艺为白口铸铁在受冲击载荷磨粒磨损工况下的应用及破碎机锤头的生产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含钒钛的低合金高强度碳锰钢的热轧状态组织中发现一种粒状组织。随着这种组织的出现,钢的冲击韧性发生很大波动,有时甚至下降到很低值。为了探明粒状组织形成的条件和原因,本工作进行了几种不同的轧制工艺试验。结果得出一系列影响因素,诸如终轧前的待温、终轧温度和变形量及冷却速度等。试验结果证明粒状组织产生的本质原因乃是具有粗化了的奥氏体晶粒的钢,受到某种程度的过冷所致。 本工作也研究了粒状组织形成机理,结果发现,粒状组织是由基体和“岛屿”两部分组成。基体是魏氏组织铁素体,而“岛屿”是被魏氏组织铁素体围挤在中间的富碳奥氏体的转变产物。 根据试验研究,提出了这种钢合理的控制轧制方案,能够保证得到高强度高塑性等预期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8.
从煤矿竖井提升罐笼衬套的实际服役条件出发,采用普通灰铁、悬浮石墨灰铁、杂铜三种材质试样与钢丝绳具有同样材质对磨付之间互磨损来模拟实际钢丝绳与衬套之间的相对运动,分析衬套耐磨性。并对悬浮石墨铸造灰铁中的石墨形态、基体组织、力学性能及滑动摩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其磨损机理。研究表明,加0.3%石墨粉进行悬浮铸造,并经退火处理的灰铸铁是一种价格低廉、耐磨性好、与钢丝绳磨损最小的新材质,适合代替杂铜制造的罐笼衬套。  相似文献   

9.
通过与静力金属型铸造磨球相比较,研究了离心铸造白口铁磨球的组织特点与耐磨性,研究结果表明,离心磨球的碳化物呈板块状,基体组织为等轴晶,且屈氏体进一步细化,离心磨球的硬度不因离心铸造发生明显变化,但其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离心磨球的抗冲击磨损性能高于静力金属型磨球,并且在高冲击功条件下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高铝铜合金激光熔敷层高载荷干摩擦下的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高铝铜合金涂层,对涂层进行较高载荷下的干摩擦磨损实验研究,测定不同载荷下涂层的摩擦系数,观察涂层的磨损形貌,测量涂层不同载荷下的磨损失重量,探讨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外加载荷的增加,激光熔覆层的摩擦因数变化很小,其值在0.65~0.83,具有很好的摩擦稳定性,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加逐渐增大,但不同载荷下涂层的磨损机理不同,在100N的较低载荷下,涂层以磨粒磨损和刮擦磨损为主,随载荷增加到200、300N时,磨损失重的主要原因是切削磨损和磨粒磨损,当载荷超过400N时,涂层的磨损形式则以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剥落磨损的复合磨损形式体现.  相似文献   

11.
低合金白口铁碳化物形貌及其分布状态,强烈的影响其强韧性和抗磨料磨损性能。本文主要论述了低络稀土白口铁,在铜和铝的共同作用下,其共晶碳化物形貌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主要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在适当的铜、铝含量时,共晶碳化物有明显的呈孤立块状分布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被细化。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白口铁的强韧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单体成形挤压机铰刀的服役条件出发,选择了低铬钼白口铸铁做为饺刀材质。为了解决铰刀小头加工问题,采用了双金属镶铸。通过装机运转,证实了低铬钼白口铸铁铰刀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与国内广为应用的其他合金饺刀相比较,表现出较高的寿命。  相似文献   

13.
残余奥氏体对高铬白口铸铁磨料磨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改变高铬白口铸铁(15Cr-2Mo-1Cu)的热处理工艺,得到一系列残余奥氏体数量在0~60%范围内变化的基体组织;考察了残余奥氏体对低应力、高应力和有冲击载荷存在的动载磨料磨损特性的影响;运用X射线新方法测定了各种磨损后残余奥氏体诱发马氏体转变的数量、层深及分布梯度.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奥氏体对耐磨性的影响与磨损系统和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应用相似准则推导了球磨机模型的设计条件,确定模型的设计参数。利用设计的模型装置对 稀土低碳白口铸铁及中锰球铁磨球进行模拟对比耐磨试验,并与工业对比耐磨试验进行比较,二 者结果吻合较好,其磨损曲线和磨损形貌很相似。文中对磨球的失效机理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试了不同合金元素加入量、经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处理的奥贝球铁磨粒磨损性能,研究了其磨粒磨损机制,发现在低应力的疲劳磨粒磨损条件下,奥贝球铁以切削机制磨损,通过减少合金元素镍加入量、降低奥氏体化温度和等温淬火温度,都使得奥贝球铁的磨粒磨损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一种珠光体型白口铸铁-稀土低碳白口铸铁作为电厂磨煤机磨球材料的可行性、 讨论了它的成分与配料、熔炼控制与变质处理、铸型工艺与铸件冷却等问题。耐磨试验与工业应 用试验表明:稀土低碳白口铸铁磨球使用情况良好,在软磨料磨损条件下是优良的抗冲击磨损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WC-Co硬质合金棒为增强体,采用消失模镶铸工艺制备了硬质合金/高铬铸铁基表层耐磨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微观组织和三体磨料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界面微观组织的观察发现,由于硬质合金表层的熔解和W、C、Co、Fe、Cr等合金元素的扩散,硬质合金与高铬铸铁界面出现了厚度约为800μm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生成了含有W、Co、Fe和Cr元素的碳化物,确保了增强体和基体之间为良好的冶金结合.三体磨料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热处理态和铸态)的6~8倍,这是因为增强体的高硬度及其与基体间的良好冶金结合,使得复合材料在磨损过程中,增强体对基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从而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磨料颗粒加速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的切割效果,以固液两相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磨料颗粒在前混合磨料水射流中不同阶段的运动受力模型,分析和研究了磨料颗粒的加速机理和运动规律.理论研究表明,磨料颗粒在高压管路中加速不明显,主要加速过程是喷嘴收敛段、圆柱段和射流在大气中的核心段.数值计算结果证实了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同样的材料所需压力仅为后混合磨料水射流的1/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中铬铸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制了一种不含镍的中铬铸铁以代替镍硬Ⅳ型铸铁,并研究其成分、组织与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铬铸铁中可加入适量的铜、锰代替镍,以提高淬透性;但同时使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合适的铜量需视壁厚而定.加入适量的铝进行炉前孕育处理,细化了碳化物,导致机械性能的提高.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使中铬铸铁得到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研制结果表明:中铬铸铁在常规机械性能及抗磨粒磨损耐磨性上己接近或迟到镍硬Ⅳ型铸铁水平,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但淬透性仍低于镍硬Ⅳ型铸铁.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高铬铸铁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磨料磨损耐磨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含铬15%、20%、28%,含碳2%~4%,含硼和不含硼,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共计72种成分状态的高铬系铸铁进行了低应力和冲击条件下的磨料磨损试验;测定了其宏观硬度,显微组织和碳化物数量;对宏观硬度、碳化物数量与耐磨性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磨损条件不同,磨损机理不同,其耐磨性的影响因素也不同,低应力磨料磨损的耐磨性与碳化物数量明显相关,冲击磨损的耐磨性与宏观硬度明显相关。此结论对根据不同工作条件合理选用高铬铸铁的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