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纪念竺可桢先生先后设立了竺可桢科学史讲席和竺可桢科学史奖,文章详细介绍了三届竺可桢科学史讲席的举办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以及竺可桢科学史奖的奖项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纪念竺可桢先生先后设立了竺可桢科学史讲席和竺可桢科学史奖.文章详细介绍了三届竺可桢科学史讲席的举办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以及竺可桢科学史奖的奖项内容.  相似文献   

3.
"三位一体"的科学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应该祝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成立50周年。我演讲的题目涉及科学史的功能与价值。科学史获得社会的认同依靠什么?我们学科生存的环境、发展的环境,我称之为学科生态学,这实际上关系到整个科学史学科的发展。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认识,这方面大家已有许多讨论,我在这里来谈谈个人的看法。我把最近在数学史方面考虑的问题,延伸到整个科学史来论述。由于个人的背景,我举的例子大部分来自数学史,请大家谅解。不过我想,所选择的例子对科学史来讲,也应该具有一般意义。“三位一体”,英语“trinity”,原是宗…  相似文献   

4.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2005年7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中外科学史学者参加了这次北京盛会.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是中国科学史的一件盛事.《科学时报》周刊为这次北京盛会特别开设了“中国科学史巡礼”专栏,逐一介绍国内各知名科学史研究机构,梳理中国科学史发展的状况和脉络.该专栏共介绍了全国八所有名的科学史研究机构,分别是: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3.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4.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5.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6.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7.广西民族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室;8.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本文为转摘《科学时报》科学史大会专刊2005年7月29日发表的介绍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的特稿.小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5年“国际物理年”的由来,回顾了经典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20世纪划时代的物理学革命所带来的科技革命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评述了爱因斯坦1905年所发表的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在科学史上的重要性,以及爱因斯坦在近代物理学革命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熹论"义"     
马继武 《潍坊学院学报》2004,4(1):100-101,104
本文以“义”为题。简略论述了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义”这一伦理范畴的诠释,认为朱熹所论之“义”。大致上可从两方面加以理解:(1)义者,天理之所宜;(2)义者,心之制。在此基础上。朱熹又将“气质之性”与“理”、“气”相混杂。进而杂揉以阴阳五行观念,对人所具有的“义”之品性加以限定。  相似文献   

7.
台湾学者张之杰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对科学史产生了兴趣,但一直没有写过正规的科学史论文,直到1996年1月为了参加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研讨会,才认真地写了一篇科学史论文.在研讨会上,这篇论文让人感到新奇,也让张先生有了自信.此后,张先生放弃探索多年的民间宗教、民间文学和西藏文学,而专心于科学史研究.1997年,张先生发起成立了“科史会”.此后张先生成果不断,发表科学史论文三十余篇,一般论述文章百余篇,得到科学史界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有一颗小行星,默默地运行了几十亿年,还没有名字;有一位学者,在科学史领域默默耕耘了半个世纪,成就非凡。今天,我们用席泽宗的名字来命名这颗小行星,使这颗小行星,因席泽宗的名字而万众瞩目,使席泽宗的成就,通过这颗小行星而光耀人间。”这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8月17日的所庆五十周年暨“席泽宗星”命名仪式大会上主持人的祝辞。席泽宗院士是与新中国科学史研究一起成长起来的老一辈学者,是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研究机构——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见证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五十…  相似文献   

9.
本提出一种基于“知网”(HowNet)对所提取关键字权重进行调整的新闻图像检索方法,方法中还利用“知网”中对表示情感的词的分类方式,提供了一般图像检索系统尚不支持的对于感情和情绪等抽象概念的查询.通过对18000幅从“新浪”下载的新闻图片所进行的测试,本提出的方法在查全率和查准率方面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合肥科技》2006,(12):13-13
中科大21日下午隆重举行“赵忠尧大师讲席”教授授聘仪式,聘请实验高能物理领域国际知名学者、美国密西根大学高级研究员赵政国博士为大师讲席教授。  相似文献   

11.
乔治·萨顿为了科学史事业奉献一生,除著书立说之外,他还开创科学史专业教育,创办国际著名科学吏刊物Isis和Osiris,威立美国科学史学会等,因此被后人誉为科学史之父.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萨顿的个人传记.《乔治·萨顿的激情》一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广泛的资料收集,通过萨顿对人生、婚姻、事业充满激情的这个视角再现了萨顿为科学史奋斗的历程.在写作方法上,作者超越了“功德碑”式的传统方法,开创了科学技术史人物传记写作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2.
对国际科学史大会(ICHS)、国际科学史研究院(IAHS)、国际科学史学会(IUHS)和青年科学史奖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江晓原教授一心想研究古典文学,却“误打误撞”,撞到了科学史研究的道路上,成为中国科学院席泽宗院士的第一个研究生,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他是科学史专家,却一直关注科学文化,传播科学文化,走在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边界上.按他的说法,他的所为是“听从内心的呼唤”。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史蕴含着极其丰厚的教育营养,因而科学史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应该通过揭示科学结论的发现过程和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奋斗历程两条途径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科学史教育的价值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教师自我充实.  相似文献   

15.
万:何先生。您是我们早已久仰的前辈。您为中国科技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年3月。我有幸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访问。在访问人文社会学院时。我提出要采访科技史界的一些著名专家。并跟黄一农教授说。我打算采访他。他连忙说:“你应该先采访我的先生何丙郁教授.”我说:“好的。但何先生在澳大利亚。怎么和他联系呢?”黄一农教授当即拨通了您的电话。于是我和您有了第一次而且是越洋通话。您欣然同意我们在参加北京国际科学史大会时访谈.这个愿望今天实现了。我感到非常高兴.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终于在北京召开了。作为中国科技史研究事业的倡导者和支持者。您几十年来为之付出了很多心血。请您谈谈国际科学史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感想.  相似文献   

16.
2012年4月2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以下简称“科技史系”)共建研讨会在北京雁栖山庄召开。会议由科学史所张柏春所长、王扬宗副所长和科技史系执行主任石云里教授分别主持,科学史所各研究室和研究中心负责人及科研处、研究生部、综合实验室相关人员与科技史系教授、科研骨干共计28人参加了会议(图1),就“十二五”期间所系共建的机制及科研与教学、实验室建设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友好会商。  相似文献   

17.
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和技术科学、环境科学、数量经济学、交叉科学、科学史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它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18.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50年所庆是一个令人鼓舞、令人振奋的日子。1978年,我第一次到所里来。那一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当时数学史专业招生单位只有科学史所和内蒙师大。刘钝、王渝生考到所里,师从严敦杰和杜石然两位老师。我和罗见今考到内蒙师大,师从李迪老师。当时我们4个人还是年轻的学生,现在已经两鬓微霜了。30年,有很多变化,但是我们热爱数学史专业没有改变。借此机会,我代表天津师大数学史专业的同仁向科学史所领导、各位先生、图书馆和编辑部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果说,30年来我们在数学…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底张柏春领导的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的伙伴小组已经完成了预期的“中国力学知识的发展及其与其他文化传统的互动”五年研究,该小组的论著撰写与出版工作进入了最后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游客“涂鸦”是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本文对游客涂鸦的积极、消极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涂鸦的积极意义表现在:有助于考古和历史研究,有助于游客心理分析,有助于旅游景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保护;涂鸦的消极意义体现在:大量破坏了文物,在其他游客中起到了视觉污染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阻”和“疏”的两种游客涂鸦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