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硬件木马旁路检测方法的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自差分分析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基于旁路信号特征分析提出了两点假设:a.相同采样窗口内旁路信号的噪声变化小;b.不同激励下硬件木马的旁路特征存在差异.对同一采样窗口内不同激励的旁路信号进行自差分分析,将安全芯片与待测芯片的直接对比转变为自差分信号的相对差异分析,从而降低工艺噪声和环境噪声的干扰.提出了自差分分析的旁路信号模型以及相应检测流程.搭建了基于在线可编程门阵列芯片的验证平台,以8051微处理器内核为实验对象,采用马氏距离度量多点旁路信号差异,验证了假设的正确性,构建了待测芯片集合,成功检测出逻辑规模低至0.025%的硬件木马.  相似文献   

2.
针对硬件木马检测问题,分析了功耗旁路信号的统计特性,建立了木马检测问题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耗旁路信号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大间距准则(MMC)处理旁路信号,构建体现基准芯片与木马芯片旁路信号之间最大差异的投影子空间,通过比较投影之间的差异检测集成电路芯片中的硬件木马;采用物理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上实现的高级加密标准(AES)加密电路中植入不同规模的木马电路,分别采集功耗旁路信号(各1 000条样本),并利用MMC方法对样本信号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MMC方法能有效分辨出基准芯片与木马芯片之间旁路信号的统计特征差异,实现了硬件木马的检测.该方法与Karhunen-Loève(K-L)变换方法相比,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侧信道检测方法检出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的检测方法.通过对芯片功耗进行建模分析,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旁路信息中的微小差异进行放大提取,获取主特征,然后使用马氏距离进行判别区分,识别硬件木马.基于自主设计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检测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占母本电路面积0.6%左右的硬件木马.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制造变异和噪声对已有硬件木马检测方法的挑战和干扰,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弱木马信号检测技术,能够在较大的制造变异和噪声的背景下提取出木马特征信号.首先,将木马检测问题建模为特征提取模型,然后提出了一个基于时域约束估计器和主成分投影的统一子空间木马检测方法.并通过特定的子空间投影或重构信号分析,证实弱小的木马信号可以与各种噪声和干扰区分开来.该方法为已有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消除制造变异和噪声影响的方法.设计实现了2个时序硬件木马,在ISCAS89基准电路上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并在FPGA上进行了硬件实物验证,实验结果均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旁路分析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电路芯片在不受控的制造过程中可能会被嵌入恶意电路结构,形成硬件木马,这给集成电路芯片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而利用传统的测试技术很难发现这些硬件木马.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非破坏性的、基于旁路分析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它通过对芯片功耗瞬态变化情况的分析,采用奇异值分解算法对功耗进行统计处理来检测芯片中的硬件木马.在FPGA芯片上的硬件验证结果表明,即使在测量噪声和工艺扰动较大的环境中,文中方法也能检测出面积比原始电路小2个数量级的硬件木马.  相似文献   

6.
针对集成电路芯片在制造过程中可能被嵌入恶意硬件电路、形成硬件木马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硬件木马设计技术.利用扩频通信原理,对芯片中的密钥或秘密数据进行扩频调制,有意形成器件噪声级别以下的电磁泄漏旁路,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技术提取秘密信息.对示例性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密码电路的攻击实验表明,该硬件木马利用15 800个电磁信号样本,成功获取了AES中的8bit密钥.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硬件木马的侧信道检测普遍采用基于降维与主特征提取的分类方法,该方法在选取有用信息过程中可能会损失包含木马特征的关键信息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该方法在不损失有用信息的基础上,采用无监督学习的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对母本信息与待测信息进行分类判别.基于FPGA搭建了验证系统并对侧信道电流信息进行采集.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占母本电路面积0.16%的硬件木马.  相似文献   

8.
针对集成电路中的硬件木马问题,开展了基于侧信道分析的硬件木马电路功耗模型的设计和优化工作.在完成建模的基础上,分析了木马电路对模型参数的影响.针对木马检测中的工艺偏差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型优化算法.该方法利用协方差矩阵完成数据的投影变换,从而减小工艺偏差噪声对测试的影响.经仿真验证表明建立的模型与实验得到的数据基本符合.通过对测试电路进行蒙特卡罗分析,完成了工艺偏差噪声的仿真,同时验证了模型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旁路信号采集时存在信号偏移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关系数移位对齐的旁路信号处理方法。分析了旁路信号偏移现象及其成因,包括时钟抖动、触发延迟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偏移对相关系数的影响,验证表明,采样范围内的偏移越大则相关系数越小;提出了基于相关系数移位对齐的旁路信号处理算法,按照最大相关系数对应的偏移,依次将各旁路信号轨迹与首条轨迹对齐;构建了实验验证系统,对汉明重量模型与旁路信号轨迹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环形振荡器(ring oscillator,RO)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受到工艺偏差的严重影响,导致木马检测准确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RO硬件木马检测进行工艺偏差校正的方法.首先,根据硬件木马和工艺偏差对芯片供电电压变化的不同反应特性,改变测试数据中两者所占的比重,获取大致工艺偏差影响范围,然后削弱测试数据中工艺偏差的影响,突出和显化硬件木马的影响,最后通过马氏距离以及欧式距离等判别方法识别出硬件木马.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测试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0.61%,片内工艺偏差下可以有效检测出工艺偏差校正前无法识别的硬件木马,木马电路的大小等效为44个与非门.并且提出的方法可以扩展应用于包含片内工艺偏差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