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2019年4月13日,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官方汽车服务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活动现场,吉利汽车正式签约,并启动主题为"科技吉利,悦行亚运"的亚运战略。而吉利汽车的总部,就位于杭州堪称"创业福地"的高新区(滨江)。在杭州,像这样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几乎天天都在上演。近年来,杭州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丰富创新载体,不断提高创新活跃度,创新创业已成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创业、创新、创造汇聚创客力量,融资、融智、融合构筑共同家园。在杭州这片沃土上,创新创业的力场  相似文献   

2.
<正>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核心。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在未来五年,预计将集聚30万名创新创业人才、1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为杭州科创人才集聚区。在创新全球化的今天,要把"大城西"打造为杭州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主平台和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如何吸引高端人才与高端企业入驻杭州,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人才生态环境,显  相似文献   

3.
<正>11月27日,由台州众创联盟杭州中心和杭州台州商会联合举办的"创业创新,两地联动"——台州众创联盟杭州中心(以下简称杭州中心)启动仪式圆满落幕,开启了杭台两地台州籍创客的创业服务新篇章。活动由杭州中心主办,杭州台州商会联合主办,楼友会、浙江青年创业学院、杭州创业发展促进会、台州在杭青年联合会、安信股权投资、海智创业茂·台州智谷、贝壳社、筑英台协办。  相似文献   

4.
正一座城市的创新速度,代表着城市的生命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城市综合发展的战略推动力。杭州,这座拥有2200多年人文历史的秀丽古城,正以独一无二的创业氛围,踏实努力的创新精神,领跑全国创业创新前列。新物种涌现,新品牌爆发。在整体投资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5.
《杭州科技》2015,(3):36-41
<正>4月,在钱塘江畔,杭州高新区(滨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500多名创业精英共赴杭州高新区(滨江)首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群英大会,探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共同话题。会上,一个10亿元规模的滨江众创基金宣布启动,高新区(滨江)政府还为基金聘请了首批16位创业导师。难得一见的是,在  相似文献   

6.
4月26日下午,作为"美国硅谷清华学子杭州行"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外清华学子杭州创新创业座谈会在西子湖畔举行。50多位海外学子,带着各自的创新技术和创业项目,与杭州市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面对面,畅谈创新创业。中共杭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强  相似文献   

7.
正历时六个月,经过七大行业领域赛事的层层选拔,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暨第三届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的14支"王者战队",9月25日,会师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他们展示出自己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勇于搏击风浪、奋勇争先的"弄潮儿"风采。最终杭州联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一  相似文献   

8.
正核心目标——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同意杭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遵照国务院批复意见,以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为核心,加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编制了《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送审稿)》、《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一座城市有一个梦想,杭州的梦想就是成为"创业之都"。1990年10月,杭州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家高新区成立。新世纪的第一年,杭州向科技人员和企业家提出了"创业在杭州"的口号。2004年,杭州选择"和谐创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今天,国家层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杭州打造"创业之都"的实践再次令人关注。本期"杭州科技"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在新一轮创业热潮中,杭州的科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创新创业国际合作等,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2019年夏季,杭州即将启动全国双创周系列活动。《杭州日报》推出"向梦而生,筑梦杭州——杭州创新创业典型系列报道",《杭州科技》杂志也将以"双创"为主题推出系列专题。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图片、一场  相似文献   

11.
正杭州: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宁波:打造"国际范"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湖州: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衢州:打造活力迸发的"浙西创新型城市"杭州: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到2020年,杭州区域创新体系更加优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创新资源要素有效集聚,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创新效益大幅提升,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杭州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源头创新和知识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在网络  相似文献   

12.
杨轩 《杭州科技》2015,(2):14-18
<正>经过这几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超高速发展,杭州已跻身于创业的一线城市了。在"创业圣地"梦想小镇,李强省长亲自参与了开园仪式,号召大家"努力把梦想小镇打造成全球创业高地"。正是自上而下对创新创业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让杭州在这一波互联网创业浪潮中取得了鲜亮的成绩。笔者整理了近年杭州创新创业工作中涌现的"风云英雄",一方面供  相似文献   

13.
<正>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镇,其科技成果转化直接影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杭科院创业园秉承“创新、创业、创优、融智、融资、融合”的理念,紧紧围绕着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功能定位,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载体,建立“孵化-加速”全链条孵化模式,打造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人才培养互融互通的大生态体系。依托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结合富阳区及整个杭州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建设规划,根据现有的基础条件,创业园重点聚集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布局。目前,创业园累计培育孵化企业300余家,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杭州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呈现经济增长中高速、经济结构中高端、发展效益中高质的明显特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是杭州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必要途径,是经济转型背景下政府自身改革的迫切需要。本调研课题回顾总结了杭州推进创新创业的  相似文献   

15.
正杭州:营造更具活力和持续动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十二五"以来,杭州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示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扎实推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16.
两创示范工作,即杭州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杭州自入围国家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以来,紧密结合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和浙江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实施,全力推进“两创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他近期在调研时明确表示支持杭州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杭州申请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此同时,杭州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杭州一直把创新创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2015年,杭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301.6亿元,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2.3万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8.2%。2015年,杭州市相继获批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迎来了政策创新的高峰,《进一步支持大众创新创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黄金12条")、《关于加快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工业  相似文献   

19.
《杭州科技》2016,(1):27-30
正创业活动是衡量一个城市创业活跃程度的重要因素,很多时候更是一个城市创业活力的象征。创业活动既为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也为优秀创业者和刚刚起步的创业者之间提供了交流分享的平台。创业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个正在日趋完善的创业生态。作为孕育了阿里巴巴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城市,杭州具有先天的创新优势与创业土壤。在大众创业、万众重新的新形势下,杭州的创新创业更是如火如荼,各类创业活动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创业活动不仅大大激发了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     
<正>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杭州,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追逐创新梦想的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近年来,杭州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全面创新,斩获了不少荣誉。杭州拥有肥沃的双创土壤——总量超过48万家、占比超过95%的充满活力的小微企业,是杭州大力推动双创工作的底气。早在2010年,杭州就启动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又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