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传统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在离港航班滑出时间预测时存在对初始权值和阈值敏感、准确性和稳定性不好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获取BP神经网络的最优权值和阈值的方法。首先分析了离港航班滑出时间的可量化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然后构建了基于SSA-BP的离港航班滑出时间预测模型,并采用中国中南某枢纽机场2周的实际运行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离港航班滑出时间与同时段滑行的离港航班数量强相关,与同时段滑行的进港航班数量、同时段推出的离港航班数量、平均滑出时间中度相关,与滑行距离和转弯个数弱相关;基于SS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误差在±60 s内的准确率提升了20%,误差±180 s内的准确率提升了12%,误差±300 s内的准确率提升了7%。;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提升了2.61%,平均绝对误差减少了11.73 s,均方根误差减少了61.03 s。研究成果为提升大型枢纽机场场面运行效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准确地预测航空器的滑出时间对于提升机场场面运行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基于机场场面运行态势分析,获得进/离港航空器滑行的时空分布特征,从而准确定义同时段离港航空器数量、进港航空器数量、起飞队列长度。基于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结论分析,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器滑出时间预测模型,并使用中南某枢纽机场2周的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滑出时间影响因素相关性大小排序为:起飞队列长度、同时段起飞航空器数量、半小时平均滑出时间、同时段落地航空器数量、起飞使用跑道、滑出距离。(2)机器学习方法能实现对航空器滑出时间的有效预测,分类器的优劣排序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BP(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3)引入弱相关的影响因素后,滑出时间预测精度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黄龙杨  夏正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3):14434-14439
考虑离港航班可变滑行时间的可量化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离港航班可变滑出时间预测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并提出基于可变滑出时间预测结果的航空器推出控制策略。最后,基于我国中南某枢纽机场2周的实际运行数据对预测模型及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离港航班的可变滑出时间与机场场面交通流有强相关性,与平均滑出时间中度相关,与滑行距离相关性和转弯个数较弱;②基于G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误差在±60s、±180s、±300s内的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4%、10%和5%;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提升了1.87%,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了3.58s、32.45s。③基于可变滑出时间预测的离港推出策略比实际推出时间平均晚68s。研究成果为提升大型枢纽机场场面运行效率和协同决策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滑出时间是评估大型机场场面运行效率的主要性能指标,科学准确地预测离港航空器的滑出时间,对于提升场面运行效率至关重要。首先,分析了航空器滑出时间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航空器滑出时间预测模型。针对BP神经网络存在对初始权值和阈值敏感、准确性和稳定性欠佳等缺点,分别采用粒子群算法和麻雀搜索算法获取BP神经网络的最优权值和阈值,并采用我国中南某枢纽机场2周的实际运行数据对智能算法优化后的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滑出时间与半小时平均滑出时间、起飞队列长度、同时段滑行的离港航空器数量均有强相关性,与同时段滑入的进港航空器数量中度相关,与滑行距离和经过冲突热点区域个数相关性较弱;②考虑强相关和中度相关影响因素的4元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最佳;③智能优化算法通过获取神经网络的局部最优权重和阈值,可有效地提升航空器滑出时间预测结果的精度,但运算过程耗时也更长;④基于PSO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较优化前的MAPE提升了1.13%,MAE减少了4.48s,RMSE减少了4.68s;基于SS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较优化前的MAPE提升了3.05%,MAE减少了16.55s,RMSE减少了14.32s。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滑出时间预测研究成果未考虑天气因素影响的问题,基于航空例行天气报告(meteorological terminal aviation routine weather report,METAR),构建了考虑天气因素的离港航班滑出时间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航空器场面运行态势,厘清了进离港航班滑行过程的时空交叠关系,重新定义了滑出时间的影响因素,并分别阐述了航班运行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分析流程。基于相关性分析结果构建了滑出时间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采用蝗虫优化算法(grasshopp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GOA)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深圳宝安机场2周的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天气因素是滑出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引入量化后的天气因素可显著提升滑出时间预测结果。(2)重新定义的同时段推出及滑行的进离港航班数量、进离港队列的概念和数据样本更加精准,相关性分析结果更加客观。(3)基于GOA-BP的滑出时间预测结果精度有明显提升,MAE和RMSE分别减少了11.40 s、12.62 s,MAPE提升了0.37%;±3 min和±5 min的准确率分别高达81%和94%。  相似文献   

6.
在如今的民航运行体系里,航班延误已经成了机场和航空公司为了提高效率与控制成本的主要研究目标。为了构建更准确的离港航班延误时间预测模型,首先分析了导致离港航班延误发生的主要因素,并利用皮尔逊相关度系数对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其次基于基本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构建离港航班延误时间预测模型,并进行优化;然后采用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对BP算法进行改进;接着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预测模型并与优化后的BP模型进行对比;最后基于上海浦东机场实际历史航班数据进行仿真检验,验证了本文优化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徐海文  付振宇  傅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4126-14132
针对离港航班延误预测问题,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时效航班信息数据和时效气象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效信息和深度学习的离港航班延误预测模型。利用真实数据开展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了所构建的延误预测模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航班延误预测精度,并且具有较大的航班延误预测时效;同时随着延误时间阈值的增加,预测精度不断提高,损失值不断降低;尤其以60分钟为阈值时,模型的预测精度可以达到91.26%,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针对性地制定后续优化措施,以降低多机场终端区内航班延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高多机场系统内各机场的运营效率,进行多机场终端区航班延误的预测研究。首先,考虑多机场终端区交通态势对航班延误的影响,在对多机场终端区交通态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6个描述终端区交通态势的指标。接着,构建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航班延误预测模型,将终端区交通态势指标、航班信息和天气环境数据等作为输入,航班延误时间作为输出,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通过实例验证和分析,基于多机场终端区交通态势的航班延误预测能够有效提高预测准确率,同时,通过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均高于一般的考虑交通态势的BP和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enetic algorithm and back propagation,GA-BP)。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大型机场单通道U型区高峰时段航班出港效率,研究了单通道U型区离港航班推出等待点位置。首先,将单通道U型区航班推出等待点位置选定问题、抽象为典型的TSP组合优化问题;其次,以典型高峰时段航班滑出U型区总耗时最短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基于航班计划的动态等待点模型;最后,结合问题特征及模拟退火算法基本理论,设计了双层模拟退火算法结构进行计算,并分别对上下层算法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结合所设计算法可大幅度降低航班滑出U型区总耗时与机位延误时间。与传统推出方式相比,滑出U型区总耗时降低29.4%,机位延误总时间降低了79.9%,且平均计算时间为34.2秒,满足决策要求。可见,动态配置离港航班推出等待点位置,能够提高航班出港效率,为管制员决策提供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港口吞吐量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满足港口决策的需求,对传统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改进,将未来三年的吞吐量作为输出层参数,以tansig函数和logsig函数为传递函数,建立了改进型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trainlm函数训练神经网络,预测未来三年的港口吞吐量。对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型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模型泛化能力更强,拟合精度更高,且避免了传统预测模型循环预测产生的误差叠加,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短时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的精度和鲁棒性,同时缓解过度训练带来的过拟合效应,构建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和马尔可夫链的组合预测模型,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三个指标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行程时间突变之后,组合预测模型较其他模型都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该模型在预测行程时间突变点时不存在延迟,说明其在高峰时段内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预测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准确地找出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的气象因子与提高其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熵、BP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方法利用增加了特征变量的转移熵方法,得到影响AQI的气象因子及其影响度,将得到的气象因子与AQI实测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因子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的特征因子,影响度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因子的初始权重,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模型,最后用熵值法组合各个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对空气质量指数进行预测可提高其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连铸坯质量预测模型训练速度慢、适应能力弱、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连铸坯质量预测方法,对方大特钢60Si2Mn连铸坯中心疏松和中心偏析缺陷进行预测,并与BP和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BP及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连铸坯中心疏松和中心偏析缺陷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50%、57.5%、70%和72.5%;而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连铸坯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更高,对连铸坯中心疏松和中心偏析缺陷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5%和82.5%,且该模型具有极快的运算时间,仅需0.1s.该模型可对连铸坯质量进行迅速准确地分析,为连铸坯质量预测的在线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冷轧弯曲矫直过程中,针对拉矫机工艺参数设置问题,利用经验公式、有限元仿真建立的延伸率模型预测精度不高.为提高预测精度,基于传统解析模型与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研究,比较了两种方法预测模型的精度,得到机器学习算法的延伸率预测模型要比数值解析模型的拟合优度高.比较BP神经网络算法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得到两种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模型精度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采用Adam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采用遗传算法对SVM预测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优预测模型的均值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以及拟合优度R2分别为13.4%和0.953,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学》2016,(6):887-891
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构建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对原始样本进行归一化处理,应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初始权值、阀值,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构建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来改善BP神经网络算法本身的缺陷,提高学习精度,预测准确度.仿真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误差率较低,稳定性较好.实践证明,将GA-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中是可行的,能够实现晚疫病流行程度的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陕西省人才资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VM方法构建了陕西省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并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表明: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的SVM回归方法比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是经济增长预测研究中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常用方法在解决负荷预测问题时,结果往往难以达到工程要求精度的现状,利用过程神经网络输入为时间函数以及预测精度高的特点,建立了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结构,基于函数正交基展开的离散数据拟合方法以及模型的学习算法.针对东北某地区电网的日负荷数据,进行了模型训练和负荷预测正确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负荷的预测准确率高,优于BP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持续法、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3种方法在提前24h风速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比较。为了消除季节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针对某年12个月份分别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BP神经网络和SVM算法的预测结果要优于持续法,并且SVM算法优于BP神经网络;但也有持续法优于BP神经网络和SVM算法及BP算法优于SVM算法的情况。因此不能绝对说某种算法优于另一种算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判断,或者通过组合预测来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漂移粒子群(RDPSO)算法优化的随机森林(RF)预测方法,利用RDPSO算法优化RF决策树数量和分裂属性个数两个关键参数,构建RDPSO-RF预测模型,并与基于RDPSO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作对比,以某水文站枯水期1~3月月径流预测为例,利用实例前43年和后10年资料对3种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RDPSO-RF模型对实例1~3月月径流训练、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4.28%、3.88%、5.67%和3.74%、4.57%、4.88%,训练、预测精度均优于RDPSO-SVM、RDPSO-BP模型,具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可为相关预测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工业增加值存在季节波动性等外部因素影响其预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的工业增加值预测算法,即采用以我国2008~2017年各季度工业增加值数据作为时间序列建立的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采用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预测的精度较灰色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分别提升了0.94%~4.98%和0.01%~0.08%,稳定性分别提升了1.43%~2.97%和0.03%~0.05%。此实验结果验证了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发展趋势,进而为政府部门制定工业发展政策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