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根据290块I-69杨标准地调查资料,以密度效应模型为基础,以林分胶合板材产量最大为目标,导出了最佳造林密度模型。通过对模型拟合,采用最佳造林密度模型求得I-69杨胶合板用材林造林密度为小于286株/hm2。立地指数小于等于16m的立地不宜用于营造胶合板用材林。要实现胶合板材培育的基本目标D>26.8cm,林分优势高必须大于28.9m。以选择立地指数大于等于20m的立地为佳。在立地指数18、20、22m条件下,满足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培育目标的最短轮伐期分别为11、10、9a;最大造林密度为257、240、236株/hm2。  相似文献   

2.
从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因子入手,采用数学方法,找出了影响各引种栽培区内I-69/55杨生长的主导气象因子和主导土壤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量化方法编制了I-69/55杨立地指数得分表,根据大量的固定标准才临时标准地资料,经综合分析,提出了I-69/55杨的适宜造林密度和各项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Ⅰ-69杨胶合板用材林优化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引用“双维系统法”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建立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经营模型、胶合板材出材量模型及综合地确定合理的主伐年龄,对Ⅰ-69杨胶合板用材林栽培模式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优化栽培模式,并对优化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在Ⅰ-69杨栽培区进行胶合板用材林的培育是非常适宜的,并为Ⅰ-69杨胶合板用材林的模式化培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因子入手,采用数学方法,找出了影响各引种栽培区内1-69/55杨生长的主导气象因子和主导土壤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量化方法编制了I-69/55杨立地指数得分表。根据大量的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资料,经综合分析,提出了1-69/55杨的适宜造林密度和各项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I—69杨工业用材林直径分布及产量模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分布模型方法论为研究主线,建立了I-69杨工业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评价结构,直径分布模型,直径与断面积预估模型,树高曲线,单木材积与生物量模型,对直径分布模型和树高曲线的回归参数进行了动态预估,实现了林分产量和结构的动态模拟。为研制经营模型及优化栽培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杨树糖代谢与褐斑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杨树褐斑病发病过程,测定黑杨派六个无性系在生长季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动态,在病害侵染初期,抗病无性系(I-63杨、I-69杨、I-72杨)叶部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较感病无性系(I-214杨,P15A杨、加龙杨)腈低且呈下降趋势,感病无性系则呈上升趋势,侵染初期抗病无性系叶部总糖含量高于感病无性系,抗病无性系茎部输送的糖较感病无性系多,各无性系秋季运输的糖较夏季多。  相似文献   

7.
^3H-亮氨酸标记试验表明,美洲黑杨I-69(69杨)树叶内的多酚氧化酶(PPO)水解产物含有亮氨酸;^3H-亮氨酸可以直接掺入I-69杨叶内PPO的合成。局部提纯标记老叶PPO水解产物的^3H-亮氨酸DPM/mg蛋白质比对照的高出11%。局部提纯标记嫩叶PPO水解产物的^3H-亮氨酸DPM/mg蛋白质比对照的高出35%。嫩叶PPO的^3H-亮氨酸DPM/活力单位比老叶的高出71%。嫩叶比老叶能更  相似文献   

8.
<正>3H-亮氨酸标记试验表明。美洲黑杨I-69(69杨)树叶内的多酚氧化酶(PPO)水解产物含有亮氨酸;3H-亮氨酸可以直接掺入I-69杨叶内PPO的合成。局部提纯标记老叶PPO水解产物的3H-亮氨酸DPM/mg蛋白质比对照的高出11%。局部提纯标记嫩叶PPO水解产物的3H-亮氨酸DPM/mg蛋白质比对照的高出35%。嫩叶PPO的3H-亮氨酸DPM/活力单位比老叶的高出71%。嫩叶比老叶能更多更快地直接利用亮氨酸的掺入来合成活性PPO。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研究了不同密度,不同林龄I-69杨林分中边行木及林木在胸径、冠幅、树高及材积生长进程的差异,探讨了林木生长的边行优势在杨树胶合板材定向培育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胸径、冠幅及材积的边行生长优势随机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边行木与林木在树高生长上差异不显著;边行所处的方位不同,其边行生长优势也存在差异。4个不同方位中,以东方位的边行生长优势最大,西方位次之 北方位最小;不同密度的林分,边行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0.
淹水胁迫对杨树生物量及生理性状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择3种不同类型的杨树无性系(1-69,NL-80105,NL-80351),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不同程度的淹水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胁迫条件下3种杨树无性系生物量累积受到明显抑制,冠根比降低,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著下降,叶片相对质膜透性(RPP)明显升高,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含水量(RWC)降低,无性系之间的各性状表现有所差异,与对照相比,在强淹水胁迫中I-69杨表现最好,其次是105杨,  相似文献   

11.
沿海林网10种模式的区域性防风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朱廷曜等提出的区域性防风效应评价模型,对江苏沿海地区农田林网10种模式的防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主栽树种和辅助树种复合结构或立体配置的林网,与相同主栽树种的单一林网相比,防风效果无差异,但不同主栽树种的林网之间,防风效果具有明显差异,以I-69杨林网的防风效果最优,水杉林网次之,苦楝,刺槐,桃,梨等林网较差。  相似文献   

12.
<正>以分布模型方法论为研究主线,建立了Ⅰ-69杨工业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直径分布模型、直径与断面积预估模型、树高曲线、单木材积与生物量模型,对直径分布模型和树高曲线的回归参数进行了动态预估,实现了林分产量和结构的动态模拟。为研制经营模型及优化栽培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黑杨派3个无性系的盆栽涝渍试验表明,土壤渍水时3个无性系苗木基茎韧皮部的PAL活力和有机物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有明显差异。根据在渍水时苗木基茎韧皮部的PAL活力大小和苗木生长指标的综合衡量,3个无性系的耐渍能力大小是新无性系105杨〉351杨〉母本I-69杨。105杨受涝20d仍具有抗涝能力,但受涝时间延续到40d,则超出其忍受范围,致命苗木体内出现代谢紊乱,各种有机物含量异常,PAL活力超常升高,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密实化改性制备了厚度为12mm、密度为0.55~1.13g·cm~(-3)的轻型木结构用杨木胶合板覆面材料;开展了168个覆面材料为定向刨花板(OSB)和不同密度杨木胶合板、墙骨柱为云杉-松-冷杉(SPF)和花旗松的钉连接单调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用的密度为0.65 g·cm~(-3)的OSB和SPF钉连接,当覆面材料厚度由12 mm增至15mm时,钉连接抗剪承载力增幅较小;与12 mm厚OSB-SPF钉连接相比,采用密度不高于0.65 g·cm~(-3)的杨木胶合板,钉连接平行加载抗剪承载力略有降低;当杨木胶合板密度大于0.75 g·cm~(-3)时,钉连接垂直和平行加载抗剪承载力分别提高10.61%~22.35%和36.51%~60.32%,破坏模式主要为墙骨柱劈裂,覆面材料强度未充分发挥;当杨木胶合板密度在0.93~1.13g·cm~(-3)范围时,以花旗松为墙骨柱的钉连接,其垂直和平行加载抗剪承载力分别提高50.28%~59.22%和1.13~2.71倍;采用欧规EN 1995-1-1—2004计算的杨木胶合板钉连接抗剪承载力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造林密度对西宁市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西宁市油松纯林最佳造林密度,提高高寒地区绿化造林质量,以5种不同密度的36年生油松纯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密度下油松的主要生长指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造林密度与树高之间的回归方程y=-0. 001 6x+14. 257,相关指数R2=0. 941 5,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油松平均树高减小,造林密度对油松纯林的优势木高度无显著影响;造林密度与胸径之间的回归方程y=-0. 002 5x+17. 619,相关指数R2=0. 959 9,可得出造林密度与平均胸径有显著的负相关性;造林密度与冠幅的之间的回归方程y=-0. 000 6x+4. 063 5,相关指数R2=0. 897 5,可得出造林密度与平均冠幅呈现负相关关系;造林密度与枝下高之间的回归方程y=0. 000 7x+4. 861 8,相关指数R2=0. 860 9,表明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油松纯林枝下高呈增大的趋势;造林密度与油松纯林保存率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油松纯林的蓄积量下降,适当的造林密度为1 800株/hm2。  相似文献   

16.
稻壳炭改良盐渍土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改善苏北沿海土壤性质,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将稻壳炭应用于盐碱土改良试验。【方法】将稻壳炭与土壤体积比例按照对照(0%)、2.5%、5%、10%、20%和30%分为6组,每组分别种植‘南林895’杨、女贞、弗吉尼亚栎、榉树和台湾杨。【结果】稻壳炭能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和密度,提高有机质含量,可使土壤含盐量、密度分别降低54.7%、26.1%,有机质提高162.0%,在稻壳炭与土壤体积比为10%时就可取得良好效果; 稻壳炭对土壤水溶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营养元素具有吸附作用,在0~10 cm和10~40 cm土层土壤水溶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营养元素都是对照组最高或次高,加入稻壳炭后反而降低; 随着土壤中稻壳炭比例增加,造林成活率逐渐提高,当稻壳炭与土壤体积比为10%时造林成活率最高,达91.10%; 5个树种在盐渍土上的成活率和生长势大小为:‘南林895’杨>女贞>弗吉尼亚栎>榉树>台湾杨。【结论】稻壳炭在降盐改土方面具有良好作用,但对速效营养元素具有吸附作用; 稻壳炭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在稻壳炭与土壤体积比为1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杨桦林普通大,中径材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在立地分类的基础上^「1」,研究了天然杨桦林林分的经营密度,确定杨桦林最佳经营密度为0.70。根据各立地级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进程规律、林分的经营密度模型以及林分胸径与小头直径的相关关系,提出了杨桦林大、中径材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结果表明,采用该项技术,山杨林和白桦林林分单位面积生长量分别可提高9.50%~24.52%,27.63%。  相似文献   

18.
四种植物生长激素对海带雌配子体克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海带雌配子体克隆LH10品系为材料,用4种植物生长激素:三十烷醇(T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哚乙酸(IAA)和腐植酸钠加以处理,以 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最佳生长浓度分别为:TA,0.01mg/L;2,4-D0.5mg/L;IAA,0.5mg/L;腐植酸钠,0.5mg/L最佳发育浓度分别为:TA,0.01mg/L;2,4-D,1mg/L;IAA0.1mg/L^-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主要是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Ⅰ-69杨作为复合胶合板原料的可能性以及单板、刨花和胶粘剂等复合胶合板组成部分对其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1)Ⅰ-69杨作为复合胶合板的原料是可行的。2)表板厚度、刨花尺寸和施胶量对复合胶合板的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其合适工艺参数为:单板厚度1.2-1.8mm,刨花尺寸0.45×5-7×70mm,施胶量 9%。 本文还对试件静曲破坏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I-1通过2-巯基乙醇直接还原法标记得-99m制备了99mTc-BDI-1。质量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标记率为69.9%,分离纯化后标记抗体的放化纯度高于90%。标记抗体的免疫活性分数为81%,亲和常数为1.22x109M-1。本文在上述结果基础上,研究了标记抗体在荷人膀胱癌裸鼠体内的分布及放射免疫显像。99mTc-BDI-1经尾静脉注射后,分别在4,16及22小时γ照相后断颈处死小鼠,取脏器称湿重并计数。99mTc-BDI-1注射后22小时肿瘤清晰显示,肿瘤对标记抗体的吸收率为20.7%ID/g:平均T/NT为10.52,最小T/NT为2.90(肿瘤/肾脏);最大T/NT为20.7(肿瘤/小肠或肌)。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