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侵检测系统是对敌对攻击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检测并做出响应的一种工具。它通过收集和分析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的信息,检查网络或系统中是否存在被攻击的迹象。本文首先介绍蜜罐技术的定义,然后介绍蜜罐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蜜罐系统的分类。最后对罐技入侵检测系统做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中热点问题之一.现有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大多报警量巨大,另外不能对系统当前所面临的攻击进行实时定量危险评估,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危险理论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DTIDS.对网络活动中自体、非自体、免疫细胞、记忆检测器、成熟检测器和未成熟检测器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建立了主机实时危险定量计算方程...  相似文献   

3.
网络安全与入侵检测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安全问题已经不再只是金融、军事领域关心的问题 ,对网络安全中的口令、缓冲区溢出、程序、网络监听、拒绝服务等攻防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尤其是对保证网络安全 ,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提供实时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入侵检测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萍  康健 《科技资讯》2009,(3):16-16
网络安全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很多技术,入侵检测(ID)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网络安全技术,它提供主动的网络保护,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自动检潮网络漉量中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或遭受眷在攻击的模式。入侵检测技术以探测与控制为技术本质,起着主动防御的作用,是网络安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对网络中发生的安全事件和网络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主动实时的监测,是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技术的概念、原理、功能、分类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可以对当前网络状态进行分析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态势感知中安全要素的来源,其准确性影响着网络安全的评估. 攻击图可以筛选出关键节点并枚举可能的攻击路径,已成为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因此将两者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入侵检测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 首先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率进行了提升,然后利用攻击图结合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来进行网络安全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推测攻击意图,更直观、全面地反映结果.  相似文献   

7.
入侵检测和防火墙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防火墙无法防护内部网络用户的攻击以及不能预防新的网络安全问题的缺陷,本文提出将入侵检测与防火墙相结合来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防护措施,从而达到既可以检测到内部用户的并常行为,也可以检测出突破防火墙和系统限制后的非法入侵,并对其及时地进行处理.入侵检测系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局势日趋严峻。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中主要的攻击手段及攻击步骤,然后对网络安全领域中应用到的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浅析网络安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振华  于景茹 《科技信息》2009,(18):187-187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局势日趋严峻。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中主要的攻击手段及攻击步骤,然后对网络安全领域中应用到的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已成为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本文对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作了介绍,并提出了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方法。文末以防范一些Internet攻击为例,说明了包过滤防火墙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具体协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天津科技》2005,32(3):63-63
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又称为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 Prevention,IDP),是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入侵防御为一体的网络安全技术。既可以进行入侵的检测,又可以进行实时的防御。当检测到入侵发生时,通过一定的响应方式,实时地阻止入侵行为,并阻止其进一步发展,保护信息系统不受实质性攻击。  相似文献   

12.
基于蜜罐技术的网络主动防御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主动防御的角度研究网络安全策略,介绍了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系统结构及系统设计中入侵诱骗系统、入侵行为重定向、日志服务器控制等部件的关键实现技术,通过把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系统与传统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联动,架构基于蜜罐技术的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系统,将入侵者的入侵行为引入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研究其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动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实验表明,基于蜜罐技术的网络主动防御策略可以有效地抵御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和内部的威胁,实现了网络安全的综合防御,极大地提升了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入侵检测技术只能在网络受到攻击后才能发现攻击行为,是一种被动防御方法,对未知的攻击行为无法做出响应.攻击图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的是在一个固定的评估场景下进行静态的风险评估,而对于目前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静态评估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状况下网络安全的需求.基于此将入侵检测和攻击图结合,提出了一种动态风险评估技术.首先对入侵检测系统(IDS)的检测率进行了提升,保证生成日志的准确性,然后结合攻击图中的拓扑和脆弱性信息,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来进行网络安全评估,最后在实验部分表明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Snort是一个强大的轻量级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它具有实时数据流量分析和日志IP网络数据包的能力,能够进行协议分析,对内容进行搜索/匹配。它能够检测各种不同的攻击方式,对攻击进行实时报警。介绍了一个使用Snort,PostgreSQL数据库,Apache,PHP,ACID和Razorback搭建入侵检测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云计算由于通过因特网提供公共资源般的计算存储服务,而使之暴露于各种网络入侵威胁中。搭建安全云架构以提高云服务的安全性是云安全的首要任务。入侵检测是一种被动防御技术,擅长实时识别已知攻击模式,对未知异常行为的误判率较高。蜜罐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它通过提供虚假信息、系统或网络环境,诱使攻击方实施攻击,从而了解攻击行为并做出相应处理,有利于发现新攻击手段及态势。将入侵检测和蜜罐技术融合到云架构Eucalyptus的方案,可使云端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互联网中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无法对未知攻击作出有效判断,而造成信息误报和漏报的问题,从入侵检测和蜜罐的基本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蜜罐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协作模型,通过引诱黑客入侵,记录入侵过程,研究攻击者所使用的工具、攻击策略和方法等,提取出新的入侵规则,并实时添加到IDS规则库中,以提高IDS检测和识别未知攻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7.
网络入侵智能化实时检测系统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网络安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入侵的检测.检测入侵的实时技术是新一代防火墙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统计的一般实时检测方法,给出了一个基于键入特性的识别算法.采用状态索引判决树的基于规则实时入侵检测方法及实时入侵检测中的多字串快速检索算法,给出了一个应用在防火墙中的网络入侵智能化实时检测系统的实际模型和框图  相似文献   

18.
王辉 《科技信息》2009,(4):157-157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展,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入侵检测技术(IDS)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网络安全技术,它通过迅速地检测入侵,在可能造成系统损坏或数据丢失之前,识别并驱除入侵者,使系统迅速恢复正常工作,并且阻止入侵者进一步的行动,它的应用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帮助计算机系统抵御攻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主动防御安全模型的入侵诱骗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传统的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着对未知入侵模式的攻击不能有效识别等诸多缺陷,Honeypot技术作为一种网络主动防御的安全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以上单一技术在网络安全防御上的缺陷,从主动防御的角度,基于网络主动防御安全模型构建了入侵诱骗系统的体系结构,并且设计了Honeypot与防火墙、IDS的联动系统,既克服了防火墙不能提供实时检测的缺陷,又降低了IDS的漏报率和误报率,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充分发挥了优势,从而提高了网络系统的主动防御能力.同时,给出了有限自动机模型,模拟了入侵诱骗系统的基本功能,为系统的行为描述和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汪锋 《科技信息》2011,(4):246-246,248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开放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网络攻击行为也愈来愈严重,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静态安全防御体系由于存在着某些缺陷,仍然不能完全解决当前的网络安全状况,于是入侵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它能根据入侵行为的踪迹和规律发现入侵行为,弥补了传统安全技术的不足,是一种动态的网络安全系统,成为了防火墙之后的又一道安全防线。随后分布式计算环境的广泛采用以及Internet上分布式协作攻击的频繁出现,传统的基于单机的集中式入侵检测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系统的安全需求,应运而生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逐渐成为入侵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