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乙烯与氯化氢亲电加成反应的方向,如果仅从静态的电子效应考虑,难以解答,这可以从动态电子效应和反应历程中速度控制步骤的活化能高低进行解释.同时,亦可加深对马尔可夫尼可夫规则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从“相对标准法”的角度探讨了芳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定位效应问题,明确提出了无论是电子效应还是定位效应,其相对标准都是氢或苯。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分析烷基对有机分子和离子的影响讨论烷基的电子效应,指出仅用烷基的“供电”或“吸电”来表述烷基的电子效应是不够全面的。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个计算各类基团电子效应的公式,应用该公式计算了四十种基团的电子效应,与现有的定性顺序很好吻合。  相似文献   

5.
根据取代基对羰基的红外光谱振动频率的影响。推导出计算各类取代基电子效应的公式,计算结果,与取代基电子效应定性顺序很好吻合。  相似文献   

6.
电子效应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效应是揭示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电子效应可概括为诱导效应、共轭效应,本文从有机化学中总结了它在深入研究有机化学反应规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诱导效应、σ超共轭效应和极化效应等方面入手。全面地分析了烷基的电子效应,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对烷基电子效应要辩证理解。烷基既可以作为给电子基,又可以作为吸电子基,要视其所处的体系而定。烷基电子效应的方向,给电和吸电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9.
浅谈烷基的电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NMR谱理论对烷基的电子效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烷基具有吸电性的诱导效应和供电性的超共轭效应的双重性质,解释了当两种效应同时存在时的电子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基因的电子效应和分子图的拓扑性质,计算了极化效应(PE),场效应(F),共轭效应(C)和边度-距离指数(ED),并用其对29个双苯甲酰胺环脲衍生物的抗HIV-1蛋白酶性进行相关分析,得到较高的相关系数(r=0.9085),和较低的标准偏差(s=0.26),表明从电子效应和拓扑性质方面探讨化合物结构-活性之间的关系是一条新的切实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电子效应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有机化学反应的影响的重要性,指出电子效应的存在及其作用,概述了电子效应影响有机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从电子效应角度来分析有机化学反应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电子解释,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反应(性质)的电子解释,来说明电子解释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烷基电子效应的探讨辛炳炜,李来仲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253023,山东德州;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50014,济南;第一作者28岁,女,助教)在有机化学中烷基电子效应的研究相当重要,脂肪醇、脂肪胺酸碱顺序的解释,类化合物反应速度的讨论等都要用到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电负性,键型和电子效应三个方面总结归纳出定位基和杂原子的特征,并将其用于识别芳环上亲电取代的位置,从而找到一种反应位置的简易判别法,从键型来判断杂原子的定位特征,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传统电子效应及芳香过渡态正离子稳定性角度,对五元杂环化合物代表物:呋喃、吡咯、噻吩的亲电取代反应难易程度作了解释。同时,扩展了环稳定性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传统电子效应及芳香过度态正离子稳定性角度,对五元杂环化合物代表物呋喃、吡咯、噻吩的亲电取代反应难易程度作了解释。同时,扩展了环稳定性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酚类生物降解性的从头算和分子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运用ab initio HF方法对甲酚等18种酚类化合物进行几何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电子效应、取代基空间位阻效应和最高占有轨道能量(EHOMO)进行了系统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主要由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决定,同时前线轨道能量也反映出其降解难易的大致顺序,结果与实验事实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动态电子效应的极性致活作用,从反应的历程出发,运用共振论的基本方法较好地解释了氯乙烯与卤化氢加成的产物,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解释比教材中的处理方法更直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烷基的电子效应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讨论。认为烷基静态的诱导效应为微弱的吸电子效应,而大多情况下烷基表现出的供电子的诱导效应是由分子环境或外界环境造成的。其共扼效应主要表现为δ-π、δ-P超共轭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实验数据和电子效应理论,解释了取代苯甲酸三个同分异构体之间酸性强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