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9至1920年,中国大地兴起了一场青年知识分子到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运动。其目的是鼓励青年学生以低廉的费用和节俭苦学的精神赴法留学,从而把西方的文明输入国内,以改良中国社会。在运动的推动下,先后有数以千计的知识青年来到欧洲文明的中心——法国,一面做工,一面求学,通过勤工俭学掌握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同时也学习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这个运动一开始就顺应了解放思想的潮流。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也丰富了中国现代历史,成为中国现代历史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青年为寻求救国真理,输入西方先进科学文化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留学运动.它发轫于20世纪初,结束于1925年前后.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作为全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数之多,开展之广泛为全国其它省市所不及.这除了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外,吴玉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吴玉章自始自终都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支持者,他积极筹建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组织,并且奔走呼号,争取社会各界支持,鼓励川籍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困难.这对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广泛而深入的开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毛泽东同志对知识分子历来十分重视。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论述过知识分子问题。早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对知识分子的地位、作用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大部分知识分子“一般地是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遭受着失业和失学的威胁。因此,他们有很大的革命性。他们“富于政治敏感,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还进一步指出:“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是毛泽东思想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卷帙浩繁的毛泽东著作中,有关这方面的篇章并不多,但其光辉思想并不因此而逊色。 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分以下几个方面概述。 一、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知识永远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划分为阶级而产生的。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阶级,而是分属和依附于不同的阶级。历史上,各个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要培养自己的知识分子,并重用他们。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分子在社会生产和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 毛泽东同志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我党建立不久,就看到了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认为革命和建设都需要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他认为:  相似文献   

5.
1923年秋冬,随着国内国共合作进程的加快,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旅欧支部和以王京岐为代表的旅欧国民党组织,在孙中山和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率先实现了政治合作。国共旅欧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周恩来和王京岐带领广大旅欧国共党员,积极开展国际性反帝活动,坚决回击“国家主义派”和旅欧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分裂行为,确立了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他们两人也在共同的革命经历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6.
重视知识,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从来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张。因而,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的毛泽东同志,在他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中国知识分子成长、发展的具体状况和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场合,曾就知识分子问题作过深刻的论述。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不仅构成了毛泽东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我们今  相似文献   

7.
从1919到1920年间,随着中国大批青年学生留法勤工俭学,中国社会逐渐出现了一个新的知识分子阶层即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群体。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群体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使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体系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至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开始形成。在这过程中,蔡和森和周恩来对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华的初步传播上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并且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提出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实际理论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这一过程,昭示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已开始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一开始是在城市知识分子中萌动、破土,后来转移到农村进行发动、发展而成为一场乡村革命,并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了政权。在这一渐次发展过程的初期阶段,乡村教师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先锋、桥梁作用。这与中共党人初期成员的构成特点密切相关。较早获得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乡村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宣传和发动。使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进而为其开展乡村革命积聚了强大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文学厉史上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它使中国文学的各个领域诸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都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步入了历史的新阶段。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以早期共产主义知识份子为领导,以革命小资产阶级为巩固的同盟军,并结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了一条统一战线,共同向封建文学展开了猛烈的进攻、终于取得了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中,除了农民,恐怕要算知识分子形象最为突出了,它不仅所占比重大,而且成就高。这当然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颇为重要有关。他们是时代的先觉者,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发挥过先锋作用和桥梁作用,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同时,还因为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阶层,他们的生活、思想和命运,同民族同祖  相似文献   

11.
<正> 江泽民同志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队伍中主要的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今天,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更是不可能的。”这段话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他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而对于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做好知识分子的思想工  相似文献   

12.
对于青年学生、青年知识分子,“一二·九”运动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节日.青年学生,青年知识分子是时代的脉膊,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新军,青年学生运动和中国社会的改革运动总是密不可分的.远的不讲,中国近代史上的“公车上出”,“戊戌变法”、一直到现代史上的“五四”、“一二·九”、天安门广场的“四五”运动,无不都是这  相似文献   

13.
在某些国外理论研究者的思维中,似乎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本身就是拒斥知识分子的。本文不想列举中国当前的实践以矫正之,而只想举出当年联共党内的一次大论战,从历史事实及其启示中,证明上述论者至少是对历史无知。事实提供的结论,和这种论者的误解完全相反: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运动,是以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作为自己存在发展的必要前提。至于国际共运史上不时出现的与此相反的情况,则是悖离马克思主义原则和共产主义目标的表现,不能用以规范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命运因时代的复杂变革而变得起伏不定。社会定位的迷茫、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爱国救民的社会责任是他们的思想变得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在中国文化与西方强势文化的碰撞中对传统文化的叛离与依恋。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探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民族资本在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发生、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条件,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概况及所起的若干作用,并根据史料客观地总结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不仅对总结中国近代纺织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同时据此可客观地分析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所起过的积极作用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一生所从事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视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他们撰写的《德国农民战争》、《法德农民问题》、《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一系列著作中,对于十六世纪德国农民战争、近代德法农民起义和农民运动,作了十分精辟的分析和论述。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述了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理论工作中一个可喜的现象和特点是,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思想体系的研究正在深入,曾长期影响我们理论研究的种种唯心主义观念遭到了摒弃。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毛泽东思想实际上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形成,如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样,这是近代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近百年来,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战斗;而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被公认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它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通过对近代历史的总结,为中国人民提供了这种科学的理论,解决了近代民主革命斗争中一系列没有解决的问题,把中国革命从失败引向了胜利。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过程,实际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和改造中国的过程。本文只是从这个实际过程本身,谈谈毛泽东同志理论工作中的一个特点;总结近代历史、指导中国革命,而不准备涉及其他更多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革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不仅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政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和中国政党关系发展的一个本质特征.在中国政党发展已经走过很长道路和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七十年的今天,在国际形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认真研究中国政党发展的历史经验,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领导作用,揭示中国政党发展过程的本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川东游击军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为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川东游击军的革命活动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川东游击军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最初开创者和参与创建者;川东游击军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川东游击军的革命业绩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的爆发打开了中国人对外学习的大门,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他们努力寻求救亡之道。于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的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他们在中国的近代化道路上留下了不可泯灭的痕迹。本文就是从留日学生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概况、近代中国出现大量留日学生的原因和留日学生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贡献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